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张一鸣挺进生育大业

字节将有机会加深对医疗的认知,并在这条庞大而复杂的赛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2022-08-06 11:35 · 微信公众号:字母榜 彦飞

继马斯克之后,张一鸣也要为生育大业做贡献了。

企业工商信息平台显示,近日,北京美中宜和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字节跳动旗下小荷健康完成增持,对美中宜和全资控股。

2021年9月,小荷健康首次投资美中宜和,持股17.5748%。今年6月,小荷健康旗下小荷香港增持美中宜和41.49%股权。本次增持后,小荷健康和小荷香港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0.47%和69.53%股权,合计100%。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文件显示,上述收购案经公示后已获无条件批准。小荷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易经有关部门批准,未来将会持续探索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美中宜和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高端私立医疗机构,主要面向生育需求,覆盖产科、妇科、儿科、辅助生殖、产后康复、产后休养等。目前,美中宜和拥有7家妇儿医院、2家综合门诊中心及5家月子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

美中宜和从产科起家,但也在寻求向更多医疗领域拓展。创始人胡澜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希望美中宜和为妇女、儿童直至家庭其他成员打造出一个从产前到生育服务,直到衰老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闭环。”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美中宜和服务过的高端家庭超50万,出生新生儿超7万;集团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产科,产科客单价约为7万元。

与公立医院数千元的常规收费标准相比,美中宜和着实不便宜。多位购买过美中宜和服务的受访者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表示,美中宜和服务水平一流,但收费很高。

不过,在北上广深高净值人群的追捧下,美中宜和逐渐成为国内高端医疗的头部企业之一,成为资本二级市场的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今,美中宜和先后获得君联资本、华兴资本、华平投资、高瓴资本、光大控股、航天产业基金等机构投资,并在2019年12月得到了知名药企药明康德的战略入股。

2020年10月,美中宜和启动上市,计划登陆创业板。但在次年8月,美中宜和以市场变化和自身战略考量为由,终止上市辅导,并在一个月后接受了小荷健康的入股。

如今,随着增持的完成,字节正式成为美中宜和的新东家。美中宜和找到了新的靠山,长期陪跑的投资人也终于获得了退出机会。

对于字节而言,收购美中宜和更像是一步“闲棋”。美中宜和主打的高端妇产医疗服务游离于字节的互联网业务之外,不会对现有业务组合构成冲击,也难以迅速带来大笔收入。但拿下这块新业务后,字节将能够亲身试验和近距离观察医疗服务的运转细节,为流量输出变现找到更多渠道,并在互联网医疗赛道加速追赶阿里、腾讯、京东等先行者。

字节近期收购的美中宜和以产科闻名,与张一鸣的个人兴趣颇有暗合之处。

张一鸣曾多次公开表达对于生命科学的兴趣,认为“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坊间传闻,他在入读南开大学时*生物专业,只是因为调剂才最终读了软件工程。

此外,2021年5月张一鸣卸任CEO时,他在内部信中称“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现黎明之曙光,需要我们突破业务的惯性去探索。”

不过,字节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的“绿松果”。这款APP希望通过提供病历查询和在线咨询等服务,构建线上患者社区。但由于内容匮乏等因素,绿松果并未激起太多浪花。

直到2020年底,字节成立大健康部门“极光”,对外统一品牌为“小荷健康”,由原百度副总裁吴海峰负责,直接向张一鸣汇报。字节医疗从此开始加速发展。

推出之初,小荷健康旗下产品主要包括面向患者端的小荷APP,以及面向医生端的小荷医生APP。两款APP主要围绕在线诊疗展开服务,同时提供健康相关资讯;几个月后,又增加了线上购药服务。

与此同时,字节首次涉足线下医疗,在北京中关村推出首家“松果诊所”,服务领域涵盖妇科、全科、皮肤科、中医、健康管理等。

进入2021年,小荷健康通过设立分公司,不断拓宽业务范畴,先后涉足药品零售批发、进出口,医疗器械销售,检验检测等,沿着健康管理产业链不断延展。

来自字节的充裕资金,是小荷健康快速扩张的重要砝码。这首先包括重金招揽专业人才。曾经一篇报道称,小荷健康内部人士透露,“小荷的工资是同行业里遥遥*的。”

更重要的是,字节通过一系列股权投资,迅速在医药赛道形成了产品服务矩阵,与自家的小荷健康形成互补。

例如,字节2020年上半年收购百科名医,交易金额高达数亿元。后者宣称拥有中国*的独立版权医学知识图谱,且为“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指定网站。依靠这笔收购得来的医疗科普内容,字节后续做出了“小荷医典”,与腾讯医典对标。

2021年,随着小荷健康的横空出世,字节在医疗赛道的出手次数更加密集。

当年9月,字节领投心理健康医疗平台“好心情”,后者除了拥有互联网诊疗平台外,还设有线下心理诊所;同月,小荷健康入股美中宜和及宏达爱瑞,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均为胡澜。

在新药研发等前沿领域,字节同样有所涉猎。

2020年12月,多家媒体报道称,字节人工智能实验室位于中 美两国的研发团队正在招聘AI制药领域人才。次年10月,字节投资新药研发平台水木未来。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营临床前新药研发加速,可提供新药靶点验证、化合物库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等综合性技术服务。

整体来看,字节在医疗赛道的布局初具规模,既有线上线下内容社区和诊疗服务,也具备医药销售和新药研发等产业链上下游能力,只是整体规模尚有欠缺,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字节加速布局大健康,恰好赶在了主营业务的瓶颈期。

过去两年间,字节增速不断放缓。2021年底,多家媒体援引字节内部人士言论称,字节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今日头条处于亏损边缘。广告收入是字节营收大头,其停滞意味着整个公司的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字节曾经押下重注的教育板块在政策转向中折戟沉沙,而音乐、游戏、元宇宙等板块增长较快,但距离成为新的引擎尚需时日。

字节做的是流量生意,除了要有内生增长的流量池外,还必须要有多元化的流量承接变现场景。在老业务遭遇天花板、新业务尚难当重任的情况下,把刚需、高频的医疗板块做起来,不失为一种选择。

互联网医疗是一个数千亿体量的庞大市场。根据《2021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和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的规模分别为1961亿元和2831亿元,年增速接近50%。

此外,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从2020年12月的2.15亿,增至2021年6月2.39亿,在线医疗使用率从21.75%提升至23.70%,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这条赛道上,阿里和京东布局很早,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先后上市,*期市值高达数千亿港元。腾讯也投出了更美、微医、新氧等众多明星企业。相比之下,字节入局较晚,行业地位也略逊于其余三家公司。

字节的优势在于流量和算法。目前,通过自营与投资双管齐下,字节已经在赛道内占据了若干“桥头堡”,其中不乏美中宜和这样的细分领域龙头。若辅以字节擅长的精准流量输出玩法,字节有很大机会把医疗矩阵塑造为“字节健康”,与阿里、京东等量齐观。

但是,字节作为互联网医疗的后来者,其可选项正在变少。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互联网公司做医疗生意,卖广告是最快捷的赚钱方式。但在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后,这一板块不仅遭遇严厉监管,在舆论场上也是公众唾弃的对象。张一鸣自己也曾表态“不做医疗广告”,并在过去多年间大体上恪守了这一诺言。

但随着字节在医疗赛道频频落子,美中宜和这样的嫡系部队开始增多。面对这些医疗企业的推广需求,字节是否会打破当年的承诺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字节医疗还面临着“卖不卖药”的两难。

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常识是,平台必须靠卖药赚钱。上一财年,药品销售在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营收占比均超过85%,在线诊疗等服务占比很低。字节要想有所作为,势必也要走向这一模型。

但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网售药品监管明显收紧,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单日跌幅超10%。

两大平台均握有线下药店资质,且分属不同公司主体,因此上述新规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对于字节来说,它已经在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内加入了药品销售,要想卖药大概率也要迈过线下资质这一关。

不过,目前字节大健康仍处于发展早期,断言将走向何方为时尚早。收购美中宜和,有助于字节近距离观察线下医疗的运营状态,并为其流量输出提供新的试验场。在此过程中,字节将有机会加深对医疗的认知,并在这条庞大而复杂的赛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