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机遇、无人区,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创业的蛮荒时代,风口是给做APP的公司准备的,如今的淘宝、微信、滴滴、今日头条,自成体系,皆为巨头;产业互联网的今天,风口似乎轮到了重点做To B业务的云计算公司。
11月12日晚,腾讯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就在前一天,它刚过完20岁的生日,腾讯也迎来自己To B业务的第10年。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254.47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Non-IFRS)323.03亿元同比增长32%,连续多季度超市场预期。
关于腾讯云的收入,这次依然是放在了“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一项,此版块收入达到332.55亿元,同比增长24%。在疫情考验下,腾讯To B业务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总裁汤道生曾表示:“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渐次展开和向纵深发展,产业升级的方法和路径将面临与过往全然不同的挑战,也将诞生全新机遇,不少领域踏入‘无人区’”。
“挑战”、“机遇”、“无人区”,皆围绕着“产业互联网”依次展开。
1、C To B:互联网大潮中的历史使命
雷锋网注意到,作为腾讯To B业务的对外窗口,腾讯云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这一点,与阿里云相似,都走过曲折漫长的蛰伏期。
最早,腾讯内部的QQ业务在爆发性增长中遇到了流量瓶颈,后来QQ农场等游戏加速了产品对服务器的需求,云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开始搭建。但是,一贯低调沉稳的风格使腾讯并没有急于宣传这个还在成长中的新业务。2011年6月,腾讯云已开始对外服务,不过马化腾在对全世界的合作伙伴宣布开放战略时,并未特别提及,直到5年后,腾讯云在整个生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马化腾才开始高调谈及云。
甚至,他在2016年给合作伙伴的公开信中写道:分享经济就是生产力的云化。
此后,以腾讯自有业务背书,腾讯云以“稳健”在行业频频亮相。
如今,腾讯集团依然把游戏和社交当做最强的现金流业务,而腾讯CSIG则背负着To B业务的重大使命——这一点在2018年9·30架构调整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科技进入到一个面向更多企业和行业客户的阶段,本质上是更加理性的,这与做C端业务起家并形成壁垒的腾讯基因有本质不同,但腾讯云冲破逆流,成绩做的超出了预期,C To B的大锚已经深深扎进企业级市场的大海里。
云计算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对于深耕垂直且传统行业多年的人来说,理解上相对困难,因此“技术”与“产业”两条线的相交是非常不易的。
这些领域以前的IT能力并不强,他们也不是中国互联网崛起的这20年间诞生的新公司。而云服务商从一开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商,一下子需要变成交钥匙的角色,地基打牢、房屋建好,内部也要做整体装修——这个过程可想而知必定充满艰辛。
但是这样于企业级用户来说,对技术的变化和迁移会是无感的,以前只有半成品,现在有了成品,用新技术的门槛和成本自然降低。据腾讯云透露,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腾讯加速生态建设,已经有了80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了30多万家企业客户,助力他们的业务翻倍增长。
2、“技术”:砸开产业的“锄头”
技术是腾讯未来成长的底子,也是腾讯云今天进入国内最头部阵营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十年的积累,腾讯云的基础设施覆盖全球五大洲的27个地理区域,运营56个可用区,数据存储规模达到EB级别,在全球部署超过1300个加速节点。
今年以来,腾讯云*自研星星海服务器在云上的应用规模增长已经超过30倍,客户规模增长超过50倍,成为业内上线后规模增长最快的服务器产品。
在7月份,腾讯清远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服,整个数据中心集群规划容纳服务器超过100万台。这是国家新基建战略背景下,腾讯云*开服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同时也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的新基建项目。
在AI领域,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9)》报告显示,腾讯云AI公有云市场份额进入国内前三,人脸识别API调用量国内*。
5G方面,预计在今年底,腾讯云将完成300个5G边缘计算节点的建设,全面支撑腾讯智慧工业、园区、能源、教育、车联、以及云游戏、4/8k直播业务和机器人等业务的发展。
云原生产品API每日调用量已经超过100亿次,拥有超过100万的开发者,同时服务超过50万的客户,腾讯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内服务开发者最多的云原生平台。
云上安全建设方面,腾讯安全围绕安全治理、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计算安全和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截至目前,腾讯安全已经取得了1500多项技术专利。
3、“产业”:云厂商跳出原有“圈子”
产业是理性的,不会冲动消费。政务、零售、金融、交通、制造、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都是这个道理。
财报指出:报告期内,金融、医疗保健及互联网服务客户对PaaS解决方案(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PaaS)的需求不断增长。
除却PaaS,还有SaaS。
今年大环境是不确定性弥漫,数字化转型和线上需求爆发,布局轻量化的SaaS迎合的是市场需求,降低了使用门槛和购买成本。疫情下,腾讯展现了它的B端产品力。
比如腾讯会议上线245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产品,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5月期间,腾讯会议直接节约社会成本就高达714亿元。
据悉,这款产品在上线的100天内快速迭代了20余次,腾讯云团队用8天时间完成10万台云主机扩容和新场景应用下的功能升级。
今年2月,腾讯云中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项目,并联合企业微信提供技术支持。此次人口普查从11月1日零时正式开始,首次从纸质表登记改为电子化方式登记,在信息的采集、录入以及数据计算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普查效率,实现了人力物力的节约。
在“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逻辑之下,腾讯云今年在SaaS生态营造上发力也很快。
实际上,它所联合的这些SaaS公司都已经是不同行业里的独角兽了,比如金蝶,比如东华,比如销售易。同时,雷锋网认为,这与阿里云的“云钉一体”战略颇为接近,用企业服务所触达的用户量为云服务的迁移打开渠道,只是一个是自己做,一个是借力做。
今年9月,腾讯云宣布SaaS生态“千帆计划”再升级,从“一云一端”升级为“一云多端”,在腾讯云和企业微信的基础上全面连接微信、QQ、腾讯会议等C端平台。同时,“千帆计划”技术中台产品鹊桥iPaaS上线,为企业提供开箱即用、全面集成、多云协同的企业级云集成服务。
目前腾讯已有超过8000家合作伙伴,与去年相比,合作伙伴业务增长超过了100%;在行业方面,目前已为20多个行业提供超过300个行业解决方案,腾讯云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的市场营收已达到百亿规模。
4、重估云基建的价值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腾讯传》里描述的腾讯,已经和今天的腾讯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QQ代表了腾讯的基因和历史,那腾讯云则代表着巨头走向未来的内核,把传统C端积累的能力做B端的整体输出。
当然,这种To B的布局某种程度上也抬高了腾讯的未来天花板,使得客户和资本市场都需要重新评估腾讯。
目前,虽然国内云计算领域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随着资源聚集,市场份额进一步收缩在巨头手里,亏损在逐渐收窄,加之在新基建的大潮之下,尤其是云计算市场正走向规模化,其外溢价值将是颠覆性的。
横向来看国际市场,由微软CEO纳德拉主导的微软大转型,赢就赢在重金押注Azure云服务,贡献巨大收入;亚马逊从电商公司一跃成为科技巨头,也在于多年前决定烧钱做AWS云计算的那个勇敢决定。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新基建*的改变是从硬件到软件、从钢筋水泥到企业服务的转变。”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提出,更应该用软件服务来定义新基建,并让数据中心上承载的应用去帮助企业发展和转型。
的确,新基建之下,硬核厂商呈现*赢面,技术+产业两个战场同时攻城拔寨,不久之后会进入能力象限的*序列。至此,“产业互联网”将不再是新词,而终将化作社会一种缓缓向前的状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雷锋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