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子徐沛欣
“有一点兴奋,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落,挺平和的”,在被苏宁宣布收购两日后,红孩子CEO徐沛欣坐在新浪科技面前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身着笔挺的西装,衬衣随意解开上面的两粒纽扣,反应出徐沛欣既职业又非常放松的一面。
媒体成收购中介
9月25日下午,苏宁召开发布会,宣布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公布了这个在业内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早在7月初,坊间就开始传闻苏宁和红孩子的收购案,相关新闻也时不时的见至报端。
然而就是这起在业界传了超过两个月的收购案,在徐沛欣看来,媒体却是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中介作用。
彼时,苏宁易购正在筹建开放平台与红孩子接洽入驻,由于苏宁易购开放平台招商不能体现红孩子品牌,在双方IT团队进行一段时间接触后合作宣布告吹。
徐沛欣介绍称,正是媒体的收购传闻让他重新思考,如果不能和苏宁易购进行产品合作,是不是可以进行股权方面的合作,随后的接触于是水到渠成。
相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同样的SAP系统、都认为电商的本质是零售,最终促成两个月的时间走完并购流程。
活下来就好
复盘红孩子过去八年成长路,不禁令人惋惜。红孩子以母婴用品的目录邮购和在线订购起家,在业内首家受VC垂青,也是*家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在其发展的*时期,红孩子的销售额甚至超过当当与*亚马逊之和。
但是,这家曾被视为行业标杆的企业在电子商务处于井喷期的几年,业绩却经历了零增长,犹如高速疾驰的列车被瞬间急刹。
从对外披露的数据来看,2009年时业绩达到20亿元,2010年反而下滑至15亿元,2011年也是15亿元,而同期京东商城等电商则是经历年超200%的高速成长。
对于业绩上的不尽如人意,投资人出身的徐沛欣称更在意公司是不是可以活下来,活下来还能做到10个亿规模就是好,他认为,在公司几个重要阶段分别采取的目录销售逐步电商化、品类扩张、公司职业化、上线SAP系统等措施,都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即使当被问及过去的决策是否有经验和教训时,徐沛欣坚称*的遗憾就是公司职业经理人化来的晚了,公司的培训体系建立晚了,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不会因为红孩子发展掉队,也会让红孩子在那两年职业化竞争中更加高效。
开着飞机修飞机 苏宁不傻
从策略看,2010-2011红孩子经历了转型阵痛,上线SAP系统、目录销售正式转向互联网销售、砍掉自有物流、公司职业化策略分别实施,这两年也被徐沛欣描述成开着飞机修飞机。
在面对红孩子这架飞机随时可能坠毁的巨大压力下坚持转型,从供应商到顾客、包含组织结构、人才引进、运营逻辑的整体转型,徐沛欣如今仍庆幸当初的决定,“如果说红孩子不该砍目录销售,现在恐怕已经不存在了。”
从数据来看,2010年前互联网销售一年不足1个亿,2010年正式转型后,互联网业务每年保持300%的增速,互联网涨一块目录上砍一块,两年时间从目录完全转向互联网,1个亿做到10个亿。 截至2012年6月, 红孩子互联网销售占全国销售总量的近 80% 。
这样的成长不可谓不快速,但整体业绩下滑却是事实,有评论称,红孩子正在走向没落最终导致无奈出售,徐沛欣对此完全否认。
“苏宁是全国*的零售公司,他能收购说明了你的价值。苏宁不是傻子,红孩子没有这个内功没有这个团队,没有这么好的口碑,没有这么好的黏性,苏宁会收购你?你拿一个公司给苏宁说一百万给你,一百万也是包袱,不要钱送他都不一定要。”
只是阶段性任务
送别了红孩子,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徐沛欣显得比较平静,他反复向新浪科技强调这是红孩子及其员工现今*的选择,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的任务。
“因为苏宁无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包括互补性太强了,我们之间谈的一拍即合,这两边全OK。我们财务还是比较透明,双方都是SAP系统,他们是在传统地域上SAP,我们是电子商务地域上的SAP。”
除了在软件和经营理念上比较契合,苏宁还能为红孩子的软肋提供支持。“我们*的瓶颈问题就是货源和物流的问题,恰巧苏宁这是最强的东西。”他说。
谈及个人未来,徐沛欣沉默片刻,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会作为红孩子的顾问,未来还是会回归老本行,做投资,主要关注:传媒、零售和医疗三个方向。
以下为徐沛欣内容口述整理,部分有删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