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的喜欢变化来得太快,上一秒还在阳台种花弄草,下一秒就要去野外扎帐篷了。
也许是阳台的花花草草,只能搁浅一小部分的现实抽离,毕竟花草再美依然还是在混凝土中。去到广袤无垠的户外,那些纷纷扰扰的尘世,才能剥离的更为彻底。
于是,在帐篷下品味美食,在夕阳下留下倩影,跟约好了似的,开始出现在朋友圈、小红书和抖音上。
这些图片和文案中,一些户外生活方式品牌,也隐现其中频频亮相,不时提醒着你,又一个行业要火了?
“生活对冲大师”
“春日的遗憾一定会被夏日的炽热融化,夏天来了假期又至,约三两好友来一场露营,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许喆敲下这行文字,并配上露营装备清单,便完成一次在社交平台推送。
作为硬核露营爱好者,许喆在社交平台分享过有关露营的笔记,已经不下20篇,甚至还为此设置了不同的话题:“逃离城市计划”、“露营会上瘾”、“我的露营生活”、“一起过周末”、“居家露营”。
从2020年初入门至今,“入坑”时间已有一年半,许喆的露营装备也慢慢涵盖了炊具、生活类的方方面面,烧水壶、茶具、咖啡杯一应俱全,音响、风扇、煤油灯也没落下,帐篷和睡眠用品自然更不可缺少。
“10平方左右的小房间里,已经堆满了不同款式的帐篷餐具等用品,大概有20多个种类”,齐全装备也引来“为拍照而生”的质疑,但许哲却认为生活是自己的,别人不需要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就好。
有露营装备控,自然也有简约派。“上次露营我只拿了一个毯子、两把遮阳伞和一包零食,虽然和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没觉得有什么尴尬的。尽管营地有出租帐篷和天幕的,因为不在那儿过夜,也就没租”。许哲如是说。
无意中被社交媒体上的露营活动所触动,关姗姗开启了露营初体验,相比露营形式感,她更关心露营的目的:“本来露营就是为放松身心的,不必被一些额外的装备所束缚,如果真的需要,现在营地也都提供租赁服务了。”
在社交媒体上,露营大多被裹上多彩滤镜:漫天的繁星、跳动的篝火、悦耳的虫诱人的烧烤肉汁,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构建出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尽管也有不悦的声音:蚊虫叮咬、鸡鸭鹅叫、休息不好,但依然没逃过真香定律。
一位露营爱好者曾经做过分析,通过短暂的离开,生活在别处,露营可以让人获得一种疏离的新奇体验。即使碰到糟糕的露营体验还能加深对宅家生活的眷恋。因此,在他看来露营爱好者是“生活对冲大师”。
尽管人们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可他们的终点总归是相似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从过去的野餐热,和去年秋冬的滑雪潮,都可见这样的端倪,野外露营似乎也成为最顺理成章的事。
只不过,现今露营随着消费升级到来,正经历一场新的变迁,也随之有了新的名号“精致露营”。
“原始的露营方式,更像是荒野生存,是苦行僧的方式,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没办法同时满足人们兼顾自然和舒适体面的需求,所以就出现了精致露营”,“爸爸爱露营”的视频创作者老常分享道。
在老常看来,精致露营除了可以深入自然体验户外生活方式,更推崇露营的美学和体验感。露营地点不必是荒郊野外,可以是短途游周边游,而且形式更为放松,价格更为亲民,所以精致露营称为“风格露营”更为贴切。
“人们喜欢露营场景,我认为并不是喜欢露营本身,而是喜欢在露营场景中所创建的具有仪式感、氛围感的一种情感格调的东西,人们对于本身融入或回归自然,它是有一种本能的。”
《户外探险》出版人吕晖认为,精致露营从2019年开始兴起,但更类似“搬家式”的露营,大多以“展示”和“炫”为主旨。有的玩家,搬家露营一次,动辄二三十万装备起步,高成本的玩儿法未必能普及和常态化。
但去年的露营热潮,让吕晖看到行业普及的希望。“户外不再仅仅是指高山峻岭,受众也不再只是之前极限运动的从事者或爱好者了,它开始慢慢面向整个社会,这其实是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改变。”
当精致露营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就有了规模性商业化的可能。
产业值升温
伴随消费升温而来的,整个露营市场也被向前推了一把。
首先直接带动了露营相关产品的销售。很多户外用品超市露营产品不仅更丰富了,价格和销量都在持续增长。
迪卡侬深圳沙河店相关负责人曾向央视财经表示,今年露营产品相比去年有5%的增幅达到200多种,产品销量同比大增近200%,人们在天幕、帐篷,桌椅、厨具灯具在内的硬装设施花费会达13000左右,而强调氛围感的软装则在七八千左右。
线上露营消费也有明显增长。根据天猫消费洞察的数据显示,去年3、4月,露营消费同比增长就超过200%,这一势头在今年仍在延续,2021年1至3月,露营产品的销售额是野餐的2倍之多。
露营消费热,也带动新消费品牌的兴盛。户外新消费品牌“牧高笛”,在去年转向专业露营装备,“Vidalido”、“森之途语”等以颜值著称的新品牌,也相继在天猫开出自营旗舰店,其中Vidalido更是在5月底开出首家线下体验店,提供更直接的体验和购买。
网易严选进入露营市场的时间更早。网易严选运动户外产品开发团队向成表示,2017年,网易严选就率先从家庭轻松出游方向切入露营细分领域,开发了强调功能性和便利性的基本入门级露营装备,如帐篷、野餐垫、吊床、防潮垫、烧烤、登山杖等10余款商品。
向成告诉DoNews(ID:ilovedonews),网易严选的自营产品更注重性价比及场景需求。比如帐篷更追求便利性,实现了三秒速开的技术突破,摆脱传统帐篷搭建的繁琐步骤;而为了迎合部分自驾出行用户,网易严选联合吉利、哈弗大狗等车企,推出了定制车载充气垫等产品。
当露营从专业级走进入门级玩家,对专业的组织者和优美的露营环境需求急剧攀升,新式露营营地品牌也快速出圈。
去年9月,创始人朱显留意到露营行业的商机,决定在三亚做露营品牌“大热荒野”。和传统营地不同,大热荒野提供全套露营装备,及形式丰富的内容活动,来这里的消费者无需携带装备,拎包即可入住。
“目前我们在三亚有5个营地,广深的惠州有2个营地,珠海的九洲岛有2个营地,武汉有1个,北京有3个营地,过夜露营的客单价是799/人”,朱显告诉DoNews,目前营地已经运营半年多,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营地筛选上,朱显更倾向选择“绝美的荒野”,即离市区1个半小时车程、人工痕迹越少越好。“后期还会推出更远距离的营地,随之需要丰富营地体验,推出可以填满3天2夜的完整周末度假的产品”。
与大热荒野的原生、野趣风格不同,“屋外的周末”则充满清新、文艺气息。屋外的周末是玩吧旗下刚上线不久的露营项目,目前已经联合圣露庄园、荒野七号等,推出过“小小森林市集”、“夏日星空露营会”、“屋外的露营市集”等主题的户外活动。
产品运营方面,大热荒野的营位为长期运营,屋外的周末则更像是以快闪活动为主的露营,一般活动时间为周六周日两天,持续三个周末左右。虽然模式更轻,但屋外周末同样提供帐篷租赁,或者“帐篷+活动+餐饮”在内的套餐服务。
大热荒野的产品主要以两天一夜、三天两夜和不过夜的套餐为主,可体验的项目有篝火晚会、烧烤、音乐live、露天电影等,而户外的周末可体验的产品还有好物市集、运动会、荒野厨房、手工活动,以及适合亲子的小课堂等。
不只是这样刚启动不久的中小型营地运营品牌,一些更早成立的大型营地,甚至民宿、酒店、景区,也不断切入露营行业分一杯羹。
在小猪民宿的APP上,很多民宿出现个性化标签,比如星空房、营地帐篷、树屋、集装箱等。据小猪民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营地帐篷类房源预订量环比增加近35%,浙江舟山诺漫营的野奢帐篷露营套餐,在超级品牌日首发当天订单量即破百,仅三月的交易额就接近20万元。
新玩家还在不断加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我国在业存续的露营地相关企业共有2万多家,从年注册量来看,2018~2020年,每年分别新增了1029、1838、7933家。2021年1~5月,相关企业已新增6930家,年内新增数量有望过万,创历史新高。
当户外只意味着极限运动时,由此形成的产业规模一直很小。而随着露营推动产业的活跃升温,整个行业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美国去年露营规模大约在1000亿美元,中国的露营包括销售、服务在内,大概在400亿人民币左右,未来几年至少每年还会保持一个比较大的增长,营地数量一定会大规模的爆发”,朱显表示。
在他看来,无论是地产商,酒店、公园或是民宿业主,只要能有*的服务,都可以在这个爆发式增长的业态里分一杯羹。
非暴利生意?
有人说运营露营营地,并不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
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在于,露营营地面临着工商注册、消防、土地等的可进入性难题,以及天气气候条件、单一盈利模式等的可经营性的难点,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乡伴文旅集团花园营地总经理曹晓艳曾表示,做文旅项目或者产品,不可能都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快速规模化复制,互联网企业讲的是模式,而文旅行业讲的则是差异化体验,每个民宿都不一样,它不是一个企业用一个商业模式推动出来的。
事实上,帐篷营地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文旅项目。在曹晓艳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具有社交功能的产品,可以围绕用户做差异化体验,也可以与主题活动来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目前刚进场的帐篷营地运营商,采用的都是与专业营地进行合作扣点方式,也就是说,运营商不用像民宿那样,考虑拿地及地产开发的问题。
“还有一点,相较于民宿房间的折旧摊销金额,帐篷露营营位几乎没有什么折旧成本,它的成本投入大多数可能是人力的运营成本和场地日常维护上。所以,帐篷营地相比民宿而言是一种比较轻的模式。”曹晓艳表示。
此前,大热荒野的联合创始人黄立曾向创业最前线透露,单个营地的一套装备价格在十几万到三十万不等,另外加上人力和营销成本,单个营地的成本可能要在上百万元。
“就算前期投入成本高,相比民宿来说已经便宜很多了”,朱显向DoNews直言,“诗和远方的路上*有钱赚。”
一般帐篷营地运营商的赢利渠道主要包括收取门票、帐篷租赁、停车费及其他附加服务和商品的销售收入等。即使按照目前比较火热的将帐篷、餐食、活动进行打包来售卖的套餐制来算,帐篷营地收入依然非常可观。
按照一个营地20个营位、每个营位可接待2人,每人参与两天一夜套餐,每年可接待人数为2080人,再按照每人价格799元(大热荒野套餐价)来算,一年光套餐收入约166万。当然这并未排除营地未满员、以及客单价不足799的情况,当然这也没包括其他额外收入,以及客单价超过799的情况。
即便如此,轻模式的帐篷营地,仍算得上一门好生意,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门槛。
“规模是这个行业的壁垒”,朱显解释道,“一个营地一个礼拜就来一天的客人,想尝试10个新点子,需要2个月,但如果规模化了,一周能出20团,就可以迭代20次”。
“有了规模证明可以有很好的品控,有了规模就有了快速迭代产品的能力”,朱显总结,“迭代的能力就是护城河,谁能持续的为客户提供价值,必然能在竞争里脱颖而出”。
但规模意味着标准化,标准化则意味差异化体验的降低。在大热荒野营销负责人周一淼眼中,标准化有另一层意义,“一样的产品调性,一样的内容输出,我们营地产品能够让用户不断的去分享重复内容,从而达到全网的覆盖效果和中心化作用。”
当然,无论差异化还是规模化,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无论品牌方采取哪种方式,走到何种阶段,终究逃不过全国的营地总量是有限,这显然是一场真金白银的硬仗。
但对消费者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心中的乌托邦,反而会有更多样化的寄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