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世纪充满了尚未修建的金字塔,四面出击的谷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埃里克-施密特关于“谷歌之路”的宣言中有很多救世主式的战斗口号,其中大多都以这句话为中心:“互联网世纪充满了尚未修建的金字塔。让我们开始吧。这次不再有奴隶。”数字时代也产生了大量先知。
2015-07-13 08:43 · 腾讯科技 亚当斯

  《卫报》撰稿人蒂姆-亚当斯(Tim Adams)受邀前往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参观了谷歌总部,那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正在研发创新型产品。像无人驾驶汽车这样的东西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这个社会准备好接受它们了吗?以下就是亚当斯对此行的记录和看法:

深度报道:谷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加州山景城的大街小巷穿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坐在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后座上,最让人感觉不安的事情,就是你竟然这么快就习惯了它。我坐在一辆无人驾驶的雷克萨斯的后座上,在加州街道上行进了10分钟后,对前排的谷歌“司机”没有手这个问题已经觉得很正常。车辆接近一个复杂的十字路口时,附近每一个移动或静止的物体——卡车、带轮垃圾桶、鸟类、树木、行人——都被绘制在车内的电脑控制台上,我发现自己脑海里出现的念头不是“小心!”而是“冲过去!”

  谷歌现在一共有24辆这样的汽车,在山景城谷歌园区,更远的高速公路上,乃至于旧金山道路上,这些车的行驶里程总共达到了数百万英里。不足为奇的是,这些车的行为有点像谨慎的学习者——车辆的传感器、雷达和激光装置、摄像机一直在不断工作,它们可以监视两个足球场之外的意外事件。现在,一个父亲带着小宝宝在右侧骑自行车,车辆正在根据存储器中的资料,计算这个父亲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做什么事。然后,车辆又开始计算以何种速度驶向站牌,才会比较准确地在站牌前停下。

  车辆还在交通灯变绿后谨慎地多停了一秒半,但我自己是个不耐烦驾驶者,心里想的不是“真棒!”,而是“真啰嗦……”。我连一次也没有想过这辆汽车——或者说是为它做决定的复杂数字智能——会无法做出正确的事情。保险杠上的“相信谷歌”贴纸已经略显陈旧,我觉得,我对这辆车毫不怀疑的心态就是受了这种口号的感染。

  我在谷歌总部参观了三天,第二天早上我乘坐了这辆无人驾驶汽车。谷歌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有了16年历史,准备好了舒展羽翼,我想知道这个全能的搜索引擎目前正在朝哪个方向行驶;它计划下一步出击哪个领域(虚拟的、现实的、经济上的);以及它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四面出击

  参观谷歌园区期间,我与谷歌翻译的负责人巴拉克-托罗斯基(Barak Turovsky)进行了交谈,他把一部手机在桌子上,他讲俄语口语,让手机翻译成英语和我交谈;我还见到了谷歌地图负责人马尼克-古普塔(Manik Gupta),他对一些看似不可能达成的任务兴致勃勃:使用背包客和当地人的知识,来绘制印度村庄、大峡谷、大堡礁的地图。谷歌搜索算法的背后有两、三个重磅人物,我听到了其中之一本-戈麦斯(Ben Gomes)谈“自然语言生成”和“深度学习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用户提出问题之前,就回答这些问题的能力)。

  还有亚历克斯-高利(Alex Gawley),他刚刚重新设计了Gmail的移动版本;谷歌内部未来主义实验室Google X的迈克-卡西迪(Mike Cassidy),他的气球项目(Project Loon)旨在让目前还不能上网的40亿人获得无线网络连接,方法是把数以万计的热气球升上平流层。(“这似乎是件值得努力的事情,”卡西迪说,这种幽默的轻描淡写是谷歌的通用语)。我把雷克萨斯交还到停车区后,前往一个试验区,那里有新的原型无人驾驶汽车。它是辆看上去很友好的双座小车,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踏板,在社区发布会上开来开去。我在这里遇到了穿着T恤和短裤的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无人驾驶汽车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务吗?我问。(我看到他后马上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一共只逮住机会问了他两个问题)。

  “我们目前有很多重点,”布林说。

深度报道:谷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谢尔盖-布林,谷歌联合创始人,目前仍拥有该公司约16%的股份。

  他说的是实话。从外界的眼光来看,谷歌正在同时努力解决所有问题,在所有市场上开拓殖民地。作为一个公司,这样沉迷于四面出击似乎很危险——你也可以说是很惊险刺激。去年,谷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承认。自己试图将谷歌坐拥的620亿美元现金投资出去是个挑战。他去年10月告诉《金融时报》,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总是对他说,谷歌正在试图做太多的事情了,这太过于雄心勃勃。但佩奇认为,缺乏这种雄心是在犯罪。即便如此,他也承认:“我们目前有点像是置身于未知水域。我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呢?”

两个原则

  为了更多地思考这个问题,佩奇宣布他去年年底不再花太多精力在技术挑战上,并且任用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承担他之前产品负责人的部分角色。皮查伊现年43岁,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就是谷歌工程灵魂的化身。此人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长大,最初在印度学习,然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和沃顿商学院,之后被麦肯锡公司聘用,2004年进入谷歌。他人很谦虚,热衷于解决问题,对可能性充满了热情,但在精确表达它们的时候略有些口齿不清。他如何决定公司的数百亿美元该优先投向哪里呢?

  他说,有两个文化上的信条是他的指导原则。其一是“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都摆在后面”。这是布林和佩奇16年前写的一句话,当时谷歌基本上只有他们两个人。

  “我们把它叫做‘牙刷测试’,”皮查伊说,“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数十亿人每天使用的东西上。谷歌遵循这个原则的效果很好。产品必须具有全球性,谷歌搜索就是这样起步的。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农村孩子,只要你有机会访问谷歌,体验就是一样的。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民主化的东西。”

深度报道:谷歌将把我们带向何方?

  加州山景城谷歌公司总部的员工。

  第二个指导原则,来自于布林和佩奇制定的使命声明。皮查伊说,无论他们选择做什么,必须以某种方式朝着“组织世界各地的信息,让人人皆可访问”的方向迈进。谷歌一直在大量吸纳数据——文本、视频、摄影、搜索历史、gmail、口语、司机行为、卫生指标,等等;这既是他们给你的礼物,也是你给他们的礼物。 “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年都忙忙碌碌,但是,当我试图弄清我们应该做什么时,我都会回到这两个核心原则上。”皮查伊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