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想做自媒体博主赚钱的人,90%都放弃了

当“流量经济”时代给了很多普通人一夜爆红、暴富的机会,能抓住机遇实现逆袭的还是只有小部分。
2024-09-03 13:29 · 微信公众号:闻旅 郭鸿云

自媒体赛道的“卷”比职场更残酷。

那些辞职做博主的年轻人终于发现,会写文案、剪视频的人太多了,自己勤勤恳恳产内容引流涨粉等合作,不仅付出了辛劳起早贪黑,每月入账可能只有两三千块,有些甚至都没能熬到赚钱的那一刻,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而那些已经做自媒体多年的博主们也发现,靠内容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不仅平台对创作者的直接现金奖励在“缩水”,品牌合作接广告的数量和价格也下滑严重,几乎腰斩。

有生活在成都的户外出行博主曾发文“吐槽”称,行情比较好的时候自己一个月可以接七八单合作,每单一万元左右,但现在平均下来每月只有四单合作,价格也降到3000元,视频可能高一些,但也只有5000元,收入大不如前。一两万的收入刨除生活成本,她都开始考虑重新上班找工作了。

但真实的现实是,这些离职博主即便想要重回职场上班,在当前就业环境下可能也没合适的岗位留给他们再当“打工人”了。自媒体这条路即便“卷”不动可能也没退路了。

01

想做博主赚钱养活自己的人,90%都坚持不住放弃了

一名前探店博主小暖也向闻旅分享了她自己离职做博主的“实战”经历,她坦言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已经心动了好久。疫情那段时间居家每天刷抖音、小红书,看到那些有几万粉,发着自己也能做的内容就可以接广告,有点羡慕,感觉做博主门槛好像也没那么高。

于是她也尝试发了几条内容,都是跟美食相关,浏览量和互动量都还不错,想着如果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好好经营自己的账号,应该也能赚到钱。

从她辞职全力做博主开始,半年时间更新内容近300条,最终粉丝量也累积到小2万。这个过程中让她觉得最难的,不是产出内容,而是能在长期没啥浏览量,寥寥几个赞,几天不涨一个粉的情况下还依然能坚持每天发内容。

并且让她感到迷茫的是,那些自己认为会火,精心策划的内容,发布后数据表现就很一般,反而有时候为了保持更新频率随便发的内容,互动效果会更好。“我也是花了大概两个月才认清现实,想靠做博主赚钱,就得跟着平台算法规则来,要学会妥协。”

而做博主能赚到的钱,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那么容易。

在她还是个没什么粉丝的“小透明”时,根本没有所谓的商单可接,跟普通顾客一样进店消费拍素材,*个月这部分开销就有几千块。后来加入一些接单群,会有新店开业的活动体验邀约,碰到比较有“良心”的商家可能会给个几十或者一两百做车马费,不用自己贴钱跑一趟,一个月可能剩下几百块。

而她真正接到的*个所谓的商单,是在账号已经积累了5000粉丝之后,一则与酒店餐饮体验相关的活动,以图文形式呈现,报价是1500元,品牌方也没“砍价”。

本以为是个好的开始,却没想到这已经是她后续接单中,价格比较高的了。那些报价更高的合作,品牌方更想要视频博主,她的能力和可以投入成本,不支持她买专业设备走视频方向,精力也跟不上,决定停号不再更新的时候,她一个月最多收益是2000元。

下定停更决心前,她也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未来账号做的比较好,自己能有百万粉,从行情看每条图文合作的报价最高也就一万多,能拿到的真实合作价可能更低,且品牌方会拿浏览量、转赞评等数据卡结果。每个月有一两单合作(理想情况),能赚到两万,刨除租房、吃饭等生活成本,给自己交社保公积金,最终能剩下的钱真没上班的工资高。

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这半年持续更新内容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灵感会枯竭。一个人想要保持更新频率找灵感的煎熬一点也不比上班好受,而她也不具备养团队的能力和魄力。据她了解到的,有团队的博主虽然挣得多,但所需付出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三四个人的团队每月收入少于10万都可能入不敷出,更别说赚钱。

考虑来考虑去,她还是决定停更账号,再做几年“打工人”比较现实。

02

头部博主赚钱也“吃力”,机会加速向中腰部博主倾斜

小暖的经历也是当下大部分尝试自媒体赛道的年轻人一个真实缩影。根据克劳锐发布的《2024腰部达人成长研究报告》报告相关数据也显示,2023年主要社交平台万粉以上创作者规模持续增长,总量已超1400万,能“挤进”头部阵营赚大钱的,占比仅为1.7%。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做博主能做到腰部,就很不容易了,冲到头部,更多要靠运气,而不是能力。且从去年开始,许多千万粉丝级别的大博主也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克劳锐发布的另一份《2023-2024广告主KOL营销市场盘点及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KOL投放市场规模为900亿元,增速与前几年相比明显放缓。品牌方的投放开始向腰尾部倾斜,头部博主生存艰难,竞争尤为激烈。

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品牌方的单项合作成本投入在缩减,而头部博主佣金高,同等成本选择更多中腰部博主对品牌方来说,回报或更好;另一方面,品牌方对投放ROI等因素的考量,也不仅仅只看流量了,而是更注重项目的综合产出。

但也需看到一点,就是前文提到的,中腰部博主的供给目前看是供大于求的,竞争也很残酷,这部分博主的可替代性很强。

根据克劳锐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从抖音、微博、小红书三家综合数据看,品牌方在腰部博主的投放次数也在下降,同比约降5.7%,但投放合作金额略有提升,同比增加0.3%左右。

也就是说,能被选中投放的优质中腰部博主,商业价值是有所提升的。

一位资深生活美学博主@一支小尾巴在与闻旅的交流中也很认可这个趋势,她除了自己在做自媒体之外,同时也是优质的达人资源供应商,运营有自己的公司。她表示,品牌方投放基本都是打包方案,头部+中腰部+尾部都会涉及,目前看来中腰部博主确实更受品牌方欢迎,从内容专业性和数据表现看,性价比也比较高,一个头部博主的成本,能选十几个比较好的中腰部博主来合作了。

此外比较受欢迎合作比较多的就是尾部博主们,对于整个项目的支出而言这部分博主几乎不占什么成本。且品牌方对于他们也不会有太多要求和考核,主要是铺量增加曝光,有时候这部分博主的作品反而更能给他们带来惊喜,会有爆款作品出现。

且她谈到,站在品牌方视角衡量一个博主值不值得投,除了内容专业度和数据表现之外,他们更为看重的其实是配合度。是不是能充分理解品牌方的需求,并且及时响应,配合品牌方需求来出内容做调整,如果配合度不够,即便是内容表现再好,下次大概率也不会合作了,中腰部以下的博主们在这一点也更受品牌方认可。

对于现阶段自媒体博主的生存现状,小尾巴直言确实很“卷”很残酷,如果目标不是专职做博主,只是当作副业,其实尾部博主们的生存状态是最舒服的。“一旦想赚钱接更多单,博主也就是一份工作,需要迎合市场,该承受的竞争压力一点不会少。太多光鲜亮丽的博主,背后都是起早贪黑,辛苦奔波换来的,大家可以摘掉对做自媒体博主的幻想滤镜了。”

03

认清自己和市场,博主想赚钱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和专业

那么,在数以千万计的自媒体博主中,究竟哪些细分领域更有机会赚到钱?

克劳锐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美妆个护」品牌投放依然是占比最多的,其次是3C数码、食品饮料、汽车等,这四类投放比能占到60%以上。而从内容形式上,品牌方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短视频和直播形式更受青睐。

从投放平台看,抖音、小红书、微信是主流,且品牌方对于抖音、小红书博主的商业认知较好,商业生态更为成熟。当然,这些领域的博主供给和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比较之下,「出行旅游」赛道的专业博主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专业能力上,优质博主的供给相对要少很多,但从投放活跃度看,比如小红书平台,「出行旅游」类博主已经高于「美妆时尚」类博主了,已经出现分流趋势。

但相比较而言,成为旅游博主所需付出的成本投入要比其他领域的博主更高一些。拍摄设备是最基本的,追求画面精致感可能还需要无人机、服化道等等。

更是曾经有网友分享自己尝试做旅行博主的经历,因为觉得旅行博主可以边玩边赚钱,于是她辞职砸重金买房车开始自驾旅行,结果环游中国玩了半年却只发了两条视频,不是没素材而是没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剪,最终旅行自媒体收入为0,涨粉更是寥寥无几,前前后后的资金投入加起来却有大几十万。

对此知名旅行博主环球旅行家@杨宝迪也对闻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做博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定位。

比如她自己本身是电视台出身,懂媒体懂传播,也通过前期的职业生涯接触到了很多酒旅相关资源,接触过的客户很多都是这个领域的,转型做自媒体的时候,她才会更偏向于做酒店垂类博主,因为这个赛道可以集合她的专业技能与经验储备,凸显自己的优势。

也是基于这样的专业优势,与一般的博主相比,她的内容呈现才能更受品牌方认可,但同时对于内容的理解和呈现,她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进步,想要内容既得到B端认可又被自己的粉丝喜爱,对粉丝真的有用,这之前如何去平衡,才是对专业能力的考验。

同时她也建议,想要做博主的人,不论是旅游还是其他领域,*的成本投入一定还是要放在内容的打磨上,努力去让内容变得更专业,而不是前端数据维护。因为现在的品牌方已经变得越来越专业,他们对数据真假的判断,对内容水平的鉴赏能力都在提升。

她同时也给到品牌方一些建议,就是一定要找靠谱的供应商来合作,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投放需求,与博主进行明确高效的沟通,特别是对预期管理,基于预算可选择的博主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反馈,能接受再去做投放,有自己突出优势的博主合作肯定也是双向选择。

当“流量经济”时代给了很多普通人一夜爆红、暴富的机会,能抓住机遇实现逆袭的还是只有小部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专业能力+技能,做博主赚钱养活自己真的不是轻易尝试就能通向成功的好选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闻旅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