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新媒体扎堆催生推广外包:黑暗食物链的延展

这是一个属于“媒体”的纷乱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体”扎堆的悲惨世界。微博的兴起,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催生的官博外包和微信托管,业态呈现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并结合着令人乍舌的黑暗食物链条。
2013-10-10 16:20 · 钛媒体 郑凯Kay

  这是一个属于“媒体”的纷乱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体”扎堆的悲惨世界。

  我,为什么要用引号?我想不用解释,你我心中已有答案。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背景:

  微博的兴起,带来了*波新媒体浪潮,企业不论大小,不分行业,一窝蜂的涌进来,挤进去,并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博外包。

  很快,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带来了第二波新媒体浪潮,并由此产生了自媒体推广形态,企业依然不分规模,行业依然一团乱麻的,冲进来,杀进去,并再次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微托管。

  正因为,来得太快太猛太急,所以这个业态呈现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并结合着令人乍舌的黑暗食物链条。

新媒体扎堆催生推广外包:黑暗食物链的延展


90% ,中间商的“无本万利”

  用一句话形容一下官博外包:粉丝很丰满,效果很骨感。

  看似风风火火,异常活跃的众多官博案例中,其实真正出采,真正传递着企业自身价值观和理念的少之又少,仅从活跃度和曝光度上来看也不过能点出“杜蕾斯官方微博”等少数赚走了眼球的个案,更何况,杜蕾斯也只能算是一个官博外包的成功典范。

  官博外包,这里面的利有多大,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供职于国内某著名公关公司的朋友跟笔者谈到了一个案例,一家国内响当当的大企业,每年的各种市场推广费用也是高得离谱,仅仅一个官博推广,就给开出了N十万月费的高价。其实,按照企业的逻辑,N十万也不过是垂直网媒上不到一个月的投放,或者几个平媒的广告版面而已,分割下来的钱以此来投放到官方微博,不仅反馈的数字好看,报告花哨又漂亮,对于盯着推广创新的老板也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这笔帐,其实算得没有错。外包之后,或转包,或分包,这本身也是公关界的常识。可是,日常的公关推广和官博推广比起来,利润可就差得远了。正常来讲,日常的公关推广利润很低,甚至有的公关公司在只能获利10%的情况下外包推广业务,同时还得冒着瞒着客户的风险。而且多数重要的媒体维护和推广都是由公关公司自己完成的。

  而官博外包则不然,N十万的月费单子,签单的公关公司直接去掉一个零转包给做执行的公司,也就是说,直接吃掉90%的利润。而余下的10%给到执行的公司,还有不小的盈利空间。这几乎就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食物链上,谁是最后的输家?

  我的一位媒体朋友,两年前辞职去做了一个公司,专门做微博推广,生意出人意料的多。他本来是一个 IT圈的记者,但是他接到的客户五花八门,既有国有企业的地方分支机构,也有网络公司的地方分站。每个客户的月费并不高,2万的,3万的都有,这个价格体系也是这种食物链末端做执行的小外包公司比较标准的行情价。

  但是,对于他的小公司来说,美编可以共用,策划可以共用,文案可以共用。用他的话来说,“官博这个东西,看着行业差很多,但其实还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类似的活动可以推给每一个客户,同类的文案稍微改改还可以通发很多官博”。所以,尽管他作为食物链的*层,但他公司的收益却不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些客户,都是来自于大公关公司或者广告公司的外包。显然,*的蛋糕已经被切走了,但和他一样的很多个做执行的微博外包公司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他们都是食物链上的赢家。

  说到底,在官博外包的食物链上,花钱的企业成了*的输家,而赚钱的公关公司和外包公司却成了吸附其上的寄生虫式的赢家。其乐融融的背后,决定企业败局的关键是企业的心态。说白了, 从众心理的作祟,和外部虚浮的营销环境逼迫着企业一步步的走出这条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