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任志强的地方,就有争议。
在公开场合,只要谈论到地产问题,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总是以一副斗士的面孔出现,与官员争,与学者辩,与同行论。前几年,因为一系列诸如“我只为富人盖房”、“买不起房就该回农村”、“傻瓜才期待房价下跌”等犀利言论,让神经脆弱的网民不堪忍受,被冠以“最想揍的人”。但听从了任志强的建议,早早买房的人,都成为房价不断上涨的受益者。加上微博上的任志强所展现出来的公共知识分子、环保人士、慈善人士等正面形象,使得任志强在公众前的形象不断扭转,从“最想揍的人”逐步变成了“最想嫁的人”、“大众情人”。
在谈到潘石屹的时候,任志强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萌货”。问他跟潘石屹谁的名气更大,他毫不讳言是自己,他不停打趣“小潘潘”,说他油滑,说他没人气。再看俩人微博,一来一往,嬉笑怒骂,十足的浓情蜜意。
任志强还是一个批判型的思考者。他具备浓厚的辨证意识和哲学思想,解构主流,消解媒体给他的标签,讨厌定性,他一直责怪媒体在引用他言论时“取消语境”,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不愿给自己贴标签。
任志强性情耿直,自信,并且愿意将这种自信传递出去,他被称为“任大炮”,他在微博上关注民生,呼吁民主自由,解读楼市房市,与政府官员辩论……潘石屹说,“ 干开发商的事,操总理的心 的就他一人。”这句话,真真是最贴切的评价了。
任志强说,按社会评价来看,做人要按自己的原则去坚持,我不会说假话,也许有些真话没说,但是说出来的一定是真的。我不是反对政府,只是希望政府看到我所说的东西,而能够改正在政策上的一些错误。不能说因为政府的工作报告,就一定是对的。我当过人大代表,不是要统一和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是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你要挑毛病的。但是社会上很多人认为,这种审议方式是对社会的批评,或者是对政府工作的批评,变成了一种反对,这就理解错了。
任志强直指“IT太腐败了”,房地产的利润不及IT业的万分之一。他认为,IT行业的人挣钱太容易了,把中国平均购房年龄降低到20多岁,远低于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
任志强表示,IT最主要是他们挣钱太容易了,第一没有政府管,想干嘛干嘛。第二都跑到境外去上市,没干两年股权翻很多倍,哪像我们这么辛苦。
IT产业利润比地产高几十倍、几千倍啊,要跟他们比的话,我们(房地产商)连万分之一都够不着,比如我们投入10块钱可能赚了1块钱,他们投入10块钱可能赚了1000块钱或者10000块钱,所以你们要算一算,他们完全是摆出一个得钱太容易的办法来看待别人。比如马化腾说房子的事,他们有享受人才津贴,我们地产商哪个享受过人才津贴吗?他们那么霸道,还说我们的房子贵,美国人敢把IT行业搁到大城市去吗?美国没有一个IT行业敢到大城市,为什么?他们知道就该到小城市去。中国的IT行业每一个人都拍拍胸脯说我在最好的地买最好的房子,神经病啊。你看看IT的年轻程度多少,可是买房子有多少?中国最主要是IT行业的人挣钱太容易了,所以把中国的平均购房年龄降低到20多岁,远远低于英国、日本或者美国其他国家。
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出了四本书。第一本书是《任人评说》,意思是说我对政府的一些政策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比如说大家都说我“只给富人盖房子,开发商的商品房都是给富人盖的。”很多人骂我“你怎么只给富人盖房,而不给穷人盖房。”但是我也在书里说到“给穷人盖房是政府的事。”但是没人听这句话。
1998年23号文件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同时取消了分配。1998年10月份中房协第三次会议当时我就提出,如果要实行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必须同时实现建立分房保障制度,让买不起房的人由政府实施保障。大家可以在这个书里面找到其中一部分论点。
那个时候政府不愿意听,到什么时候才听?10年以后,2007年出了一个相关政策。可以想一下,如果10年以前开始做廉租房保障措施,是不是我们今天不用大叫“用大跃进方式生产保障住房”。
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出了第二本书《任我评说》,还是没人听我的,所以还得我说。同时我在里面又提到类似的问题。2003年出现宏观调控,但是没有解决土地制度问题,同时2003年我们误解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所以当时提出了“关紧两个闸门”,土地和银行信贷投资的闸门。这本书里我提到,如果关上这两个闸门,中国房地产一定会出现价格高速上涨和波动。1998年到2003年房价平均增长3.5%,我们收入增长9%,到2003年的时候房价并不高。
最后一本书《任他评说》,当年的区委书记,现在北京市委组织部长跟我说,“这次也让大家说说。”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任他评说》。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09/201209283359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