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红利席卷而来,车联网未来发展可期,数字经济已成为车联网规模爆发的新引擎。
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向传统制造业渗透。“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创新融合。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
当前,以车联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全球车企逐鹿的产业高地,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62亿美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增加,2025年将达到50%,2030年将超过70%;2025年,C-V2X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50%,2030年基本普及。
另外,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首先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并不断扩大运行范围。网联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功能不断应用,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互联互通。
在“软件定义汽车”共识之下,车联网作为汽车产业迈向智能高端化的基础,始终贯穿于产业的发展之中,与通信网络、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打破传统的产业技术体系和价值链,促进产业间深度交叉融合,形成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数字经济将释放车联网发展红利。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36.2%。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大数据服务和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7%。对于以车联网为核心的智能汽车产业而言,软件价值也正日益凸显。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旨在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半导体、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硬件作为数据经济的底层技术基座,也是车联网不断创新发展重要技术支撑。
汽车电子作为车联网技术产业链中重要一环,在数字经济驱动和技术引领的共同作用下,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2020-2030年期间,汽车电子与软件市场规模将呈现更快复合增速,达到7%。其中,软件与集成服务类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10%。在中国车联网数字经济服务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者,尤其是智能座舱产业链,云集了像百度、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大咖激发产业潜力,也有中科创达、四维图新、均胜电子、德赛西威、迈城科技等A股企业持续发力,同样有博泰车联网、亿咖通、蘑菇车联、仙豆智能、梧桐车联等优秀企业创新实践。
从数据的价值维度来看,传统车企与车联网企业都累积和掌握一定的体量的大数据,但是,随着产业进入发展深水区,技术得到进一步升级,车企与车联网技术型企业必须思考如何基于大数据分析和运营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亿欧智库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车联网作为汽车产业迈入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景大有可为。2021年,车联网行业也将在技术、商业模式以及资本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将为车联网技术升级注入新动能。其中,人工智能及算法将推动汽车迈向更高的智能驾驶层级。云计算与大数据将进一步提升车联网数据价值,为车辆远程诊断、导航、车辆监控、自动驾驶等应用赋能。
在2020年“新四跨”活动中,首次加入了高精度地图和定位厂商参与,重点增加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的应用,通过偏转+加密的方式,探索地图和定位传输面临的法规问题技术解决方案。足以显现,高精定位将是车联网技术升级的重要一环。
中国车联网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以卖软件、卖硬件、解决方案以及卖服务,在数字经济带动下,数字化运营或将成为车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着陆点。车联网数字化运营是以车载智能终端、车载软件为入口,车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为核心资产,实现对移动出行、汽车后市场、以及物流、客车、出租等垂直行业应用的数字化重塑,能够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服务效率,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与车联网相关的多场景联动、拥车模式以及车联网与车险的深入融合都将是行业商业化落地的重点方向。
车联网相关产业赛道是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球范围内在汽车和出行领域的融资总共有308起,其中包括了有一家公司获得多次融资的案例,其中中国市场178起,海外130起,总共的融资规模达到了2004亿元。
2021年,车联网将迎来更多新的资本玩法,除了第三方车联网企业更加容易得到资本青睐,二级市场将成为车联网相关技术型企业的重要着陆点,像亿咖通、博泰车联网明确释放信息,剑指科创板。另外,车企将加速独立车联网软件部门的组建和独立,加大互联网以及第三方车联网技术型企业的“合纵联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