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阿里痛失一员“大将”

淘小铺不是关停的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社交电商的淘汰赛,刚刚拉开序幕。
2021-10-18 10:06 · 派代网 灵灵鱼

阿里旗下应用淘小铺于10月11日关停了,社交电商再失一员大将。

然而,淘小铺不是关停的*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社交电商的淘汰赛,刚刚拉开序幕。

淘小铺关停,终局早有信号

9月12日,淘小铺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策略调整,商品教育等相关功能将于2021年10月11日晚间停止。公告建议淘小铺用户在2021年11月25日前,及时提现账户余额,使用账户中的相关权益、服务。

至此,淘小铺正式退出社交电商的舞台。

时间回到2019年5月,阿里推出“淘小铺“,由于出自阿里系,淘小铺一度被外界看好。

2021年2月5日,淘小铺和启博云擎天智能结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共同打造社群电商发展新模式。

同年3月18日,淘小铺和社群团购生态链服务商沸点天下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资源,共同赋能社群团购行业。此外,3月起“淘小铺”还正式开启了“百亿补贴计划”。

半年后,也就是今年9月,却宣布关停。

而这,早有信号。

自问世起,淘小铺受到大量关注。但淘小铺似乎并没有受到阿里太多的重视,反而被阿里交由第三方三帅六将来运营。在运营上,淘小铺也是依附于淘宝,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模式和优势。

三帅六将加入后,将淘小铺的收入构成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推荐一个掌柜,直接赚取100-150元佣金;二是团队津贴管理,团队规模达到3人以上就可以解锁该收益;第三才是普通商品销售收益,所在团队成员自购或是分享商品链接收益所产生的5%~19%。据悉,三帅六将帮助淘小铺创造了数亿的成交额,掌柜人数突破近百万。

但隐患也就此埋下。

2020年6月29日,“淘小铺”就曾因运营方三帅六将及相关公司涉嫌传销被滨州市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冻结4400多万元的事。此后,淘小铺并没有停下脚步。

淘小铺的终局,写在了它的底色里,而这只是社交电商平台的一抹缩影。

社交电商的“涉传“底色

“涉传“,一直是社交电商被外界诟病的*问题,这与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有着紧密联系。

社交电商最早起源于个人微商,随着QQ、微信等社交软件用户数量的增加,部分小众美妆品牌以此作为分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

随后,“微商”概念兴起,一批个人微商从业者开始融入社交分销平台成为店主,凭借分销及带货能力迅猛扩张。

2016年起,多家社交电商平台受到资本青睐,各类垂直型内容平台崛起。

整个社交电商行业经历了一个野蛮增长期。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规模达到了6268.5亿元,同比增长255.8%。而在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中,2019 年社交电商从业人员数量超过了4800万。

为了激励小B用户,分销型社交电商设置多层级奖励机制,平台会员可以升级为店主(分销商),自购省钱、分享赚钱,推荐分销商获奖励。

而“拉人头“、”团队计酬”、“入门费”等模式,与传销相似。

以此前暴雷的贝店为例,其饱受诟病的“三级分销”模式,就是B想要入驻平台,需要经过贝店店主A的邀约,入驻后,A能拿到提成,B再继续邀请新店主,这之后,不论是B卖出东西,还是B邀请的新店主卖出东西,A都能拿到相应提成。

这样的发展模式,几乎为社交电商涂上了“涉传”的底色。

然而,监管会迟到,却一定不会迟迟缺席。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至2019年,有50家社交电商平台被罚。2020年因涉嫌传销而被处罚的社交电商平台超过20家。

2017年5月,“云集微店”因“组织策划传销”,被杭州市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958万元罚款。

2019年,“花生日记”,因涉嫌传销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处以7456万元的罚款。

2020年6月10日,“斑马会员”相关公司涉传销被冻结3000万元。

2020年12月10日,“一哥悠购”相关公司被山东省邹平市人民法院裁定涉嫌传销,被冻结4.2亿多元。

2021年4月,“蜜源”因涉嫌传销被冻结相关公司3000万元资金。

一边是庞大的行业从业群体,一边是在违法边缘试探的商业模式,如果宿命不是关停,那社交电商的破局是什么?

社交电商的破局

从野蛮生长到合法规范,是每个新兴行业必走的过程。而合规,是当下社交电商亟需遵守的底线。

2018年7月,《社交电商经营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规范》主要包含社交电商经营规范、宣传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承担、争议解决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商务部*批准的社交电商行为规范,意味着我国社交电商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021年2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批准发布《社交电商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并于同日实施。《社交电商企业经营服务规范》规定了社交电商服务体系、社交电商服务要求、基础保障服务要求、交易过程服务要求和客户关系服务要求等。

这是首部直接提及社交电商涉及传销模式合规的标准,对社交电商企业避免碰触《禁止传销条例》的传销红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关的立法,给社交电商从业者指引了标准,也成为社交电商寻求破局的*个出口。

“如何鉴定经营模式本身存在的法律上和政策上的风险,如何真正切割开传销的嫌疑,这是社交电商企业一直要面对的。”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董毅智律师如是说。

除此之外,收到罚单或曾在违法边缘游走的社交电商们何去何从?

调整生意模式,以符合监管。

云集是中国最早的社交电商之一,2018年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2017年,云集就曾因涉传被市场监管处以“天价”958万元罚款。后来,为规避法律风险,云集不得不对模式中的“违规”部分进行整改,转变等级为“店主―主管―经理”,但与此前的“三级分销”相比不过是旧酒换新瓶。

不过,随着监管部门对三级分销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包括云集在内的几乎所有社交电商不得不进行选择:要么转为一级分销,要么取消原来三级分销的门槛“398礼包”。

2018年10月,云集启动“0元店主”体验会员计划,并在当月宣布从社交电商向会员电商转型。

贝店则转型做自由品牌“希美”。对此,一位社交电商从业人士认为,希美模式还是换汤不换药。据其透露,希美主打会员制,分为VIP、白金、钻石三个会员等级。商家花99元可成为最基础的VIP代理商,而成长值的获取主要靠购物,或者通过邀请好友购买超级套餐、VIP会员。

分销式的社交电商,商机四伏,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与可能。如何合法地扩张与发展,是接下来坚守社交电商的从业者,要不断探索的答案。

除此之外,产品始终是社交电商的核心。而现状却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不少人跟风涌入,却没有好好做产品。一味靠低价吸引消费者,打价格战,导致烂货泛滥。

一位电商从业者提出忠告:国内外有不少直销企业,就是因为热衷于低价拉人头,花在打磨产品上的时间太少,导致商品越便宜-质量越差-购买的人越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崩盘,社交电商应该吸取前车之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派代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