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目睹父母互殴之后,我开始恐惧婚姻

一项针对近2万名儿童的研究显示,24.6%的儿童目睹过父母之间的身体暴力,41.4%的孩子目睹过精神暴力。
2021-11-25 16:12 · 腾讯新闻一线 苏现奎 echo

《时代周刊》曾组织起一个专家团,评选出摄影技术诞生以来人类历史上*有影响力的100张照片。

其中有一张照片,与其他表现美好的作品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照片里记录了一场真实发生的家庭暴力,丈夫正用力地掌掴对面的妻子,对方身体努力地往后退,却依然没有逃开迎面而来的巴掌。

正如作品的名字《Behind Closed Door》(《紧闭的门后》),家暴行为的发生总是在大众视野之外。

随着触目惊心的画面被曝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家暴对于受害者身心造成的重大创伤。然而,在这场隐于家门后的暴力行为里,除了受暴者本身,还有一个群体处于人们的关注盲区——

那些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

伤害悄无声息地发生与叠加,隐蔽角落里,目睹家暴儿童们在无人问津中越来越沉默,他们麻木地旁观施暴者与受害者,尚未成熟的心灵也在被暴力潜移默化地改变。

01

家暴阴影下的儿童

提起家暴,正如这些摄影作品所呈现的,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暴力行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可实际上,家暴的定义远不止于身体暴力这一种。根据最高法院发布的《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精神控制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全国妇联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社会学教授风笑天的研究数据显示,24.9%的女性和22.8%的男性都曾在婚姻中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暴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更为细化的亲密关系暴力研究显示,相比于人们更熟知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发生的概率实际要更高。

同时,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家暴行为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其中男性肢体伤害发生率更高,女性则更多会向配偶施加精神暴力。

近年来,有关家暴的社会新闻频频出现,施暴者的残忍行径、受害者的痛苦哭诉,往往会成为人们*时间关注的对象。

然而,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个声音却始终沉默着,人们鲜少去关注他们,正如在那些暴力发生的时刻,他们的哭喊与恐惧也常常淹没在施暴者与受害者的纠缠中——

那些在还不懂事的年纪,就被毫无防备地暴露在暴力现场的孩子们。

2020年10月,《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出台,首次明确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这个始终沉默的群体,比人们想象中要庞大得多。

一项针对近2万名儿童的研究显示,24.6%的儿童目睹过父母之间的身体暴力,41.4%的孩子目睹过精神暴力。

也许,在父亲的巴掌落在母亲身上时,他们就躲在房门边,母亲痛苦的表情、身上的伤痕,他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在母亲对父亲恶语相向后,他们也能清晰感知到空气里的冰冷,感知到母亲的眼神里再也没有往日的爱意与温柔。

基于妇联数据,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中国约有9000万孩子生活在暴力家庭中。

这些孩子中,大多数孩子得以被公众关注的原因往往是当他们自身也成为了受害者。

然而,对于那些目睹一切发生,但从暴力行为中“幸免于难”的孩子,却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深埋心底的伤痕。

02

目睹儿童的无助和求助

反家暴纪录片《看见淤青》中有一段孩子的独白:“我*次学会了隐身技能,你教会我玩捉迷藏,我不是带着紧张和期盼的心。”

独白刻画了儿童目睹暴力的场景:

父母在激烈地吵闹厮打,年幼的孩子不敢介入,他们的*反应是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藏在房门后,即便争执的声音依然能清晰地传到他们耳中。

研究显示,在目睹家暴后,能挺身介入或寻求援助的孩子不到20%,更多的儿童只是不知所措地躲起来。

相比直接遭受虐待,这种旁观式的目睹更具隐蔽性,躲起来的儿童在反家暴工作中更易被忽视,伤害也往往在这种环境下悄悄发生。

白丝带终止性别暴力男性公益热线负责人张智慧曾向媒体介绍,目睹家暴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反应与直接受暴儿童相近,其心理创伤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后者轻。

有研究对一般儿童、目睹家暴儿童和直接受暴儿童的行为表现做了差异分析,后两者的行为表现比一般儿童更加极端:恐惧、忧郁,甚至攻击、违规的分值远高于一般儿童。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们逐渐成为别人眼中的“另类”。

那少部分站出来的孩子也没能顺利解脱,在他们求助或介入的过程中,很难得到支持和肯定。

比家庭暴力让他们更难面对的,是外界甚至家庭对暴力的合理化。这个标签之下,家暴被说成家常,颜面比伤痛重要,隐忍是为了孩子。

在我国,家暴受害者的报警率仅有9.5%。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2016年全国有家暴庇护场所2000余家,但2015年全年只为受害者提供庇护服务149人次,使用率极低。

“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观念深深刻在人们心里,家暴因此往往就成为关起房门的暴力。孩子不敢向外人说起,作为暴力当事人的父母更是会为了保全面子,选择缄口不言。

有位网友留言说:我爸家暴的时候我报警了,他至今仇视我,这边的亲戚都劝我回去讨好他,我不明白,难道是我错了吗?

苦口婆心的局外人,一边劝说受暴者“他都认错了,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一边教育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求助的孩子,“两口子吵吵闹闹很正常,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更加无助的是,有的时候,连家暴直接受害者自己,都会不自觉地站在孩子对立面。孩子介入暴力的过程中,会经常得到他们这样的回应:“我们不离婚,都是为了你”。

我们分析了话题“家暴中的受害者为什么不选择离开”下的1000多条评论,“孩子”成为最常出现的高频词。

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没有成为家庭的解药,反而成了他们手中的盾牌。每一句“为了你”,都变成了孩子负罪的枷锁。这种负罪感源于,孩子不仅无法保护受害者,还因为自己导致了暴力的不断发生。

女导演黄莉曾在《演说家》舞台上讲述自己的家暴家庭。她自己一直怀有愧疚感,父亲小时候经常打母亲,母亲被打后就会拿自己出气,她不会告诉父亲,因为怕他给母亲带来更狠的暴力。

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与受害者认同”。为了减轻负罪感,她向母亲产生了认同,通过合理化母亲对自己的伤害,来表现得和母亲一样。这样做,是为了救赎自己。

伤害悄无声息地发生与叠加,隐蔽的角落里,目睹家暴儿童们在无人问津中越来越沉默,他们麻木地旁观施暴者与受害者,同时,未成熟的心灵也在被暴力潜移默化地改变。

03

暴力传承

毕淑敏在《家问》中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

当这些成长在暴力环境里的孩子慢慢长大,那些深埋在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并不会消失,而是也随着他们一起“长大”,甚至开始畸变成一颗暴力的种子。

中国白丝带志愿者召集人、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谈道:在做家庭暴力研究时,他往往会请施暴者画出三代以内的家庭图谱,进而标记出家族中曾有暴力行为的人,结果往往有施暴者的父亲,有时会出现祖父、外祖父。

一项研究报告了童年时期目睹家暴的大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率,童年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大概率成为新的施暴者,这种暴力不仅伤害他人,还可能伤及自身。

在《看见淤青》中,有的孩子长大后,会趁家长喝醉时,偷喝完剩下的酒消解愁绪。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他告诉自己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但当他控制不住情绪,又成为了那个施暴者,在暴力与悔恨中循环往复。

有心理学研究用挫折-攻击理论来解释这种行为:当一个人的既定目标受到阻碍、无法达成时,就会产生一种受挫心理,这种心理容易在日后唤醒愤怒的情绪,进而引发攻击行为。

小的时候曾目睹暴力但又无法拯救施暴者的无力和恐惧,就成为了孩子心里的一个巨大的挫折源。而受挫者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长大后,他们身边的人或许就成了下一个受暴者。

无力和恐惧的阴影,也让目睹家暴长大的人活成了一个矛盾体。他们害怕暴力却又隐隐迷恋暴力,控制欲强烈却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抵触婚姻却又渴望长久地被爱。

在这拧巴的生活中,与暴力的记忆共处是一场长久的博弈。童年里,那扇从紧闭的房门背后传来的打骂声,常常在他们长大后,也依然是难以摆脱的梦魇。

在这个“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的伤害或许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什么“家庭琐事”。

它关于受害者身上的伤疤和内心的折磨,关于他们需要承受的社会压力与偏见,也关于每个成长期间的孩子那个充满恐惧、愧疚与痛苦的童年。

撕掉家暴作为“家务事”的标签,才能让更多受害者、更多目睹暴力的孩子能够无所顾忌地向社会寻求帮助。

让这个社会在面对家暴时,所能反馈的不再是忽视与偏见,而是清晰的法律保护、明确的救援手段,还有真诚的关怀与理解。

参考文献*

南方周末《目睹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了》

https://mp.weixin.qq.com/s/bxjGsOhBXCq_q9x6pR6RKw

三联生活周刊《亲密关系中的恶:反家暴为什么这么难》

https://mp.weixin.qq.com/s/oqUWLP4le1_eZdhRfmocOg

Chan K L. Child victims and poly-victims in China: Are they more at-risk of family violence?[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14, 38(11): 1832-1839.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新闻一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