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上海爷叔,干出中国最赚钱航空公司

但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任务,却让王正华办起了企业,改变了后来的人生轨迹。
2024-07-17 18:01 · 邱处机 邱鑫浩

如果有人问你这两年中国最 赚钱的航空公司是哪家,你的答案是国航?东航?海航?还是南航?

不,它们全都不是,最 赚钱的其实是一家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

据财报,在大部分航空公司2023年仍然深陷亏损泥潭时,春秋航空却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达到总收入179.38亿元、净利润22.57亿元,成为中国最 赚钱的航空公司。

在最近密集发布的一系列业绩预告中,南航、海航、国航、东航分别预计2024年上半年亏损10.6亿元至15.8亿元、6亿-6.7亿元、23亿元到30亿元、24亿元至29亿元。而春秋航空上半年的预估净利润则让人羡慕,达12.9亿元到13.4亿元,同比增长54%到60%,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继续稳坐国内航空公司盈利王的宝座。

最近几年,由于疫情、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等因素,国内航空市场需求出现萎缩,乘客对机票价格的敏感程度更甚从前。但为什么在很多航空公司亏损时,春秋航空却能够逆势盈利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春秋航空的“抠门”创始人王正华了。

别的航空公司提供免费餐食和各式饮料,但王正华却主张春秋航空取消餐饮,也不给免费托运;别的航空公司提供豪华宽敞的商务舱,但王正华却为了把成本摊得更低,干脆把商务舱撤掉,这样多出了30多个座位;为了减少燃油的消耗,王正华还让春秋航空的飞行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飞机飞得更高一些,这样阻力更小……

航空不应该是非富即贵,我的梦想是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坐得起飞机。”通过极 致的成本控制,王正华不但把机票价格打了下来,还保持了盈利。

除了对公司成本控制“抠门”,王正华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也相当“抠门”。

他出差在外往往自带泡面榨菜,只住三星级以下旅馆,身上一套西服穿了20多年,还有很多补丁……

有人问王正华为什么这么有钱还对自己那么“抠门”,他笑道:

“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资源问题。地球的资源是整个人类的,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去挥霍。”

下海做“春秋大梦”

1944年,王正华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养活王正华七兄妹。

由于生活拮据,王母从小就教导王正华要节省,所以他用着别人用过的铅笔,穿着带补丁的衣服,还用淘米的水洗脸,这种习惯的养成也深深影响着王正华后来的行事风格。

作为家中长子,王正华获得了唯 一的上学机会。他自觉亏欠,所以不但每天5点早起为一家人准备早餐,还在放学后当起小老师,给弟弟妹妹们讲课。在这种教学相长中,王正华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后,王正华成为上海长宁区遵义街道的一名公务员,并在后来被提拔到街道办副主任和党委副书记的位置。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王正华可能会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干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直至退休。

但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任务,却让王正华办起了企业,改变了后来的人生轨迹。

彼时大量上山下乡的知青返回上海,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工作成为政府领导的当务之急,而王正华所在的街道办则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要求很“简单”,既不能打消知青们的积极性,又要让他们有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为了完成任务,王正华一开始把目标放在现有的各企业单位,但最后跑完一圈下来,一个岗位都没有得到安排。王正华一咬牙,既然没有现成的岗位,那我就自己创造岗位。

所幸当时有一个政策,每安排一个知青就业,就能获得500元的贷款。王正华正是靠着这些贷款,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前后创办了汽车修理厂、货运公司、长途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旅游社等6家企业。

这些企业经营得都还不错,汽修厂在成立当年就造出第 一台车并售出;客运公司每天都有40辆大巴往返上海和周边城市;货运公司每天至少能接到70张运单……王正华凭此解决了不少知青就业的问题。

办企业的过程虽然辛苦,但王正华却热情高涨,乐在其中。四年后,38岁的他便正式“下海”,并带走了其中一家企业——春秋旅游社。

后来被记者问到当时为何放弃铁饭碗时,王正华坦言:“性格使然,我发现自己直来直去的性格不太适合官场,反而在企业里能够如鱼得水。“

王正华带走的春秋旅游社其实非常寒酸。据王正华回忆,当时为了让春秋旅游社在上海有个落脚点,他花了十几个晚上请人焊接了一间2平米的铁皮屋,然后安置在中山公园门口。后面因为违章建筑的原因,又不得不把铁皮屋挪到中山公园附近钟表元件厂的门口。

除了门面不行,春秋旅游社还面临几家国有旅行社的垄断,它们牢牢把控着当时旅游市场最 大的客源——单位团体游。经过一番研究,王正华决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经验,专攻散客,错位竞争

在王正华看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散客旅游未来一定会超过团体旅游。于是他便掏出大部分存款,用6000块钱在市中心租下一套100平米的商铺,又用5000块钱进行了装修。

与此同时,王正华还制定了适合散客旅游的线路,如“上海周边游”“海南岛七日游”等,做成宣传海报,分发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新颖的旅游模式很快吸引大量散客报名,仅用一年时间,春秋旅游社的年营收就从1万元增至64万元,次年又达到120万元,成为了旅游业的一匹黑马。

把“春秋旅游社“升级为”春秋国际旅行社”后,王正华又前卫性地引入代理商模式。在高喊“把90%利润分给代理商”的口号下,到了1994年,春秋国旅在全国已拥有31家分社、3000多家代理,被国家旅游局钦点为“全国第 一”。

王正华的“春秋大梦”,开始照进了现实。

坐着飞机去旅行

做大旅游业的同时,王正华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乘坐飞机的远途旅游中,机票价格一般占旅游总成本的50%到70%,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那怎么才能把机票价格打下来呢?王正华开始寻求国航的合作,希望对方能把某航班夜间返程空出来的座位打包卖给他,价格是市场价的1/3。

国航当然愿意,毕竟这些位置空着也是浪费,但他们提出了春秋国旅必须每个月卖掉5000张票的条件。王正华了解市场需求,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结果超出所有人预料,年底结算时,国航发现每月低价票的出票量超过了2万张,半年净赚了1亿元。

当然,这是一场“三赢”,航空公司赚到了钱,旅客享受到了实惠,春秋国旅也赢得了口碑。随着春秋国旅发力夜间特价票,“坐上飞机去旅行”的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4年,春秋国旅累计包机3万架次,覆盖全国30多座城市,客座率高达99.07%。

包机的火爆,让王正华意识到老百姓坐飞机的巨大潜力,在1998年便萌生自己办一家廉价航空公司的想法,“航空不应只是有钱人的专属,应该让更多普通人坐得起飞机”。

不过当时中国航空业还没有对民营企业开放,为了申请资质,王正华开始定期每季度给民航总局写简报,阐述民营航空的重要性。

有人说王正华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但在他看来,一旦国家给民营企业开了口子,第 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他。

功夫不负苦心人。坚持6年后,民航总局终于在2004年同意民营资本经营航空公司,当年一共批准了3家,而春秋航空正是其中之一。

王正华的第二个“春秋大梦”,开始扬帆起航。

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

在民航申请报告中,春秋航空早就明确自己的定位——廉价航空。2005年7月,春秋航空由上海至烟台的首班航空正式起飞,特价机票低至199元,刷新了当年历史低价票的记录,180张票也随之被哄抢一空。

在只有三架飞机的情况下,春秋航空在成立的第 一年就盈利1000万,第二年盈利3000万,第三年盈利8000万,打破了航空公司成立前三年只亏不赚的魔咒。

票价这么低,春秋航空为什么还能盈利呢?王正华靠的全是省。

相比别人家的豪华飞机,王正华给春秋航空引进的都是窄体机空客A320、A321及neo版本。这种窄体机本来有150个座椅,王正华后来干脆把商务舱和厨房都给拆了,飞机一下子多了30多个位置,平摊到每个乘客头上的成本就降了不少。

王正华一度还想效仿火车推出“航空站票”,连设计都已经做了出来,但最后没有通过民航局的批准。

此外,单一的机型使得春秋航空在飞机及发动机维修上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以2023年上半年为例,春秋航空124架飞机的维修支出是2.96亿元,而南方航空近900架飞机的维修支出却高达48.5亿元。

为了节省燃油,王正华还会让飞行员将飞机飞得更高一些,这样空气的阻力就会更小。飞机上携带的重量也有严格限制,连杂志都要换上最轻薄的,以此减轻飞机的负重。

在客舱服务上,春秋航空没有提供免费餐食,免费托运的重量也有限制,甚至一些特价机票没有免费托运;在机场服务费上,春秋航空一般落地二类机场,或选择远机位停靠,或每次只停半小时,这样每次可以节省5000元左右的泊机费;在人力成本上,春秋航空的航班没有配备专门的清洁组,乘务员既要承担服务员的角色,也要负责收拾垃圾,有人就曾看到王正华亲自带着清扫工具收拾客舱卫生………

除了省,春秋航空的空乘还推着小货车在飞机上兜售商品,“空中绿皮火车”的称号名副其实。“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母亲小时候教导的这句话,王正华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正是靠这种开源节流,加上超高的上座率,春秋航空在票价比其他航空公司平均低上30%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盈利,甚至在这两年航空行业不景气时,率先实现扭亏为盈,成为中国最 赚钱的航空公司。

对于春秋航空的廉价机票,有人喜欢,但也有不少人吐槽“座椅硬”“空间小、腿伸不开”“没什么服务,体验不好”。不过在王正华看来,中国还有近10亿人没坐过飞机,对于很多人来说,飞机上舒适的座椅和优质的服务,远不及一张便宜的机票来得实在

他的梦想,就是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坐得起飞机。

除了在公司运营成本上“抠门”,王正华对自己也很“抠门”。身为老板,他的办公室只有区区10平米,里面最贵的家具,还是一张20年前花100元买的沙发;王正华出差也有自己的标准,从来不住3星级以上的酒店,也不坐头等舱,吃的总是带上泡面和榨菜;他身上那件西服一穿就是二十年,还打了很多补丁……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有钱了,还对自己这么抠门?王正华笑道:“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资源问题。地球的资源是整个人类的,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去挥霍。”

当然王正华也有大方的时候,比如在员工薪资待遇和飞机安全上。

对于自己一手创办的春秋国旅和春秋航空,王正华早早就把一部分股份分给了核心骨干员工,就连春秋航空下面的飞行员和普通员工,薪资都要比同行普遍高出20%和10%以上。

在飞行安全上,2024年2月8日,春秋航空也以连续安全飞行300万小时的成绩,被民航局授予“飞行安全三星奖”,成为全中国唯 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营航空公司。

“在航空界,安全凌驾于一切之上,因此我在选择机型、硬件、机长、发动机等方面,都严格表示要最 好的,以保证旅途的绝 对安全。“王正华曾经提到。

廉价、安全、服务于普罗大众,这也许正是春秋航空能够脱颖而出的秘诀。

传承

这几年,中国许多民营企业陆续完成一代和二代的交接,80岁的王正华也在今年3月把大部分股权赠予大儿子王煜,逐渐退居幕后。

令王正华感到欣慰的是,春秋航空完成的不仅是权力的交接,节俭的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和父亲一样,王煜也是个“抠门”的总裁。他的代步工具至今仍是上汽大众Polo,出差也一般是经济舱,早先的办公室还是和公司另外两个高层共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

即使现在已经接任董事长的位置,王煜依旧还在那间办公室办公,门口的“副总裁”标志甚至都没有换掉。

提到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王正华非常骄傲,“他在美国8年,我只在最初给了5万元,后来没再给过他任何钱。他回国不仅带了两个硕士文凭,还自己赚了2万美元。”

春秋航空的员工也非常喜欢小王总,“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很好相处,但是没有老王总那么霸气”。

对于自己和父亲的不同之处,王煜也曾谈到,他更喜欢通过数字做决策,父亲则更多靠企业家的直觉。

但对于成本的控制,父子俩的理念则一脉相承,甚至王煜接班后,春秋航空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有增无减。

新官上任往往要烧上三把火,但王正华希望王煜不要急于创新,先传承,也不要急于发展,先稳定。

对于父亲的期许,王煜有着自己的解读:“我们不会做超过能力的事,既要发展,也要赚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邱处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