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重庆兑现千万奖励,激励私募投资基金

重庆对私募投资基金投资科技创新进行奖励兑现,激励市内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2024-06-14 14:50 · 投资界

今年以来,重庆亮出多封邀请函,包括“机遇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百万大学生留渝”……诚意满满,鼓励各方朋友来渝投资兴业、择业创业。

根据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激励私募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庆对私募投资基金投资科技创新进行奖励兑现,激励市内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共有20余家基金管理人申请该奖励政策,15家基金管理人已享受到合计1037.2万元的奖励,涉及18个投资项目,吸引15.9亿元投资落地,孵化出科创板上市企业智翔金泰、独角兽企业阿维塔、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宗申航发等。

其中,东方富海按照《通知》的奖励标准收到了七十余万元的奖励兑现,是此次奖励资金最快申领的企业之一。

此次奖励兑现,既彰显出重庆对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持,又展现出重庆蕴藏着无限机遇。

机遇重庆:叠加国家战略,发展前景广阔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依托国家战略,重庆正迎来飞速发展期。

2023年,重庆陆续成立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母基金、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基金等,总规模超2500亿。主要聚焦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突出本地重点企业, 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运作,通过资金撬动,力争总规模放大至6000亿,并带动超万亿元重庆先进制造业投资,推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落地生根,为重庆产业发展强基、提速、赋能,重庆创投正蔚然兴起。

开放重庆:产业基础扎实,处处充满生机

重庆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良好,坐拥着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拥有我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占比接近一半,连续10年全球第一;己二酸产量世界第一,氨纶产能世界第二……

但重庆也有自己的困扰: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落地的层面,而非研发引领,整体科技创新投入方面的指标仍然相对落后,VC/PE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出手,当地的科创氛围难以带动。

对此,重庆决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出了产业发展规划——

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同时,也将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至26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正是对重庆破局之举的最好诠释。

本届西洽会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共计签约重大招商项目196个,签约总额超2907亿元。“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成为吸“金”主战场,签约项目金额占总签约金额的63%。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签约项目62个、1106亿元,数量、金额均占半壁江山。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随着重庆创投氛围逐渐浓厚,扶持政策逐渐优化,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GP感受到山城的变化。近几年来,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深创投、东方富海、君联资本、中信建投资、招银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相继来渝考察优质项目。

重庆始终贯彻“八个坚持”,立足新时代经济形态,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着力优化私募基金营商环境,增加政策供给、强化人才培养、健全基金体系,吸引更多创新资本与人才集聚,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引入新思维、注入新能力、开辟新赛道,提升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金融影响力和辐射力。

(数据来源:重庆发布、重庆股权投资基金协会、重庆瞭望、重庆创投协会、华龙网)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6/535406.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