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澳银资本熊钢:我们投的是“概率”而不是“灵感”

近日,有一款名为“脸萌”的APP迅速走红于各大社交平台上,因带有“全90后员工”、“2000万下载量”等关键词,使得这个被誉为“现象级产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2014-07-01 17:33 · 投资界

  近日,有一款名为“脸萌”的APP迅速走红于各大社交平台上,因带有“全90后员工”、“2000万下载量”等关键词,使得这个被誉为“现象级产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一时之间,它在资本圈里也作为一个经典的投资成功案例到处传颂,内容讲述的都是某家风投机构如何介入该APP天使投资、如今又有多少家风投机构在争抢该APP的A轮投资的故事。

  有人问我,会不会考虑投类似的产品或者现下较热的P2P? 我很明确地回答他:绝对不会投!事实上,在那人问我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脸萌”。

  或许了解澳银的人就会知道,澳银资本旗下基金的核心LP主要来自于海外成熟稳健的家族信托基金,这样的资产属性便决定了我们的投资风格——投资冒险是基于对较高成功概率的认知,而非一时的投资灵感。因为管理的都是“自己的钱”,自己心疼,所以澳银设有一条关于“保护本金”的投资底线,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只会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先进科技与技术类TMT,又比如生命科学与健康。而类似“脸萌”和P2P这样的项目,这种热点产品,我相信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不会碰,也不感兴趣,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我们这样的投资方式或许有些“老土”,又或者太过保守了,不像真正的风险投资。但恰恰相反的是,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风险投资的风险就在于不确定性,所以想要投资成功,首先要学会判断一个项目的不确定性有多大。当一个项目连看都看不太清楚时,那么即使以后它有产品可以出来,其中会有99%的概率丢到水里没有响声,只有1%的概率会爆红。当为了这1%的成功概率需要我们去承担那99%的风险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投。这就是澳银的投资风格,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稳”取胜的。

  一句话,澳银资本投的是“概率”,而不是“灵感”。

  “脸萌”是一个“灵感”类项目。当初投它的人应该是赚钱的。但即使它现在已经通过爆红宣告了它的成功,又有多少投资人真正看懂了它的商业模式?又有多少人真的搞懂了它一夜爆红的背后原因?以及它未来还有多大的价值?其实,在我看来,“脸萌”就像是一部比较叫座的电影,这部电影将来可能会成为一部史诗,但也可能只是短暂的走红。

  在这一点上,我们澳银与巴菲特很像。就在今年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巴菲特年会)上,巴菲特在一边与投资者分享他的“财富秘籍”的同时,他还不忘借股东会的机会嘱咐几句自己的太太:“我的太太已经很有钱了,不用再赚取更高的回报了,让钱有安全的收益就行。”

  作为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投资者,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其实这句话就是在说坚持一种极简的投资原则。

  什么是极简的投资原则?熟悉巴菲特的人都知道,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主要为三个:安全边际、竞争优势和能力边界。在投资的过程中,巴菲特也总是喜欢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程序化,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使得这些过程清晰可控。

  所以为什么,我常说,有时候要懂得回归冷门行业,并在冷门行业中“掘金”就是这个道理。举一个例子吧,比如矿业是现在大家都最不看好的一个行业,因为它不仅“传统过时”了,而且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整个矿业处于历史最低潮期,现在矿石的价格非常便宜,也没人去管,一塌涂地。但这类型的项目却完全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为什么,因为它的相对稳定性。

  一个矿,值不值得投资,首先请几个资深的地质学家来判断,如果说可能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投钱进去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便可以探明这个矿里到底有没有资源,如果有,就成功了。所以整个投资的过程非常的简单、清晰、明了,不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矿资源的多少也不会受人力因素所影响。包括地质学家,他的判断也是理性、科学的,是根据数据来分析,并不含有感性的因素。所以这样的投资我最喜欢,即使将来投资失败了也输得清清楚楚,并不会像其他项目那样,钱不明不白就没有了。而且像矿这样的项目,回报也并不低。只要真的探明有资源,那么一个亿的投入,回报就有可能是上百亿,这个回报难道比其他的产品少?

  但其他项目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像现在的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项目、游戏项目等,受团队,也就是人的因素太多,决定了该项目的好坏基本上全在于人,那么它将来就会被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所制约。比如一个项目非常好,但它的创业者只想着小富即安,做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动力去做了,那么这个项目最终就不会太好。

  所以,通常受人为因素制约太多的项目我都会保持着警惕,这就是我的投资原则。

  在我看来,对于“脸萌”这样的“面向人性”的投资,其投资风险是不可测度的,是属于“艺术性”的投资。因为在它未走红之前,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

  我一直坚持做“科学性”的投资,而非“艺术性”的投资,你让我去探P2P“人性金矿”,我还不如去探那些不太受人性制约的真正金矿,因为后者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可测度的。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407/2014070136799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