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台站上400元:价值投资的胜利?
“股历2017年春,天朝假以上巡视,设伏兵于雄安,诱流寇游资于此,尚书shiy督军阵前,历半月合围歼之,坑杀游资千亿,史称雄安大捷。”
(雄安新区指数K线图)
与“雄安大捷”中溃不成军的游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杆逆风飞扬的红旗: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日K线图)
在创业板逼近前期新低的同时,茅台创出了历史新高,站上了400元大关。不独茅台,东阿阿胶、格力电器等都创出了历史新高。无独有偶,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价值股。
而创业板也好,雄安大捷也好,也都有个共同的名字,曰:概念股。
“时穷节乃现”,在市场动荡下行之期,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以茅台为标杆的价值股完胜以雄安为首的概念股。
这里我们应该来点掌声,这是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胜利,是概念投资在中国的丧钟。
贵州茅台、东阿阿胶、格力电器都属于消费大白马,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拥有无可匹敌的品牌优势。茅台的白酒、东阿的阿胶、格力的空调应该是深入所有中国消费者的心吧。
拉开它们的业绩,*是靓丽的数字,你在很多A股的报表里恐怕都看不到这么漂亮的数字。营收与利润稳步增长,现金流稳健,红利年年有。这是标准的“好公司”。
并且,相较于创业板公司动不动70、80倍的市盈率,上述公司的估值都不算高,茅台30倍左右的PE,东阿阿胶24倍,格力电器14倍。这个估值,配上它们的品牌优势,横向行业来比,无论是放在A股,还是包括港股,美股,都不算是一个高估值。
所以,买入茅台、东阿、格力*算是价值投资,至少算是政府一直在倡导的价值投资:买经营得好的好公司。
不过,只是仅到目前为止,勉强算是价值投资。如果茅台继续这么气势如虹涨下去,市值超越帝亚吉欧,过五千亿,乃至六千亿,我们真的还那么自信:这真是价值投资?
还是以价值的名义,做的另一种投机而已?
二、这是一个问题:价值投资or“价值”概念投资?
我知道,国内提到价值投资,基本上对方就认定你有以下的特征:
1.以合适的价格买好的有护城河的公司
2.长期持有,忽视市场涨跌
而且即使是韭菜,也知道价值投资的标杆人物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三十年的故事。
因为巴菲特持有可乐三十年,所以我也持有茅台三十年就是价值投资。都是好公司,都有护城河。
类比思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忽视了本质。
细想一下,巴菲特只是因为可口可乐是好公司,所以一投投了三十年吗?
巴菲特的钱扔到了可口可乐身上三十年,如果可口可乐一毛不拔,那巴非特的日常经营资金去喝西北风?
绝大多数东施效颦的国内“价值投资者”忽略了这个里面最关键的因子:红利。
当你以价值投资的名义方式做投资时,你必须要关注红利,更直白地说:股息率。
贵州茅台2016年年报披露,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7.87元(含税),这意味着,贵州茅台将掏出85.25亿元的现金进行分红。在A股这个投机炒作成风、多数公司一毛不拔的奇葩市场,茅台每股分红金额之高,已创A股上市公司历史之最,也充分体现了贵州茅台的投资价值所在。
但,如果我们用茅台的股价计算一下股息率,同时参照同期社会利率水平,你会发现,茅台这个所谓价值的“含金量”,堪称可怜。
股息率是高是低是比出来的。就像你说一个人胖,是因为另一个人瘦。我们来对比一下茅台及可口可乐2013年到2016年的股红利情况。同时取每年的最高价与*价的中间价(这个算法有些粗糙,但大致能反映真实)来计算股利回报率。
可以清楚看到,茅台的股息率,除了2013年,其余远不及可口可乐。
单这样比还不合理,在讨论茅台与可口可乐的股息率谁更可观时,我们还必须要考虑中国与美国的宏观金融环境,也就是社会平均利率水平,这就如同你在贵州遵义拿5000块一个月的工资,你是高富帅!你在北京一个月拿5000,你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
我们知道,美国从2013年到2016年,基准利率几乎是0,经过两次加息,目前才到 0.75%-1% 之间,而中国经过多次降息,目前仍然有1.5%(见下图)。
(中美基准利率走势图)
所以,在美国多年近乎零利率的大环境里,巴菲特投可口可乐,是获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股息收益率,而在中国投资茅台,这个股息率,却只能是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茅台每股派6.787元红利(含税),在A股这个奇葩市场来说,算是最高纪录了。但相对于贵州茅台的股价来说,分红收益率就低得可怜。按贵州茅台分红方案出台时的股价395.45元计算,股息率只有1.72%,还不如一年期1.75%银行存款利率了。而考虑到红利税的征收后,投资者买进贵州茅台进行中长期投资,还不如直接将钱存在银行里划算。
所以,现在在400元的价位买茅台,究竟是价值投资,还是“价值”概念投资?——投资者所求的不是从茅台得到回报(现金分红),而是为了从二级市场上获得价差。
在任何一个市场,股息率都是价值投资的红线与底线。
而茅台股价站上400,市值破5000亿,无疑已经把一只脚跨过了红线。
这究竟是蓝筹股价值投资的胜利,还是概念投资的继续狂欢?
三、政府:不要让“价值投资”打了自己的脸
为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政府今年在概念炒作上的打压力度确实非常大。雄安概念、高转送概念、重组概念、次新股概念,统统被摁下去了,其目标,不外是想把货币驱赶到实体领域,驱赶到“经营得好”的好公司。
不过政府太低估A股的创造力了。没有概念了,还可以“投政府所好”,创造另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政府喜欢,机构也喜欢,曰:“价值”概念。
它披着价值投资的外衣,因为它投资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公司,并且还拥有*的政治正确性,因为政府提倡。有了政府的背书,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投资者马上会对号入座,把价值投资瞬间变成价值概念投资
但是在跨越了股息率这根价值投资的“红线”后,所谓的“价值”概念与雄安等概念并无本质的区别。
说到底,概念炒作无非就是脱离价值,形成一致的预期而形成一股合力把股票价格炒上去,不管它是优秀公司还是垃圾公司。在政府的默许和背书下,对茅台价值概念的一致预期,同样可以把它炒到像其他概念一样,离“价值”越来越远。
然后呢?谁能保证它最后不会一地鸡毛?
任何一个公司都有一个价值,并且这个价值还需要时间去实现,在这个实现的时间阶段里,还充满了不确定性。茅台也许有一天值一万亿,但是你今天就因为它是好公司把它炒到一万亿,股息率还不如一年期存款利率,那么接下来,哪怕年年业绩高歌,被透支的股价也只会走向漫漫跌途。
政府打压“脱实向虚”,提倡价值投资,这没有错,也用心良苦,但政府与市场都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基础:A股到底有没有价值?
对茅台急功近利的炒作,恰恰折射了A股无股可炒的尴尬:大家估值都高高在上,谁也没被低估多少,哪怕盛名之下的茅台。
指望茅台撑起A股,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
对市场和政府最尴尬的一件事情是,如果茅台这杆旗在价值投资的名义下被玩废和倒下了(就像2015年的股市在改革牛的名义下倒下一样),这几乎是被自己树立的标兵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尾声
说白了,茅台大概率不是一根撑起A股市场的脊梁,而是在A股必然也必须的惨烈价值回归途中,落水的投资者在绝望中捞的一根稻草而已。
茅台救不了A股。
*能救A股的,是A股整体股价的回归,以匹配现实中逐年走软的经济形势,以及不得不收紧的货币环境。
翻译过来,就一个字: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