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消息,2019年12月,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汇聚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深入探讨全球热点,全面展望2019年全球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新趋势,共同求索大变局下的应对之道。
论坛上,原文化部部长、作家王蒙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上表示:“传统文化对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没有好处?我的回答是,传统文化大大帮助了我们去吸收和拓宽精神资源。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效的,这个有效性,其一在于它被大众所接受,被历史所贯彻;其二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有质量、有凝聚力的生活的可能;其三,还在于它在碰到挑战和麻烦的时候,能够坚持特色,同时具有自我调整和变化的能力;最后,它有对话的能力,有汲取、消化和利用外来思想的能力,同时又有外来的东西中国化的能力。”
以下是发言内容实录:
大家好!我想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说一点我对文化传统,特别是这样的传统对我们的影响,对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现实,对我们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国际关系可能有相当关联的,我们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上的一些特色。
我谈到了中国文化的此岸性、积极性和经世致用性。我特别想谈一下经世致用性。黑格尔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他佩服老子,但对孔子很失望,他认为孔子缺少哲学思维和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他说的是不对的,因为黑格尔是学者、是专家,而孔子追求的不是学者,更不是专家。孔子还嘲笑自己,如果问有什么专门技能、专门知识的话,他种地还不如农民,唯一会的技能就是赶车。孔子要干什么?他要当圣贤。他看不起那些专门的知识,他要做帝王之师,做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改造者,他要通过继承优秀的传统,使天下人民都过上小康的、相对比较幸福的、尤其是文明的生活。所以他在文化上强调的是道德,强调的是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强调的是一致性、统一性和全局性。
这里我有两个观点:第一,按照儒家的思想,治国主要以文化立国,以道德立国。孔子最有名的话是,用行政的手段进行引领、用惩罚的手段来进行规范,不如用道德的手段进行引领,用礼法、礼貌、礼数的手段进行规范。所以,他认为圣人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化。他提出来的和自古以来中国人所幻想的、所要求的是“内圣外王”,就是说掌握权力的人,其权力的合法性在于其道德感召力,在外面你有权力,但是从内部来说,你是一个充满着仁爱之心的圣贤。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讨论中国几千年来相对稳定的、我们称之为封建主义的制度时,常常会提出一个疑问:这样的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受不受监督?我认为它受监督,这个监督是文化监督,是道德监督。
中国从来有两个传统:首先,权统,势统,后来总称为法统。虽然有一代一代的改朝换代,但在大的法制基础上法统是有很多继承性的。另外就是道统,世人、知识分子和官员都很崇尚道统,这个道统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虽然有一些属于中国的铁腕皇帝的故事,但他们在所有君王中占极少数。如果大家看一看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我们就会知道当一个皇帝会受到多少文化的、礼法的限制规范,有多少大臣、有多少谏官,甚至带着棺材上朝,要给皇帝提意见,要求皇帝改正自己的错误。
中国有保守的一面,天不变道亦不变,但是也有求新求变的一面,与时俱化,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都是说改革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例如撒切尔夫人、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等,他们不看好苏联和东欧的改革,他们只看好中国的改革,因为中国有特殊的文化。
中国喜欢统一,但又追求一与多的结合,表现在郭沫若的诗里就是,“啊,你一切的一,你一的一切”。我原来以为这是非常非常中国的说法,各种部分变成了一,一变成了各种部分。但是2016年我在美国旧金山看到一个很大的商店,商店的招牌叫“one is all”,也是一就是一切的意思。可见中国的思路并不是特别奇怪的。
中国的中庸之道,君子之道和隐忍奋斗之道,不具体说了,我只说一下中庸之道,就是要准确和正常的做每一项工作。为什么中国最强调这个?因为西方的政治学的理论的一个基础是多元制衡,但是中国缺少多元制衡的传统,多元可能引起国家的混乱、内战、分裂,制衡的结果可能是办不成事,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强调准确。中国的平衡常常表现在时间的纵轴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最好要做什么事都做得准确一些,做得正常一些。
中国还喜欢把不同的东西统一起来当做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来找它相通的可能。天人合一好像不太可能只保护环境,天人合一更强调的是天理、天心、天性和人理、人心、人性的合一。性善论,因为性是天性,是鲜艳的东西,性善论是一个判断,一个教育学的命题,心理学的命题,更是一种信仰。儒学强调这个,作为一种信仰,它带有循环论证的特点,天是最伟大的,天生下来就是最美好的,你做的不这么美好,就证明你逆天而行,就等于要受到天的惩罚。李自成请了一个智囊叫牛金星,牛金星的名言就是“民心即是天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用现在的话说,叫以人民为中心。
传统文化对我们的今天,对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没有好处?我的回答是,传统文化大大帮助我们来吸收、拓宽我们的精神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是有效的,有效的就是说这种文化被大众接受了,被历史贯彻下来了, 同时这种文化创造了一种有质量、有凝聚力的生活的可能。这个有效也在于他在碰到挑战和麻烦的时候,能够坚持特色,同时具有自我调整和变化的能力。这个有效性还在于,它有对话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来思想可以用的能力,同时又有外来的东西中国化的能力。比如中国就吸收了佛教文化,到了中国变成了禅宗,变成了中国式智慧化的东西,这也是全世界没有的。
少林寺有一个碑,公开提出一个口号,叫“儒释道要合一”。在陕西北部有一个二郎山,二郎山上供奉的有佛陀释迦牟尼,有孔子,就太上老君,有二郎神,有孙悟空。到了江南,有的家庙里供奉的是贾宝玉,因为贾宝玉后来被皇帝封为文妙真人。都没有问题,到了中国都可以掺和起来。
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进取性,看到不足的地方它是往前走的。传统文化和国外的各种文化是可以对话的,是可以互相汲取的,也是可以互相吵架、互相攻击的,最终吸收进来的结果是会使国外文化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发展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的吸收消化能力就这么强。很多人认为,中国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原因的,比如在中国性善论是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性善的,马克思认为人性恶的东西是受私有财产造成的。再比如中国主张世界大同,而共产主义就是大同的意思。还有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孔子也不反对无为而治,孔子认为顺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这些思想在某种意义上,也和恩格斯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可以取消政府各种的行政管理,而只需要有生产统计员即可的思想相符合。
所以,今天我们谈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回到汉朝,不是让儿童都穿上汉服,或者大家都背诵《弟子规》。我们研究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时刻不会忘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york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12/4493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