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天,4位教授获奖:让科学家成为偶像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近乎偏执地坚持。未来科学大奖希望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使其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
2021-09-12 16:12 · 投资界 张继文

9月12日,北京,未来科学大奖正式揭晓了获奖名单: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裴伟士摘得“生命科学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张杰获得“物质科学奖”;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暨电子研究所终身讲座教授施敏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按规定,每个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650万元)。

设立于 2016 年,未来科学大奖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奖金捐赠人阵容豪华。其中,“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今天现场上,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 2021 轮值主席、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感叹:“回顾过去的6年,我欣喜地看到当年对大奖的期许得到了精彩的回应,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激发着崇尚科学的中国企业领军者、优秀的科学家以及热心科学的投资人们源源不断地释放正能量,并持续产生有益的社会价值。”让科学家成为偶像,这一幕正在渐渐成为现实。

100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花落4位大学教授

一年一度的未来科学大奖名单出炉。

首先,“生命科学奖”获得者为两位香港大学教授——袁国勇、裴伟士,表彰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为张杰,表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张杰,1958年出生于中国山西,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他是开发利用太瓦到拍瓦激光束有效生成受控、高强度快电子束(~100 keV 到 10 MeV)方法的先驱。利用这一技术,张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快电子束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高效产生非热电子、用激光调节电子束能量、实现高定向电子发射,以及创时空分辨世界纪录的电子束成像。

最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为施敏,表彰他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的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

施敏教授出生于南京市,在台湾长大。1957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1960年在华盛顿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196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机工程博士。他于1967年在美国与姜大元博士共同发现浮栅存储(FGM)效应,是广泛应用的快闪存储器之核心发明。他还撰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研究专著《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是一本全球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研究人员“必学”之书,一直被研究生院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电子和光子行业的工程师使用和引用。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 2016 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每个奖项奖金约 650 万人民币(等额 100 万美元)。奖金来源于 12 位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军人物的捐赠。

目前,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一百万美元(人民币约650万元), 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近乎偏执地坚持。未来科学大奖希望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使其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

中国首个民间科学大奖

让科学家成为这个时代的偶像

为什么要设立未来科学大奖?

这要从2014年讲起。作为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当时在看预测人工智能和科技未来的《奇点临近》一书受到启发,“‘未来’二字突然从脑海里跳脱出来。中国的未来需要什么?人们不能只关注当下赚钱啊,总要抬起头,想一想未来10年、20年我们会往哪儿走。”

不过,武红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还没有具体的落地方案,直到她找到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有着理工科严谨逻辑的丁健直接指出了问题:做这个事情,不能仅仅是一个想法,我们要立足长远,明确组织的性质、结构,建立组织的理念,完善组织的专业性、公正性。

听了建议后,武红迅速开展了筹备论坛的工作。那一年夏天,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健、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长邓锋、软银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陈恂冯仑等十余位企业家、投资人聚在一起商讨筹建“未来论坛”相关事宜,探寻“未来”的入口在哪里?最终,创始理事们一致同意:一切的基础是科学。

耗费半年时间,未来论坛创立大会终于在2015年1月拉开帷幕。活动当日,吴恩达、施一公等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和沈南鹏、张磊、丁健、邓锋、方方、徐小平、虞锋等未来论坛的创始理事们悉数到场。在活动结束致辞上,未来论坛创始理事、高瓴创始人张磊发起了做中国自己的科学大奖的倡导。

由此,一个由民间倡议的“科学大奖”初见雏形。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正式成立。作为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也是中国首个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有着一个终极目标:做世界公认的大奖,短期目标则是推动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做出卓越研究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大奖瞄准的是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我们想让‘高冷’的科学和科学家变得‘火热’起来,让人们感觉到科学原来是这么有趣,有温度的事儿。”武红曾在采访时说起了缘由。

身为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之一,沈南鹏曾坦言,这项大奖的发起者众多,无论是捐赠人还是科学家,大多是60后、70后。在他们成长的年代,科学家才是众人追逐的明星,科学报国是那代人心中的梦想。

这也是设置这项大奖的初衷之一:让科学家成为偶像,成为时代的榜样,以创新模式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为了激励更多科学家获得更多资源和奖励,以全身心地从事科研工作、创造更多的成绩,未来科学大奖不断完善。2019年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会上,轮值主席沈南鹏承诺在延续原有的年度捐赠外,发起成立总额为一亿美元的永久捐赠基金,“这些新的承诺不只是影响今天,更影响未来百年”。

对于这个永久基金,颁奖现场的杨振宁高度评价:“19世纪的末年在瑞典设立了诺贝尔奖,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事情,对整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巨大的意义。未来科学大奖要变成一个永久的基金,是极有远见的事情,将会变成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成员。”

从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23位获奖者,他们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对于该奖项的意义,真格基金徐小平曾说过,该奖项要为中国科学界贡献一臂之力,“我希望未来一天,有科学家们会说,’我必须要得这个未来科学大奖’”。

科学家,正在成为一个耀眼的群体

在科技创新制成为主旋律的当下,科学研究水平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蔡荣根9月10日指出,基础研究看起来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点远,但却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的“总开关”,它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厚度。

而科学研究关系到两件事情,一个是各个国家的科学家的智力的比拼,这就是基础研究;另一个就是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上应用的技术,推动生活和产业的进步。我们把目光拉回创投圈,这一群人开始站到了聚光灯下。你可能不知道,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开始成了VC的热门打卡地。

眼下,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投身创业大潮——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汤晓鸥和学生一共创办了商汤科技;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参与创立AI独角兽第四范式;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创办了思谋科技;浙江大学70后女教授熊蓉带着学生创办了迦智科技;另一位浙大教授何晓飞创办了自动驾驶公司飞步科技.....更别提李泽湘、施一公两位教授创业“鼻祖”。

当然,外界也有担心:“科学家都跑去创业,不搞基础研究了怎么办?”事实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鼓励科学家创业的一大原因。“我国科技成果很丰富,但是转化率很低,计算科技转化率有不同的版本,最高也不到30%,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公开报告中提到。

“即便有些对前沿科技的投入产出未必会有很好的性价比,但它仍然帮助原创科技探索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最终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了基础,那就值得我们去做。”沈南鹏在2021 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如是说。

多年来,教授们在科学圣殿带学生、做实验、写论文,鲜少走到聚光灯下。但科研成果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各方大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创业创新。尤其眼下,国内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超乎以往,硬科技大潮兴起。

正如一位刚刚下场创业的教授所感慨:“硬科技的风被吹了起来,感谢时代选择了我们。”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张继文,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109/47766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