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史上最赚钱的一笔投资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美国时间5月18日,希尔顿酒店宣布,其最大股东黑石同意出售1580万股,希尔顿将回购其中的1250万股。至此,黑石将所持希尔顿股票全数抛售,这笔十一年前的投资彻底完成了退出。
2007年,黑石斥资260亿美元杠杆交易收购了希尔顿。自2014年以来,黑石分12次交易逐步清仓了希尔顿股票,其中包括去年作价65亿美元将25%的希尔顿股权出售给海航。彭博报道称,在彻底退出投资后,黑石将实现约140亿美元利润,成为私募股权史上回报最丰厚的一笔投资。
26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案:
已经站到了死神门口
2007年秋,黑石集团在房地产泡沫高峰中斥资260亿美元通过杠杆交易收购了希尔顿。
当时,双方的谈判过程十分“艰辛”:一开始,黑石报价是每股30美元,这令希尔顿方面很不满意。后来,希尔顿放风要引入其他买家来竞购。到了2007年5月份,当时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黑石突然松口,可以考虑每股40美元以上。这时,“狡猾”的希尔顿叫出了更高的价格——48美元。最终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每股47.5美元。
这笔交易总额为260亿美元,黑石集团动用60亿美元基金和200亿美元贷款,运用杠杆收购将其拿下。交易完成后,希尔顿旗下拥有10个酒店品牌,遍布全球的2800家酒店,近50万个房间全部被黑石收入囊中。
然而,双方还没来得及庆祝,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来袭了。
彼时,全球经济萧条,酒店业一蹶不振,黑石不得不将希尔顿酒店集团的价值减记,外界估计,金融危机期间,希尔顿酒店市值已经蒸发60亿美元,相当于黑石初始投入的全部资金打了水漂。因此,这笔天价投资一度沦为“笑话”。
更糟糕的是,金融危机使得信贷市场几乎冻结,黑石通过杠杆收购而背负的沉重债务无法重组,为这笔交易提供贷款的高盛、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美林、雷曼兄弟等华尔街投行,无法在市场中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换取流动性,各方对黑石抱怨不已。
可以说,这桩交易令黑石相当狼狈。尽管黑石方面曾一再强调,这笔投资70%的损失仅仅是出现在账面上,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没有人会理会这些徒劳的解释,人们看到的只有不断下跌的数字和对未来的恐惧。
“很长一段时间,希尔顿这桩交易看上去已经站到了死神的门口。”这是当时华尔街普遍的看法。
堪称教科书:黑石“力挽狂澜”翻身
就在所有人大失所望的时候,黑石默默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拯救”。
一开始,黑石就大力整顿希尔顿管理团队,力邀克里斯•纳塞塔(Chris Nassetta)担任希尔顿酒店集团的CEO。凭借着在酒店行业多年的丰富管理经验,纳塞塔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地开始实施一系列革新计划,包括将总部由加州比弗利山庄迁往弗吉尼亚州,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石大胆推动希尔顿的特许经营策略。事实上,希尔顿集团早在20年前便开始进行酒店特许经营权模式的尝试,但一直并未大规模实施。黑石接手后,认为这是动用尽量少的资金拓展酒店业务的绝佳模式。通过这次改革,希尔顿用极少的投资甚至不用任何投入,就使带有希尔顿品牌的酒店遍地开花。
在黑石的努力下,希尔顿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持续改善,不仅熬过了金融危机,还迈向了IPO。
2013年12月,希尔顿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筹资23亿美元,成为酒店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
作为希尔顿背后的“功臣”,黑石赚得盘满钵满。希尔顿上市首日股价一度大涨超过8%,这为黑石集团带来了超过85亿美元的账面利润。换言之,黑石收购希尔顿成为有史以来利润最丰厚的一笔收购案。这个最佳杠杆收购案例,堪称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当然,这次能“逃过一劫”也离不开黑石高超的财技。收购希尔顿,黑石背负的200亿美元债务,一度焦头烂额。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实行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倒是帮了黑石大忙,随着市场中流动性逐步恢复,信贷市场再度活跃,黑石充分运用自身财务运作的智慧,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解决了超过40亿美元的债务,这些措施包括动用10亿美元进行债券回购并进行重组、将部分债务转换成优先股等,其不少做法至今仍被业内津津乐道。
PE巨头奋斗史:
募集第一支基金“惨遭”488次拒绝
圈内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知道黑石不一定懂PE,但不了解黑石肯定不懂PE,可见其地位。
黑石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史蒂夫.施瓦茨曼以及理查德.贝内特共同出资40万美元创建。黑石的名字来自两位创始人,Schwarzman在德语的意思是黑色,Peter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石头。
成立之初,黑石主要从事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业务。黑石的第一桶金,是借助彼得森早年与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结下的友情,抢得收购代理权,代表索尼公司出价20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黑石觉得客户不仅仅需要顾问服务,更需要投资伙伴,于是萌生创立私募基金的想法。
万事开头难,黑石在最初募资过程中吃了不少闭门羹。黑石创始人曾回忆,“被我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一个个拒绝我们,最后总共有488个潜在投资人拒绝我们。”直到1987年,黑石才成功募集第一支PE基金,金额为6.35亿美元。
恰巧的是,在基金募集成立之后的第二天,1987年的股灾发生了。之后,垃圾债市场全面崩盘,持有垃圾债的大量社区储蓄公司破产,资产廉价向市场抛售。备足弹药的黑石迎来发展良机,一发不可收拾。
在上世纪80年代恶意收购流行的美国,黑石坚持了一个反潮流的规则——友好收购:“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彼得森说,“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经济学家巴曙松曾评价,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被不少国内PE积极学习,甚至成为私募股权的“私”的一个自然内涵: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了解。
在实践中,黑石的投资哲学也被不少人奉为准则。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业合作,时点选择也引人称道。一个经典案例是,2004年从德国一投资机构手中买下塞拉尼斯化学公司(Celanese),然后利用华尔街当时互联网新经济低迷、投资者转向传统行业的气氛推向资本市场,不到半年,黑石就获得了现金收益30亿美元和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时至今日,黑石集团已经筑起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主要的业务包括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以及对冲基金投资等,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封王称霸”,不仅跻身全球四大PE巨头之列,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投资者之一、全球最大的全权对冲基金投资者。截至2017年12月31日,黑石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达到4340亿美元,笑傲华尔街。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全,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805/4315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