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K.罗琳的长篇小说《神奇动物在哪里》中,主人公纽特的皮箱里,总是装满着未知的神奇动物,因为这些动物的出逃,纽特开始了自己的传奇冒险。
就在今天,2020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喊出了“小蛮驴”,这个物流机器人和它背后的机器人平台,也给两天前在朋友圈满是“是骡子是马”的猜测给出了答案。
另一只动物——犀牛,还不过24小时前,才刚刚从阿里巴巴动物园里跑出来。从犀牛的业务架构图看,其科技底座也是阿里云物联网(IoT)平台。
而只有一个名片夹大小的业内*台云电脑“无影”,姑且算一张动物园的门卡吧。
从*只天猫,被质疑名字非常奇怪,到今天的小蛮驴进入各大平台热搜,已经数不清楚阿里巴巴发布过多少“神奇动物”。
阿里巴巴怎么总有新东西?
云栖大会已经连续12年如约而至,回顾历年较重要的发布,也许能从高科技视角,带来一些发现。
喜新,也不厌旧
“这是我们第x次参与云栖大会。”在今天现场的MV中,不少人已经连续多年报到云栖大会。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的开场也提到,当初这是许多人不相信的新东西。
实际上,更为人所接受和习惯的其实是“守旧”。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麻瓜”对魔法和神奇动物的恐惧在于未知,哪怕它们带着善意。
“小蛮驴会替代快递员吗?”
“快递员是否会失业?”
“安全问题如何避免?”
小蛮驴团队核心成员不止一次地被提问类似的问题。张建锋当天则说,阿里巴巴从来不是要做某一项技术,而是要解决一个问题。
真正的问题一定是全局性的。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会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仅从运力的需求和服务的质量来看,即便是现在仍然无法做到高质量的单点配送,尤其是在末端物流的环节中。这也是一直颇受争议的快递柜形式长期存在重要原因。
而在未来,快递员群体的规模已经趋于稳定,但订单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末端物流作为直接触达C端的场景,一定是决定服务质量的最关键环节。同时,对B端来说,末端物流环节又是成本最高、效率*的环节。
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陈俊波也在采访中告诉锌财经:“小蛮驴和快递员一定是协作关系。”
对用户来说,其实也存在一个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快递员根据自己的下班时间配送快递,但也理解了实操的不现实,比如晚间配送的安全性、小区是否准入、用户是否愿意被陌生人打扰等等。也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快递柜这个妥协的产物。
如果快递机器人能够规模化投入使用,就可以切实地避免相关的问题。
这头高不到一米的小蓝驴,实际的产房是在达摩院。据陈俊波所说,在达摩院的自动驾驶技术下,小蛮驴的自动驾驶率已经达到了“99.9999%”,即便是在高校这样人流密集的场合,遇到突发情况,只需0.1秒就能发布指令并完成决策。
从阿里巴巴整个商业场景看,菜鸟已经是年收入超过200亿的物流系统;高德是*的定位关系基础设施;本地生活、同城零售等新零售场景,已经占到整体营收的20%。无论是考虑到末端需求还是精准数据的规模,这个机器人的出炉,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件。
技术,从来都是先于现实的。但技术的本质,是提高人类社会的创新、协同效率,并不是粗暴地抹杀掉人类的价值。
失效的“摩尔定律”?
今天的云栖大会上,张建锋在线上直播的中途,掏出了一块只有巴掌大小的银色卡片,发布了市面上*款云电脑“无影”,解决了终端硬件的问题。
给人一瞬间的直觉是,摩尔定律难道已经失效了?
1965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摩尔定律」,意指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如今,摩尔定律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10年可能只有2倍。
摩尔定律的实效,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影响着个人电脑的计算力上限,但与此同时,个人数据的爆发趋势并没有任何放慢的迹象。
在张建锋看来,今天人们买手机要不停地增加储存空间,原先是64G的,现在就一定要256G。这是因为以前的64G已经是历史资产了。
终端对我们的限制,从娱乐到办公无处不在。个人计算机的未来必然是将算力转移到云端。这也就是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的*云电脑“无影”承载的功能。
2014年,4G信号开始普及,人们刚刚一只脚踩进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有人在问:云游戏到底是个神马玩意儿。彼时,知乎的高票回答是这样的:你通过QQ远程玩别人电脑上扫雷。
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突破现有信息通讯条件下的带宽瓶颈,是如何降低硬件投入的边际成本,是如何解决网络延迟造成的掉帧。也就是说,挡在云游戏前面的不是软件空白,而是硬件障碍。
春节期间爆发的疫情,剥夺了人们走出家门的机会,把不少人困在父母家那台老爷机的屏幕前,娱乐、办公都依靠这个“行动”迟缓的老家伙。
以3D设计师这样对计算机算力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为例,想要流畅地运行3DMax渲染软件,首先需要一台X64的兼容台式电脑,配置6核的CPU,16G的内存,1T的硬盘来储存3D模型,1080Ti的双显卡。这些参数都是普通的配置要求,终端算力的限制实实在在影响着人们的办公能力。
而无影作为一台长在云上的“超级电脑”,很可能实现终端的突破。用户可将一张名片大小的C-key连接到电视机、屏幕等任何显示器上,通过指纹登陆ID,就可以进入专属云电脑桌面,访问各种应用和文件。真正做到了软硬结合。
根据官方披露,无影云电脑的计算、存储均在云端,单机支持无限扩容,单应用资源可弹性扩展到高达104核CPU、1.5T内存。
无影/PC对比图
如果持续关注阿里巴巴近一年的业务发布。你会发现需要3D设计、动画渲染的家装行业,已经成为天猫上半年增速最快的行业;阿里云本来就连接了游戏、视频、教育、金融、政府、航空等需要相关场景的行业,目前也已经取得*市场份额。
至少,企业采购和IT运维人员,可以不用为配置参数和系统安全、升级为难了。
下一只神奇动物在哪里?
云栖大会新品,和阿里动物园“跑出来”的动物,总在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去年云栖,平头哥推出全球最强AI推理性能芯片含光800,推动芯片算力进入普惠时代。阿里入局半导体,平头哥发出先声。
当然,底层用户除了熟知蜜獾,对芯片的实际感知,并不会特别明显。但上半年的疫情黑天鹅,的确一下子拉近了感知层和研发层的距离。
这也直接催生了犀牛、小蛮驴这样的“新动物”。这两天发布的无影云电脑,天猫好房,其实也与这个逻辑相关。其中,数字化协同可能是最强的一种催化剂。
疫情之下,在线办公迅速被催生。但目前,钉钉依然是使用人数最为庞大的办公软件。据最新的数字显示,目前钉钉有超过3亿人、1500万的组织在线办公。在未来,所产生的数据量只会更加庞大。
因此,更多云上的生活工作场景,已经不算太远。2009年,阿里飞天云平台诞生之初,最初的使命只是承载淘宝的算力需求。但11年后,阿里云也正式官宣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
张建锋认为,“阿里云2.0由简单狭义的‘飞天’云平台,变成一个既有很好的云平台,再加上上面的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共同组成的这么一个复合型平台。”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移动协同都作为底层的技术,成为阿里动物园的基础架构,这些技术大类的融合,最终结果是业务和科技物种的创新。
每个动物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出笼之后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
就像纽特和神奇动物所在的魔法世界,离普通人“麻瓜”的世界既有隔阂,也有冲突。但最终的故事,依然是在魔法和普通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彼此兼容。这才有了哈利波特和赫敏穿过了9又3/4站台,来到了霍格沃茨学习,往返于现实和魔法之间。
这样的剧情,也确有点像技术和商业的融合与演进——会伴随质疑,但长期来看,一定是先进替代落后,新的规则代替掉旧的规则。就像千年之前,八百里加急的加鞭快马,会被现在的菜鸟物流和小蛮驴取代。
从驯服野兽,到制造机器,再到编写算法,个性化供给,新的规则一直在文明进程中更新重制。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神奇动物”会是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