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还是没能守住“底线”,2018年费尽心机实现账面盈利成功保壳,2019年再度亏损。
新生儿出生数量减少,被公司视作*原因,这是即便在2016年、2017年连亏两年中,也没拿出来“用”的理由。
除此之外,市场滞胀、原料涨价、非经常损益减少,都被拿出“自圆其说”。
时隔多年,公司仍未能改善外部环境对业绩的影响。
公司对外称,今后4年,要重回行业前三甲、生态圈营收突破千亿,成为母婴行业平台企业。
二股东恒天然显然没了信心,去年9月至今年3月3日,已累计减持所持公司4%股份,日前宣布再减持3%。
再陷亏损,赖孩子生的少?
日前,贝因美(002570.SZ)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97亿元,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和-314.04%。
坊间听闻马上炸开了花:2018年刚刚扭亏怎么又亏了?
公司在业绩快报中陈述了4个原因:新生儿出生数量减少、市场滞胀、2019年上半年乳铁蛋白涨价,以及公司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这不是公司首次亏损,早在2016年、2017年,曾分别净亏7.81亿元和10.57亿元。彼时,公司披露亏损原因来自价格、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
2018年,公司靠补贴、补偿以及处置资产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才得以保壳。
“摘帽”之后,公司的奶粉类业务仍显疲软。2019年上半年,公司奶粉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仅增长0.68%。
2019年,公司开始大张旗鼓开拓新业务和新产品。当年3月,公司和澳大利亚羊奶粉和副食品牌Bubs合作;5月,与新西兰保健品公司GoodHealth一起开拓婴儿营养品市场;8月,推出面向B端客户的液态奶产品。
公司对这些非主营业务寄予厚望,这些业务带来的收益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2月29日,公司拟对2019年度计提各项减值准备3103.75万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19年度同等利润总额。
即便这样,公司没停住收购步伐,日前拟以1836万元收购呼伦贝尔昱嘉乳业100%股权,这家公司除了拥有三个系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外,还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及村镇市场有一定销售网络。
公开数据显示,这家地方乳企已连亏两年,2018年和2019年度(2019年为前11个月)分别亏损875.50万元和588.15万元。
公司在自救,二股东在“拆台”
就在披露2019年业绩的同时,贝因美披露今后4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向外界立下Flag:要重回行业前三甲,构筑母婴生态圈营收突破千亿,成为母婴行业平台企业。
上述发展战略一经抛出,立即遭到二股东的打脸。
3月3日,二股东恒天然宣布继续减持其持有的贝因美股份,减持股份数为3067.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
恒天然自去年8月宣布减持,截至今年3月3日,共计累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目前,恒天然仍持有公司股份数量1.52亿股,占比公司总股本比例14.82%。
虽然二股东的减持理由均是出于自身资金需要,其实也有对贝因美业绩的不满。
2015年,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耗资34.64亿元收购贝因美股份1.92亿股,占比公司总股本的18.82%。
恒天然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后,即遭遇到公司两年连续亏损。
4年来,贝因美的业绩持续徘徊在低谷,创始人谢宏重返公司近两年,以图翻身。
贝因美积极拓展新业务、实施回购股份计划等自救,似乎再难唤回二股东的心。恒天然选择低于收购成本价陆续减持。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恒天然累计减所持公司3%股份,减持均价在5元/股-6元/股区间。
另外,公司实施回购股份计划正在进行,截至2月29日,已回购754.7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4%,成交价5.02元/股-6.52元/股,已支付总金额0.42亿元。
根据回购方案,公司预计回购数量6666.666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52%,回购资金2.5亿元-5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7.5元/股。
公司在自救,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自身难保。
1月23日,公司披露公告,贝因美集团将所持公司500万股质押给桐乡市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此笔质押融资用于自身生产经营。
公告披露,贝因美集团当前借款总余额15.12亿元,未来半年内需偿付债务金额9.06亿元。
截至公告日,贝因美集团已累计质押2.73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为91.68%。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