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安徽强化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微美全息(WIMI.US)借政策东风推动产业链蓬勃发展!

2024-06-12 10:15 · 互联网

据消息,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近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起草了《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

目前,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在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定技术积累。该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加快突破关键技术

不仅如此,5月29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队,以海豹踱步跳动为灵感,在微小型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仅重1.2克微型爬行机器人。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形机器人也已有商业应用场景预期落地。比如美国1X technologies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EVE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巡逻安保场景。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较有潜力的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航天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业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生产制造环境。

需要注意的一点,得益于AI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人形机器人是成为其具身智能的*载体,它将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从被动交互变为主动交互、自然语言交互,是下一代的人机交互中心,甚至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从长期来看具有巨大价值。

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多维度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正被加速释放。正如万联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提速之年,在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

微美全息强势布局

无疑,从去年到今年机器人领域又现新高潮,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料显示,人形机器人公司微美全息(WIMI.US)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化,重点支持优势技术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多模态模型,完善通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底座,加快人形机器人展开规模化应用。

针对目前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微美全息划分赛道、划分细分领域,围绕人形机器人组建微美全息研发创新中心,全面支持创新产品研发,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初步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

随着多模态的出现,让通用机器人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前景,AI大模型让大家看到了给机器人赋能的更多可能性。目前来看,微美全息就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推出面向制造、商贸物流、健康、家庭服务、文旅服务等领域场景的多模态人形机器人产品,形成示范应用,有望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支撑。

结尾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突破的关键既包括产业链硬件革新带来运动能力,又包括AI智能涌现带来“人”的智慧,关键环节多且产业链复杂。不过从世界进程来看,面向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相对出现已经成熟的市场高质量产品。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量产逐步推进、成本逐步下降、人形机器人销量上升。总之,在新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浪潮下,做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