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土品牌的崛起
对于国际品牌而言,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认错”。如前所述,此前败走或退出中国的洋品牌,大多将政策问题、本土文化的冲突作为惯用的理由。
相较很多国际企业,宝洁对于中国市场并不缺乏尊重度。这家企业有不少中国籍的高管,中国员工占比98%,大中华区甚至是宝洁向其他市场输出人才的培育基地。
同时,宝洁也是中国广告业*的客户,即便是在大幅度削减营销费用的2015财年,宝洁依旧在中国市场投入了近70亿人民币的广告费用,这个数字甚至超过很多本土知名企业的年营收额。
大卫-泰勒认为中国消费者“最挑剔”,消费者觉得宝洁的产品“过时”,但实际上,精于并购的宝洁从不缺乏新产品和高端系列。其护肤美容领域有SK-II、玉兰油中的ProX;美容美发领域有飘柔倍瑞丝”(Pro Series);他们还推出了目前中国市场上最贵的牙膏,零售价159元的欧乐B套装。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对于宝洁这样的超级企业而言,无论是总结成功之道,还是探究“失败”原因,你都能归纳出茫茫多的条目。与其攻克这个复杂的命题,不如看看是哪些企业抢走了宝洁的市场份额。
汰渍曾是中国居家护理领域的*,如今这一殊荣归属本土企业立白,而广州蓝月亮则是业内增长势头最快的企业。
蓝月亮的崛起基于洗衣液市场的发展。洗衣液对于宝洁而言并不是个新鲜事物,其旗下的汰渍和碧浪牌洗衣液在美国早已推出多年。宝洁的全球总部认为,欧美从洗衣粉进化到洗衣液用了30年的时间,中国发展很快,周期应该是20年。
但中国从洗衣粉跨度到洗衣液,只用了5年的时间。蓝月亮凭借其市场培育,迅速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而在这之后,宝洁旗下的洗衣液才姗姗来迟。
与居家护理类似,在各条战线上,宝洁都遭遇了本土品牌的围攻,美容阵地有自然堂、韩后;高端牙膏市场,云南白药占据了*的市场份额;就连卫生用品市场,也冒出了恒安这样的本土巨头。
这些企业成功的路径不一,但他们都展现出了很强的市场应变性,能够迅速抓住新消费群体的喜好。比如,2005年左右,中国日化市场兴起“草本”、“天然”风,自然堂、云南白药迅速迎合浪潮推出新产品,而宝洁的草本产品则等了两年。按照其内部说法,这样的速度对于宝洁而言已经算非常快了。
这似是国际大公司的通病:决策链条过长。本土信息反馈到美国总部后,经过不断商讨,才能做出调整。而在此期间,一批本土企业凭借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以更灵活快速的反应占得先机。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也更适应新的营销环境。中国市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衍变体系,这里的网络营销迥异于世界其他地区。在中国的城市甚至大部分乡镇,社交网络无处不在。新生代愿意将每一分钟花在社交网络上,与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时刻分享见闻。
他们依赖社交网络,不仅因为其满足了社交的属性,也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很多未过滤、以及传统渠道无法提供的信息。在这类载体上,消费者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需求。
在新式营销上,很多国际品牌吃了亏。Facebook是世界市场营销的新圣地,专家们能熟练的运用所谓的“六度理论”,但中国没有Facebook,微信、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力度却更快、更大。
本土品牌的微信、微博等新式营销,玩得比国际品牌要溜得多,同时,这些品牌也更懂电商。在新机遇下,他们很好地把握住了消费者对细分市场的需求,大打差异化的概念,给新群体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日化产品,几乎所有快速消费品行业皆是如此。
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老牌劲旅的广告投放虽然金额巨大,但是其品牌形象大多固化。所谓“船大难掉头”,出于维护其“大一统”及最高利益的宗旨,宝洁不可能花费巨大的精力专攻某个细分市场,因此消费者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很难在*时间见到、想到这些品牌,这给灵活、多变的本土品牌提供了机会。
“宝洁10年前定位很准确,目标就是大众经济。但中国变化太快了,尤其是电商,有那么多高端的消费者,这时候我们的反应有点慢,这是事实。”一位宝洁中国的高管如是说。
“在中国,宝洁没有一项核心品类的用户数量在增加,甚至大部分都在下跌,这令人无法接受。”大卫-泰勒如此描述宝洁在开拓新业务、新用户时面临的窘境。
此前,因为产品的稀缺性,国际企业来华,很多只需要铺好供应链和经销渠道,再打一打广告,产品便不愁卖。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