旗下微信矩阵:

深智透医亮相SNMMI 2024,AI技术驱动核药诊疗升级换代

在未来,深智透医会陆续推出覆盖全模态、不断更新迭代的AI产品,也将持续推动医院及影像中心的智能化转型、设备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升病患的医学影像体验,通过更高效的流程和更优质的数据最大化诊疗一体化与精准治疗的潜力与价值。
2024-06-13 17:27 · 投资界综合

6月,2024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SNMMI 2024)刚刚在多伦多落下帷幕。

在这个医学影像领域的行业头部盛会上,SNMMI新任会长Cutler博士强调了PET检查的快速发展趋势:“患者对PET检查的了解与兴趣正在快速提升、希望医生能够有响应的工具,PET医学成像正位于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时期。”

另一方面 ,核药与AI技术结合,成为本次大会展现的热点之一。

其中,全球知名的AI医学影像公司深智透医携PET加速增强成像产品在会上亮相,其旗下AI产品刚刚与全球领 先的核药厂商达成合作,此前也与多家知名药企合作,进一步提升影像药剂在检查中的成像质量与安全性。

与核医学药厂及设备厂商合作,AI技术提升核药成像质量

创立以来,深智透医专注于开发基于AI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医学成像的效率和效果。其中,SupPET™作为首 个获得中、美、欧三地认证的AI医学影像产品,可无缝集成于现有成像中心工作流程,已经广泛应用在大量医院及影像中心,提升患者体验。

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可以在任何制造商或型号的扫描仪上实现更快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并通过提高性能延长扫描仪的使用寿命。深智透医专有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优化数据重建成像过程及影像数据质量与准确性,实现4倍或更高的流程加速。

在影像药剂特别是造影药剂和核药领域,深智透医已与包括拜耳、Bracco、Avid、Telix等多家药厂开展广泛合作。各大药厂与深智透医的AI产品结合,在优化临床影像流程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影像药剂在检查中的成像质量效果与安全性。

深智透医亮相SNMMI 2024,AI技术驱动核药诊疗升级换代

大会上,西奈山医学院分子影像医生会议报告:基于SupPET AI解决方案可实现2分钟快速扫描,准确、高效完成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Amyloid头部PET检查

更快的成像带来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患者舒适度的提升——患者保持静止的时间更短。此外,它还能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并帮助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资源利用,提高患者护理水平。

深智透医创始人CEO宫恩浩博士表示:“深智透医多款PET AI产品已率先获批在十余款核药上使用,不仅有最普遍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影像,也可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Amyloid, Tau)、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等各类新型核药、诊断类靶向药剂。我们携手影像药剂公司,为医疗专业人员提升临床医疗成像质量,加速推进精准医疗和诊疗一体化的前沿应用。”

AI带来的效率提升对于设备厂商同样重要。本次大会上,西门子发布了最新版本的PET/CT机器,主打降低安装和运营成本以及可扩展性。此前,深智透医与西门子达成合作 ,软件解决方案前装在其MRI设备上,通过AI赋能影像设备,而后合作持续深入,共同探索以AI提升MRI、PET等设备的高能效潜力、提升患者体验。

深智透医亮相SNMMI 2024,AI技术驱动核药诊疗升级换代

2024 SNMMI大会现场

基于药厂合作,进一步深入欧美核医学市场

正如文初所说,在SNMMI大会上深智透医透露与行业领 先核药企业达成合作,加上此前完成的博莱科、拜耳等药厂合作,这些合作伙伴具有显著的影像药剂市场份额及上千家医院和中心客户,将帮助加速深智透医AI平台在全球上万家医院和中心大范围商业落地。

对合作药厂而言,与深智透医AI解决方案的合作可以赋能其现有药品,显著提高PET药剂的质量与效率,实现约4倍加速或增强,提升临床竞争力和显影效果。AI技术对临床治疗影像的工作流效率显著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扫描患者通量,还为影像药剂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与更好的客户满意度。深智透医旗下拥有图像质量优化、增强和定量化多条产品线组合,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推动患者护理的进步和PET工作流程的效率提升。

对于深智透医而言,在目前广泛的市场覆盖背景下,与药厂的合作将成为其在欧美市场商业发展的新助力,进一步促进其提升欧美市场渗透率。

核药的应用、影像药剂的AI及生成式模型应用正处于发展前沿,深智透医的AI产品也在全球造影剂等其他影像药剂市场有广泛的合作与突破。

此前,深智透医已与多家药厂达成合作,包括拜耳及Bracco Imaging(博莱科影像)——2023年9月,深智透医与影像诊断药剂企业博莱科影像合作,探索AI在MRI领域的应用,提升增强MRI的医学影像精确度、诊断效果及病患体验。 此前,其借助旗下SupGAD产品,深智透医与拜耳合作开展“造影剂+AI”的联用研究,通过更低剂量的造影剂,实现更高质量的显像效果;当前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据悉,深智透医与多家药厂将同步战略推进新药物的研发,在新核药研发过程中引入AI实现药剂的低剂量高显影效率和效果的潜力。

此前,SupPET已经获得FDA的510(k)认证,并在欧盟获得最新的CE MDR认证,可与多种PET示踪剂包括68Ga-PSMA、18F-FDG、18F-Amyloid等兼容使用。深智透医也与国内外多家核药公司保持不同程度的科研与商业化合作。

近年来,核药展现了重大市场潜力——2023年,诺华旗下的用于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三线治疗的Pluvicto销售总额达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距离成为重磅炸弹药物只有一步之遥。除此之外,诺华另一款核药产品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产品Lutathera在2018年初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预测,核药行业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2032年市场规模超过286.1亿美金。近几个月全球头部药厂也在核药领域不断加注,包括国际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usion Pharmaceuticals;百时美施贵宝(BMS)41亿美元溢价完成对核药生物技术公司RayzeBio的元收购等。

“AI将驱动诊断类核药的快速发展——AI增强技术可以加速诊断类核药的检查影像的效率,赋能院端的服务效能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患者。同时,潜在的低剂量应用可以节约成本和药剂的损耗,同时可以为儿童等群体提供更广泛更安全的检查。”深智透医创始人及CEO宫恩浩博士表示。

而像深智透医这样的AI领 先企业与药厂的紧密合作,无疑将成为这一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领 先AI技术,赋能影像全链条智能化转型

基于数年产品研发与落地,深智透医在AI医学影像领域有着技术及应用方面的显著优势。

目前,全球影像AI产品数量庞杂,但围绕核医学质量效率提升的AI产品极少,SupPET及其延展产品是目前FDA、CE MDR和NMPA获批的唯 一一个兼容所有厂家PET设备的AI应用,也成为大量影像中心及肿瘤中心智能化转型诊疗一体化升级的第 一选择。

围绕核医学AI,深智透医先后在Nature子刊,EJNMMI分子影像顶刊发表前沿AI验证研究,多中心验证4倍及更高倍数的临床PET影像加速增强及低剂量优化,也先后获得包括由瑞金医院联合组织的MICCAI-超低剂量PET增强全球竞赛第 一名等奖项,通过更前沿的生成式模型技术进一步突破百倍剂量优化。

服务端之外,SupAI产品为影像药剂和设备提供了全新的升级模式。此前深智透医与多家药厂的合作商务落地,展示了前沿药厂在AI大环境下加速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通过将SupAI智能平台引入临床客户,深智透医实现了客户影像诊疗工作流的优化,提升了核药效果及诊疗Biomarker(生物标记物)的应用效率。

在影像设备端,深智透医还与西门子等国内外顶 尖的影像设备厂商在MR和PET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革新了影像设备的质量和效率,并为设备升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如今,深智透医覆盖医学影像全模态的AI产品也以赋能影像服务端为基础,驱动全球600多家医院和影像中心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深智透医的SupAI™平台开发了多个产品线,除SupPET外,还包括针对MRI检查的SupMR,同样能加速成像4-10倍,并且不影响图像质量或诊断结果,已在全球数百家医院与影像中心每年服务百万级患者量。SupGAD、SupBoost等产品,可以优化MRI造影剂效果、解决MRI检测过程中重金属钆沉积的潜在问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SupGAD与药剂结合,仅需要10%剂量,就能达到同样的增强成像效果。SupSynth等通过AI生成技术、多模态多对比度数据,可提升医学影像成像质量与效率;SupQC等质控与智能评估、流程分析平台,近期也通过FDA审批;增强产品也逐步覆盖CT、SPECT、介入式X光等影像模态

随着引入SupAI™平台,医学影像机构可以在不改变工作流程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化升级——一方面,深智透医产品能够提供整体方案的统一性、规划、质控、部署、复购,优势明显;另一方面,作为行业前列的AI影像企业,深智透医持续投入AI技术,持续保持对OEM厂商5-10年的AI技术先行优势和互补的商业模式,每季度更新模型与技术、每年推出多款新功能与新产品,持续保证效能提升。

在未来,深智透医会陆续推出覆盖全模态、不断更新迭代的AI产品,也将持续推动医院及影像中心的智能化转型、设备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升病患的医学影像体验,通过更高效的流程和更优质的数据最 大化诊疗一体化与精准治疗的潜力与价值。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