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动驾驶明星公司“小马智行”正遭遇挑战。
多个消息源显示,该公司正面临着艰难的技术商业化落地问题。融资记录显示,小马智行已经历8轮融资,其中不乏红杉中国、五源资本、以及IDG资本等明星资本。
此前,英特尔旗下Mobileye也遭遇估值大缩水。自动驾驶投资的“寒气”正考验着投资人。
01、自动驾驶,击鼓传花的赛道?
对自动驾驶领域,11月7日,一位科技领域投资人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AI领域的分支,自动驾驶算是比较新兴的行业。
“早在2010年,自动驾驶领域首次被提出。作为投资人,当时就在想未来能否不要人为操作,让机器自动驾驶。”该科技领域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说。2015年,自动驾驶技术走入投资人视线,随后出现一批公司。
作为明星公司,小马智行于2017年完成天使轮融资。首笔投资由红杉中国和IDG资本联合参与,之后接连完成A轮、A+轮,直至今年3月的D轮融资。据称,小马智行整体估值已达85亿美元。
不过,近日该公司有“裁员”消息传出,尽管小马智行回应媒体称,“员工数量减少属于正常流动”,目前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业务运转正常,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家明星公司正采取收缩战略,准备过冬。
上述科技领域的投资人表示,“对企业来说,过冬当然难熬,但对机构却是好事。现在很多企业估值便宜不少,可以从中找出性价比最高的企业。”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自动驾驶是否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赛道,要相对来看。“就行业本身来看,自动驾驶天花板够高,至少需要10年、20年研发和完善技术。长周期中,行业自然会经历高峰低谷,只有存活下来,才有资格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对于VC机构来说,有些人可能栽了跟头。由于市场环境不好,无论是VC还是LP,都想投变现能力好的企业。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显然不是好的变现项目。在S基金池里,也会看到一些自动驾驶项目,作为资产包被打包出售。”
“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一旦高位接棒,就会变得很尴尬,不会估值打折不说,变现时也会受到限制。”上述科技领域投资人说。
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车企或是这类标的的接盘者。沪上一位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在技术发展上,车企是需要自动驾驶技术的,它代表了汽车的未来。但在国内,自研能力*的是小鹏汽车,比亚迪虽然销量很大,却没有专门研发这一领域。”
“北汽、上汽一直都有找自动驾驶领域好的标的。之前,他们也投了一些,但还没有达到并购的标准。从这一点上看,需要观察自动驾驶领域有无退出渠道,找不找得到接盘者。”
02、赛道发展,存在两大“制约”因素
由于技术商业化落地艰难,今年以来,融资节奏方面自动驾驶在“往下走”。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发生融资事件112起,披露融资额累计达387亿元。而今年1月-10月,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发生融资事件67起,披露融资额累计达143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融资起数和融资额分别下降了约32%和61%。
“融资记录‘往下走’要两方面来看。”沪上这位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一方面,今年投融资环境整体不行,较去年下降很多属于正常现象。作为细分赛道之一,自动驾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该领域确实存在商业化落地的问题,这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时会有所考虑,保留子弹。
但行业发展更大的“制约”在于,法规不明确。
该位合伙人称,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出台针对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的相关法规,这使得很多车企想用自动驾驶技术,但却不敢用。“没有法规,一旦出现意外,对企业声誉会有影响;如果有法规,相关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根据法规调整,即使出现意外,也有法可依。”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11月7日,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先后发布“自动驾驶”道路行驶政策。在北京,发布了全国*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率先以编码形式给予无人接驳车相应路权。
同日,上海首批自动驾驶高速公路正式开放,嘉定区域包含其中,并且全球首张智能网联载货示范运营证件也正式颁发。自此,自动驾驶在落地应用中取得部分突破。
上述科技领域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无人接驳车算是固定路线,道路比较单一,会使得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较多。“但固定路线的业务量以及数据采集,对自动驾驶公司来说,是不够的。更复杂的车道行驶和上路,才是未来。”
另一方面,上述机构合伙人在谈及自动驾驶遭遇“寒气”的另一大原因,在于消费愿意的下降。“现在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应用在新车上,但眼下换车人数减少,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之前,禾赛科技拟上市科创板,披露的信息显示,最近三年的平均售价超过10万元。这一价格对于买新车的人而言,是比较昂贵的。如果花10万元装一套自动驾驶设备在车上,而且还不会用,那么购买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鉴于此,自动驾驶想要和新能源汽车一样蓬勃发展,除技术提升,投资人认为,在政策、法规上也需要一定的跟进与明确。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