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医师节,这是自国务院2018年8月19日起批准设立“中国医师节”以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设立中国医师节,体现出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工作者包括400多万医生的关怀和肯定,是对全国医生的极大鼓励,是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的重大举措。
广大医师为了人民健康,坚守一线,救死扶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白衣天使们日夜奋战甚至不顾安危守护人类健康,他们的无私与大爱、责任与担当,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认可。医生们的贡献令人瞩目,近年来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医生的牺牲和奉献。
作为一份有大爱的职业,医生群体虽然已经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然而依然有较大的职业发展压力。其中工作强度大是医生们的主要困扰。一些医生偶有怨言,却从来没有动摇过职业信仰。在“中国医师节”期间,全社会在尊重与致敬医生群体外,更应该思考到底可以为了医生们做些什么?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AI技术正在深入地跟传统产业融合,核心方向正是通过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进而降本增效。在医疗场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也在发挥作用。在减轻医生工作强度上,AI正在发挥作用,让医生不再那么辛苦。
有了AI,社区医生管理慢病省时省心
近年来国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医生承担起给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等家庭医疗服务的责任。李医生就是一名来自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某社区医院的医生,签约管理居民2000个,其中不少慢性病患者。
每天上午,李医生都要负责接诊患者,采集患者的健康信息、向患者解释检查检验结果、和患者共同分析讨论健康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开具各类电子单据、引导并叮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服药注意事项等。每天下午,除了继续接诊,李医生还要负责整理所有签约居民的健康档案,跟进当天预约未就诊的患者情况,处理第二天的预约,跟踪病情严重患者的情况。
繁重琐碎的事务让李医生不堪重负,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李医生面临的难题是几十万家庭医生的共同难题:管理大量病患,日常任务变得琐碎而繁重,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这些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解决或者缓解?
2019年济南市卫生健康委支持槐荫区充分发挥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作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医防融合服务新模式探索,针对家庭医生对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基于百度的小度智能屏,灵医智惠推出智慧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有了这个方案,李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与患者沟通,系统会自动展示患者体检报告、基础档案、血压血糖等测量数据,智能提示需要重点关注的病患。另一端的病人则会被小度智能音箱提醒按时吃药、测血糖,提供药物用量、服药方式、禁忌等信息,血糖数据在人脸识别后自动上传到云端,李医生可以实时查看,这种基于互联网和AI技术的家庭医生慢病智慧管理服务,被称为“槐荫模式”。
“槐荫模式”对医生来说*价值就是重复工作大量减少,工作强度大幅降低。李医生不再需要挨家挨户去随访,更不需要将每个人的随访结果手动录入到系统中,李医生表示,“有了智慧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以后,我以前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天就可以完成。现在,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和患者沟通病情,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我的管理任务。”
“槐荫模式”是百度智慧医疗的一次AI+医疗的成功实践。2020年,百度旗下智慧医疗品牌——灵医智惠推出“智慧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依托小度在家智能音箱,结合手机App,打造一体化慢病管理平台,将医疗健康服务延伸到家庭,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与患者院外依从度,为区域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提供基层慢病管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0年11月,百度参与的“国家基层糖尿病医防融合智慧管理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21年6月在北京市平谷区落地*糖尿病医防融合干预试点。
有了AI,医生接诊更轻松不犯错
刘医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平均5分钟接诊一个患者,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在接诊患者时,刘医生面临的*难题是:很多患者不大会主动与正确地描述病症。
一次,四十五岁的郭先生一大早双下肢胀痛得厉害,于是赶紧来医院求诊,刘医生接诊后建议他去做个双下肢增强CT好好检查一下。郭先生患有糖尿病,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然而这一信息他并未告知刘医生。刘医生在开增强CT单时,系统提示:“郭**患有糖尿病,现在仍在服用二甲双胍,建议不要做增强CT”(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内含碘造影剂时,肾脏负担加重,容易引起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并且容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所以需要停药48小时后方能进行CT增强及造影检查,而且在检查完48小时后才可再次服用二甲双胍。)有了这个提示,刘医生给这位病人提出更加合理的诊断建议。
类似的故事并不罕见:病人有过敏、服药等情况却未能及时告知医生,或未能准确描述病症。纵然医生很有经验且高度认真负责,都会存在百密一疏的情况,特别是在工作强度大、接诊任务重的时候。出现类似情况,轻则导致病患身体不适,重则出现医疗事故,而智慧诊疗则可大幅降低此类事故出现的几率。
来自辽宁的张先生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做检查,在查出是细菌性泌尿系统感染后,医生建议进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然而张先生没有告诉医生自己是喹诺酮过敏患者,所幸百度的合理用药系统通过既往病历及时发现和提醒这一风险,且及时阻断处方生成——左氧氟沙星速发药物过敏反应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合理用药系统由灵医智惠研发,可以应用到医院的常见用药场景中,在医生经验外叠加机器,给用户安全合理用药上“双保险”。
提醒刘医生开方的系统、避免给张先生用错药的系统,均属于智慧诊疗应用。2019年,灵医智惠打造符合循证医学的CDSS(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进军智慧诊疗,后来又推出了基层版CDSS,融入符合基层医生工作场景需求的智能随访、公卫服务等功能,升级成“爱助医”基层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包含智能辅助诊断、治疗方案推荐、相似病历推荐、医嘱质控、病历内涵质控、知识查询、辅助问诊等功能板块,可覆盖27个标准科室的4000多种疾病,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准确率95%。
有了AI,医生终于不用那么辛苦了
不论是智慧慢病管理还是智慧诊疗,都起到一个显著作用:减少医生重复工作、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医生工作强度,甚至降低误诊几率,提升诊疗质量。
医生工作强度大的关键原因在于:医疗资源不足,医生人手紧张,特别是优质*医生。对于三甲医院医生来说,接诊压力大是普遍问题,人们一不舒服就喜欢去大医院,仅占医院总数8%的三甲医院,承担着40%的诊疗和住院人数的重任。医生接诊日,往往需要几分钟急诊一个病人,医生口干舌燥还不一定能让病人满意。如果单个病人求诊时间长了,排队的病人往往会很急躁,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按照政策预期,患者得病80%以上都可在社区、乡镇医院就医,真正的大病、重病需要转诊的比例并不高。然而基层医院有经验的医生同样匮乏,在日常问诊外,基层医生还要承担慢病管理、疫情防控等任务。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欠缺很多基础检查筛查能力,导致病人不得不往大医院跑,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
培养一名有经验的医生至少需要八年时间,因此不论是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面临优质医生匮乏的状况。好在AI医疗技术日益成熟,可从筛查到诊断到慢病管理全流程辅助医生,减少医生信息填报、用药提醒、病患沟通、病历撰写、健康教育、诊治决策、用药决策等日常工作的重复环节,让医生可以专注在重要事项上,可显著降低医生工作强度,同时提高诊疗质量,减少错诊漏诊几率。
这正是灵医智惠一直在做的事情。2018年4月面世至今,灵医智惠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揽子AI医疗产品,应用在临床辅助决策中,实现了询问病情、病情预估、治疗方案、慢病干预等全场景的覆盖,从辅助问诊到合理用药,从诊断质控到手术建议,从鉴别诊断到智能随访,均可让诊疗过程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规范。在实践中,灵医智惠产品已实现诊断建议准确率达到95%。
灵医智惠可以成为医生的智慧诊疗助手,是因为背后有百度AI技术的专业支持,其底层不只是有类似于机器视觉等强大的AI算法,同时有一套业内*的医学知识图谱。百度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共同建立的专业、权威、可循征的医学知识体系,基于此构建医学知识图谱,相当于“医疗大脑”,覆盖数百万条的医学术语,数千万条的医学术语关系,数十万条的医学事理,数亿条的医学知识条目,四千余种深度专病图谱和二十万余种深度药品图谱。更难能可贵的是,灵医智惠知识构建过程90%实现了自动化,且支持外部知识定制。
正是基于专业、权威的知识图谱和AI技术,灵医智惠可以在筛查、诊疗和管理全流程协助医生,大幅降低其工作强度。2021年,灵医智惠基于*的AI技术,在病历理解和医学知识推理领域进行纵深研究,推出全新升级版“智慧病案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从医院病历质量痛点入手,通过对病历“阅读理解”呈现完整“病案画像”,提供跨文书、多系统、面向复杂异构数据的智能化病案服务辅助工具,帮助医院充分发掘数据价值、控制病历质量风险。
在AI医疗领域耕耘三年,百度灵医智惠融入医疗产业,理解医疗,学习医疗,改变医疗,成为AI医疗的*者。2021年1月11日,艾瑞发布《2020中国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拥有*AI能力的百度灵医智惠综合实力已处于行业*地位,其具备三大核心优势:通用AI能力*;核心医疗领域覆盖场景更为全面;拥有雄厚的AI+医疗实力,比如构建了专业的医学知识图谱和医疗大数据治理能力。
对于医疗事业来说,AI+医疗可大幅提高医疗资源的均衡性,让小县城甚至乡村医生可以应用跟大医院一样的AI医疗能力,让更多病患受益的同时降低所有医生的负担。百度灵医智惠正在积极推动AI医疗“下基层”,比如通过AI对专业医生诊疗数据的深度学习,训练出比肩优秀医生诊疗水平的 AI 诊疗系统,再将系统落地到基层,给基层分配一批不知劳累的专业“医生”,大大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能力。
不论是健康中国2030计划还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诸多顶层政策均表明,重视利用包括AI在内的科技来提高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是大势所趋,国家也正在陆续出台鼓励AI+医疗发展的政策。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研究起草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释放出多重政策利好:1)承认“互联网医院”的合法性;2)支持处方外流;3)推进“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疫情期间AI技术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待、医学影像判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AI+医疗的价值进一步体现。未来,AI+医疗将会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对于医生这群“最可爱的人”来说,他们未来或许依然会很辛苦,但是AI可以让他们轻松一点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罗超频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