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早盘,小米集团(01810.HK)短暂停牌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也搅得投资者人心惶惶。
果不其然。下午1点,小米集团股票及相关结构性产品正式恢复交易,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记闷棍,开盘即大幅杀跌,盘中一度跌超逾11%。截至当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下挫7.07%,报收24.30港元,市值蒸发近450亿港元。
图源:东方财富
自2020年始,小米一直高调示人,过十周年生日,发布高端机……业绩表现和股价走势也都堪称优秀,为何在此档口遭遇“噩运”?或与小米午间发布的巨额融资事宜有关。
/01/
小米计划“圈钱”40亿美元
据公告显示,小米集团已于12月1日盘后签订可转债认购协议,将发行8.55亿美元七年期零票息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债券本金额的105.25%,扣除佣金及开支后,小米集团预估所得款净额为8.896亿美元。
假设债券按初步换股价每股36.74港元获悉数转换,则债券可转换为1.8亿股股份(或须调整),相当于公司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0.7%及投票权约0.3% ,及公司经发行所有换股股份扩大(但在完成认购事项之前)的已发行股本约0.7%及投票权约0.3%。
图源:小米集团公告
同时,小米还将以以旧换新方式(即大股东把自己手中的部分持股,按照市场价打折卖给特定投资者,然后再增发新股给大股东补上。新的投资者可以立即卖出,没有禁售期),配售10亿股,配售股份相当于公司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4.1%及投票权约1.5%,及公司经认购事项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约4.0%及投票权约1.5%,配售价为每股23.70港元,所得款项预计31亿美元。
这样看来,小米此次融资计划相当大手笔,发债加配售最高能募集到资金近40亿美元,约合310亿港元。
事实上,2018年8月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时,IPO发行价为17港元,融资规模也不过370亿港元。如果本次计划成功实施,小米“圈钱”规模堪比二次IPO。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配售价23.70港元,较12月1日收市价每股26.15港元折让约9.4%,较过去5个连续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约每股26.29港元折让约9.9%。
尽管如此,结合小米上市以来股价一年多的低迷,后因竞争格局变化,于2019年底开始触底反弹,并在近半年来扶摇直上的态势,这依然是一个较高的点位,自然会让二级市场产生一种“高位被割”的寒意。
据市场传闻,高瓴资本或是小米此次行动的接手方之一,目前二者均未做出置评。
/02/
“圈钱”要干啥?
节点财经查阅财报发现,截至三季度末,小米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2.58亿元,除去租赁负债,净现金头寸为260亿元,并不缺钱;经营活动净现金流83.5亿元,资金流通顺畅。
为啥要还要问市场要钱呢?
对于融资原因,小米在公告中称,发行债券、进行配售事项有助于公司股东基础得以扩大并令股东结构多元化、提升公司流动性、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及为公司筹集更多营运资金。说的很笼统。
对于融资用途,也只有略略二三十字:加大业务扩张的营运资金;增加主要市场市场股份的投资;投资战略生态系统;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看上去也很不明确,这又让投资者心里发毛,难免生出臆测,比如造车、芯片等。
造车和芯片尚无公开消息,难以论断,但从手机行业的动向来看,小米当下正面临挑战。
由于华为被限芯,市场对小米将从华为那里抢占更多份额的预期较高,但随着近期AMD、英特尔等多家企业已获得向华为供货许可,以及荣耀“单飞”的靴子落地,且二者在市场细分和销售渠道方面存在重大重叠,反而给小米树立一个强劲竞争对手。
花旗曾在11月发布报告称,若荣耀继续留在市场上,则预计小米出货量、内地月活跃用户及淨利润均有下行风险,给予其“沽售”评级,目标价19.3港元。小米需要未雨绸缪,尽早“圈钱”为投入战斗做准备。
另外,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服务业务在三季度没有太大惊喜,后续需要资金支持,以改善供应链并带动战略生态系统稳健增长。
此次巨额融资后,各大券商的态度不尽相同。
标普全球评级认为,小米的配股和可转债发行交易具有“机会主义”色彩,对其评级“适度利好”;美银证券维持对小米盈利预期的看法,但降2020-22年每股盈利预测,反映摊薄效应,同时降小米集团-W评级至“中性”,目标价由30港元降至26.4港元,以反映其配股和可换股债发行摊薄每股表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