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于2002年获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因此,人们习惯性的称呼他为吴军博士。
2002年加入Google的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吴军博士离开Google,加盟腾讯公司,任腾讯副总裁。并任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
除此之外,吴军博士还是畅销书作家。曾先后写过六本书,横跨数学、教育、IT、文明史,大多数人对吴军博士的印象便是来自他的著作《浪潮之巅》,这部以一种无比宏大的叙事书写了互联网及IT行业沉浮百年的著作。
2016年10月10日,吴军博士开设专栏——《硅谷来信》,和众多创业者一起分享他的有趣话题和奇葩观点,没曾想到7天就有10000名读者。
于是,人们常常惊叹吴军博士的生花妙笔,却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另一层身份,一位活跃于硅谷的早期投资人。
2012年,吴军博士离开腾讯,成为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董事和顾问。其实,吴军博士早在8年前就涉足风险投资,那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但他却可以做到单支基金3倍收益,远高于当时的行业平均水平。
吴军博士说,世界上有两种投资人,一种是做预测的人,一种是做反应的人。任何好的投资人都不会预测,因为没有人能预测得准。
近日,吴军博士接受采访,总结了自己8年的投资经验,回答了创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
什么样的创业者一定不投?
2017年,人工智能真的要爆发?
主要投资布局的方向有哪些?
给创业者的一些建议
吴军博士采访整理:
一、哪三个方向一定不投?
我投资方式很简单,不投的就3个: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
新能源不投,是基本上是依靠政府扶植的一个炒作。离开了政府扶持它就不能盈利。松下幸之助说,任何一个好产品都必须盈利。如果不能盈利,就是对人类的一个犯罪。用了更多资源,没有产生更好的东西。新能源,目前属于这样。
因为我投资在美国,半导体在美国属于夕阳产业。投资回报稳定,但是不高。
生物制药。周期太长,投资太大。任何一款处方药,从科研到上市,最后总投入20亿美元。从它的*篇重要论文发表开始算起,真正的变成上市的药,这个需要20年时间。大家看到利润,没看到艰难。
还有就是,不守信用的人,一定不投。有一种是没经验,这个你可以造就。
二、人工智能很火,很浮躁
如果一个行业所有人都认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大家都说要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他价格已经上去了。
对于2017年人工智能要爆发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说。我是在全世界各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人。我自己是交大这个商学院的教授。然后我是麻省理工学院,机器智能这个组的顾问。我都不敢说这话,我不知道这些底气从哪来。
中国所有投资圈,不光人工智能概念,任何一个都很浮躁。不知道投了多少,今天剩下来就3家。投了200个,公布出来一个优秀。美国有一个groupon,有无数的团购,最后就剩3家。这些情况都是这样。社交网络也是这样。
犹太人做生意就很会做。一个十字路口,*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二个人开商店,第三个人开饭馆,第四个开别的。中国人在一个路口开了一家饭店,别人看赚了钱,其他人一下子就在这里开4家饭店。这个创造力非常差。
三、“第三眼美女”论
当然,人工智能我还是非常看好的。机器人才刚开始,在未来十年肯定是方向。但是*波肯定就死掉了。一定所有东西都要死两波,必须死两波。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三眼美女”。
*眼,美女可漂亮了。但她跟你没关系啊。大多数老百姓是接近不了她的。你也没机会。她是科技圈子里自己人的事儿。
第二眼,很重视打扮,比较精致。苹果就做了,最早失败过。
第三眼,windows出来了,全能用了。看了3眼,你还喜欢,一定有满足你需求的内在价值。价格也低。大众才开始接受。这才是第三波。
人工智能也死过两波,今天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70年代就已经有雏形了。90年代,觉得有希望的,也死了。今天大数据出来,云计算出来,这才可能做得规模比较大,迭代深度比较深,才有可能做。第三波了,才显示出一个生命力了。
四、投200家,死100家不要管,要双倍跟投活着的100家,把最多的钱投给*的公司。
假设1000家公司挑200家投,经过了12个月到18个月。让他自由地发展。12-18个月以后,第二轮融资以前,可能有一半死掉了,一半还生存。不要管那一半死掉的。
对于好的公司,你第二轮的时候一定要两倍的。*次给了他1000万,第二次给他2000万。又过了大概18个月,也许时间短一点。他们这个公司又分化了。有30个比较好的,剩下70个不太好。不太好的也别管他。因为这不是你最后回报的主要来源。
对那30个比较好的,再双倍。如此下去。最后可能有两家上市了。你一定是把最多的钱,给了*的两家。所以你这个回报是最高的。
我讲的投资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说“人比项目重要得多”。你如果这个人比较好,你就能够走过这个关键的这个节点。四五个坎儿,或者甚至更多,你能走过去。你人不行的话,你一个坎就给你撂倒了。
最终是把*的资源,最多的资源,给*的公司。
五、“脑子比手脚值钱”
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少。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让东西越来越不值钱。这是一个趋势。任何一次,都是实体物质越来越不值钱。这个趋势要走下去。以前全世界最值钱的公司,GE、石油,都是造东西的。今天,值钱的公司都是提供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苹果主要还是提供硬件上面的附加值。主要是设计的附加值。谷歌、微软、亚马逊,都不做什么东西。做那点儿东西都很小。
这么说吧,你的脑子比你的手脚要值钱。
六、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人甚至为了创业,去创造一种“需求”,就像为了卖药,而去制作一种病毒。
任何一个平台公司,都是从一个小点做起来。不要想一开始就做平台。这取决于你们的能力和抱负。一定要非常脚踏实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要说你们这些大公司挡了路。机会有的是。
现有行业是我们人类的需求。如果忽视人类的需求,自己去创造一些“病”。有很多人,听了几个概念,他其实没做过这些概念,觉得你们这些老土企业家,现在去忽悠人的钱。
但是现有行业的问题,需要解决。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深入行业。我们遇到的创业者,为了了解这个行业,要花去一年的时间。看有什么问题可以解决。要踏实,得做功课。
除过投资创业,吴军博士也经常给年轻人提一些有关工作效率的建议。在吴军博士的得到专栏《硅谷*封来信:不做伪工作者》,就提到:
每天的事情太多,总是做不完,是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发展特别快的行业里(比如IT领域)的人或者创业者。*的解决方法恐怕就是一些事情不要做了,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聪明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这是所有新员工都欠缺的技能。因此虽然大家很忙,但是却没有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什么重大效果。如果到雅虎公司去看一看,在工作狂梅耶尔的高压下,里面的员工每天也在认真上班,但是就是不产生效果。
在Google和Facebook,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便平时再忙,也要被淘汰的。
公司里不免有员工对自己对处境、周围人的态度、所给予的机会等等,他们会选择最容易的开始做起,不自觉地成为一个不动脑筋的伪工作者。这些人实际上在坑自己,因为那些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再宽泛地讲,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断地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其实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所以,每当你因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当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处境时,把那些最重要的完成了。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