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档,音乐节市场有些出乎预料。
一线城市暂时退出了音乐节“霸主”地位。据美团于10月6日发布的《2021年国庆黄金周消费趋势报告》数据,今年国庆期间举办多场音乐节的成都市超过北京市,成为音乐演出门票订单量最高的城市。
与此同时,在草莓音乐节、麦田音乐节缺席北京国庆档之际,除说唱户外音乐节M_DSK,虾米室内音乐节在这个国庆档垄断了综合型音乐节市场,并以一种区别于传统音乐节的形式诞生。
未经多余修饰的巨大场地原始粗粝,恰到好处的灯光,衬托着巨大的舞台和配套的音响设备,相较于普通的livehouse,这里无论从音响设备还是观感体验,都要更惬意自在。这场室内音乐节作为虾米音乐娱乐*自制音乐演出IP,也是虾米进入音乐节市场后打响的*枪。
音乐节市场,新玩家入局,二、三线城市持续崛起,音乐节市场还将迎来怎样的新变局?
疫后落地难,买门票堪比“抽盲盒”?
八月开始,原本应当汹涌而至的音乐节却面临着推迟甚至“消失”。
疫情原因,个别音乐节甚至在开演前临时取消,引起乐迷不满。9月30日,原计划于10月1-2日举办的贵阳草莓音乐节突然宣布取消,主办方给出解释:出于疫情防控要求的考虑。
第二日即将开演,头一日突然取消,让大批已经抵达场地或是买好车票的乐迷茫然不解。“去贵州草莓的别沮丧啊,你们好歹还没有出发,我一朋友昨晚从兰州出发,16个小时的硬座,现在坐了10个小时,宣布取消了。”一位网友用朋友的悲惨故事,安抚着其他乐迷。
就在同日,原定于10月2日-6日在天津举办的曙光嘉年华·曙光音乐节也因不可抗力因素延期。有趣的是,主办方曙光水镇在为已购票的游客办理自动退票的同时,还另送一份“歉礼”抚慰乐迷们受伤的心灵,允诺免费赠予被退票乐迷十一期间的景区套票,包含画舫船票、马戏团票、鹦鹉剧场、恐龙展、美人鱼乐园,令部分乐迷啼笑皆非。
“我是准备去看音乐节的,你让我去看马戏团”,有乐迷哭笑不得。看演出的人面临心理落差与行程调整,主办方们也面临着从门票到周边业态的巨额损失,这样的情况在疫情常态化阶段,频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哈尔滨、南京、上饶、福州等城市在内的8个音乐节先后宣布延期或取消。
也有音乐节选择了“开盲盒”式的售票方式,也没能阻止乐迷们对国庆档音乐节继续投掷热情。10月4日下午两点,北京麦田音乐节门票开票迅速售罄,尽管两日当中的一日,仍有一组嘉宾没有公布。
乐迷们在自发性组织的群里猜测着神秘嘉宾,伴随着吐槽与感慨,“买音乐节票像在抽盲盒。”
伴随着音乐节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不仅在音乐节场地向着吸引年轻人的综合型音乐节靠拢,在票务市场领域的玩法也变得丰富起来。
比如刚刚开票的麦田音乐节,成为国内*分A、B区贩售门票的主办方,可以理解为,A区与B区都是音乐节的“内场VIP”票,麦田再将其细分至VIP与SVIP,用三个票档来满足拥有不同诉求的乐迷。
乐迷们对音乐节的诉求强烈,一方面是疫情管控以及诸多因素对音乐节举办带来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行业也在持续推出新规、推动演出市场的建设,音乐节也从中获益。
九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推出了“全国演出票务信息采集与服务平台”,次日,灯塔专业版就作为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全网*接入该信息采集平台。尽管目前该平台已经宣布暂停更新数据,但未来票务市场逐渐透明化不再是遥不可及。
在已经公开的音乐节票房数据中,十一期间举办的音乐节有三个票房超过百万。
据灯塔专业版公开的音乐节票房排名,10月2日开演的西安草莓音乐节位列已公开音乐节中的榜首,累计上报票房为252.96万元。于10月2日开演的潮拜72小时音乐节的累计上报票房为125.48万元,于10月4日开演的第四届太湖湾音乐节的累积上报票房为113.81万元。
于10月5日开启的新青年音乐节日照站,以93.12万元的累计票房位列第四,其余已公开的音乐节票房已与前四名拉开较大差距。
在灯塔专业版统计的、已公开的国庆档音乐节当中,仅有三个音乐节上报票房过百万。尽管对国庆期间的音乐节统计不全,但也能看出,在音乐节市场,头部IP效应凸显,西安草莓音乐节的票房是新青年音乐节日照站近3倍。
有王嘉尔、周深、陈意涵等诸多明星音乐人加持的潮拜音乐节,不能与常规音乐节形成票房对比。而据已经公开的太湖湾、新青年音乐节票房,均在百万量级,对其他同类别音乐节也具备了一定参照意义。
虾米入局、地方崛起,
音乐节迎来多样化时代
在众多文旅企划中,音乐节是最快速将大批年轻人吸引至陌生城镇的方式之一。
在今年五一期间,山东省就凭音乐节在年轻群体中“出圈”,音乐节们批量“进驻”山东。有数据显示,今年山东举办和已公布演出时间的音乐节多达16场,覆盖济南、青岛、淄博、临沂、东营等12个城市。
携程于10月7日发布的《2021年国庆假期出游总结报告》同样显示,旅游人群的年轻化趋势带动了玩法的多元创新;假日旅游中,IP类城市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凸显,学龄少年带动本地景点热度飙升。而在众多城市中,成都位列“国庆TOP10目的地”第三名。
从山东到成都,音乐节正在成为地方文旅“锦鲤”。同去年一样,遍地开花的音乐节不只是在一线大城市集中,而是继续向二三线城市下沉,音乐节下沉、分流至二三线城市,正在成为一大趋势。
这个现象正在越来越明显。除了山东和成都,一些旅游省市的地方音乐节都收获了不错的反馈。一些城市开始强化音乐节品牌,重视音乐节对于打造城市名片、推动文旅发展的意义。
这一趋势在疫后音乐节的初次复苏之时便开始显现。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二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占比为57%。其中,二线及以下城市在音乐节的票房中的占比为66%;二线及以下城市在Live house的票房中的占比为94%。
除此之外,打出品牌差异化也是音乐节多样化时代的一个思路。以今年国庆期间举办的虾米室内音乐节为例,不同于常规音乐节,虾米音乐节采用六日制、单元式制作模式,旨在通过高品质的现场音乐产品打造音乐、艺术与理想生活相融合的新消费现场。
有音乐节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超90%的观众看户外音乐节是出于爱好,观众年龄集中在15-33岁之间,演出票价和阵容是影响观众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便是现场体验。超过一半的观众对市集、餐饮等配套服务有强烈需求。
区别于其他常规音乐节,这场室内音乐节采用六日制、单元式制作模式,试图打通高品质现场音乐赛道,打造音乐、艺术与理想生活相融合的新消费现场。不仅在LiveHouse演出中大面积使用冰屏造型,音响也对标演唱会设备。
这意味着,在摇滚乐队类型的音乐节撑起大半个音乐节市场的大背景下,打造一个流行音乐节,除了阵容的流行元素之外,还要有不断精细化的观看体验,与好玩的互动方式。
据易观发布的《中国音乐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21》报告显示,五一小长假,中国线下专业演出超3800场,音乐节占比最高达42%,全国共有56场音乐演出,较2019年同期增加37%,票房收入增加252%,观演人次增加173%。稳步前行的音乐节市场,正期待着更多样的成长方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