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将年会干货整理如下,万字长文,关键内容有标红:
中国PE比美国晚了30年,但在我们看来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成长型投资阶段。时间是2000年到2008年。2000年左右PE被引入中国,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派莺歌燕舞。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速是两位数,好的行业年增速是20%,其中更有可以达到30%-50%年增速的单个企业。做PE只需要有钱这一个条件,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在盈利和成长,盈利模式是1变4甚至更多。那个时候的中国PE市场主要玩家是外资机构,以及部分有外资背景的机构。他们也的确投出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如蒙牛、双汇、雨润、百丽等。可以说,那是一个“捡钱”的时代,只要弯腰就可以赚钱。
第二个阶段是成长型Pre-IPO投资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进入调整期,但创业板开启了,中国PE也由此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此时的市场参与者们不能仅仅掌握成长型投资的技巧,还必须要理解中国的资本市场,将成长型投资和中国资本市场相结合,这就是Pre-IPO。九鼎也是在这一阶段发展壮大起来。投资未上市的成长型企业,在3-5年时间内实现业绩翻番,上市之后由于流动性溢价估值也可以翻番,这就是我们经典的“2×2”模型,用3-5年的时间实现“1变4”。这个时期市场玩家们的关键技能是既要懂得成长型企业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懂得资本市场。这是一个“抢钱”时代,较之“捡钱”时代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但这个时代很快就因为“新常态”而结束了。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快速成长的行业和企业都在减少。A股上市艰难,尽管上市后回报巨大,但是上市的周期却很长,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时期如果要继续做好股权投资,就必须找到第三个增长因素,这就是并购,通过并购来重组产业和企业的资源,通过并购发挥整合者和被整合者之间协同效应,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新的增长。这就是中国PE的第三个阶段——并购型投资阶段。
并购型投资阶段的投资模型是“1.5×1.5×1.5”。第一个1.5是要继续投资于成长型的行业,但不追求过高的增长,每年增长5%-10%即可,几年后利润增长到1.5倍。第二个1.5是还是要利用好中国资本市场一、二级市场的溢价,目标企业通过直接上市或间接上市实现从1到1.5的溢价。第三个1.5就是通过整合并购提升效率,发挥协同效益,带来企业额外的增长,从1增加1.5。这三个1.5乘在一起是1变3到4的回报。这就是中国PE的第三季——并购季。相较于过去的“捡钱”时代、“抢钱”时代,我把这个时代称为“挣钱”时代。
“捡钱”与“抢钱”时代,因为比较容易,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挣钱”时代,尽管外部环境更加艰难,专业要求也更高,但却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持续时间将会长很多。这完全是一个为有准备、有能力的PE机构展现才华而准备的时代,要求PE从简单的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进行进化。这个时代门槛更高、市场更大、玩家却更少。事实上,这才是中国PE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第三季的黄金时期,中国将可能创造出几家世界级的PE巨头。
“并购投资,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PE的未来。”蔡蕾说。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梅,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6/20160607398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