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教训之一。
2019年以来,国内心脏瓣膜的三大主要玩家启明医疗、沛嘉医疗、心通医疗纷纷上市,一时间心脏瓣膜板块众星云集,市值更是一路暴涨。
在最高点时,沛嘉医疗市值近200亿港元,启明医疗市值达427亿港元,心通医疗市值则超过500亿港元。TAVR三巨头市值合计超千亿港元。
眼下,沛嘉医疗、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最新的市值,分别为44.9亿港币、24.78亿港币、37.15亿港币。也就是说,三家企业市值蒸发超过千亿。
巨大的落差背后,并不是TAVR赛道的价值消失了。相反,2023年TAVR植入量加速爆发,看起来将会进入收获期。
只是,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耐心等待。过去,资本的疯狂、堆积起来的泡沫,让市场忽略了这一点,预期打得太满,最终让TAVR赛道陷入深渊。
这不仅仅是TAVR赛道的故事,也是整个创新医疗器械的一个缩影。
/ 01 /
国产替代,“不存在”的蓝海
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故事的开端,是创新和差异化。作为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不需要开胸手术,而是通过一根介入导管发挥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法,TAVR操作的优点很明确,一是时间短,TAVR手术时间通常为一到两个小时,而SAVR手术时间为三到六个小时;二是手术创伤小,TAVR手术采用介入方法,不需要开胸,手术风险较低。
优势明显,TAVR的市场规模自然可期。只是,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都非该技术的开创者,而是跟随者,讲述的都是“中国版爱德华”的故事。
国内最不缺的就是工程师红利。明确的参照对象、喧嚣的资本、回归的科学家,种种因素交集在一起,注定了单纯的国产替代并不存在所谓的蓝海。
在爱德华登陆国内市场之前,启明医疗、杰成医疗(被健适医疗收购)、微创心通率先卡位,产品完成上市。2021年,沛嘉医疗、美敦力产品继续登场。
自此,国内TAVR赛道2V4的格局就此形成。但这并不会是终点蓝帆医疗、佰仁医疗、乐普医疗、金仕生物等企业仍在加速向前。
而这也注定了一点,虽然需求明确,但TAVR的好生意逻辑难以自洽。至少,并不是每一家产品上岸的企业,都有兑现预期的机会。相反,产品上市只是挑战的开始而已。
这是一场考验所有企业耐力的突围赛。企业从一开始需要构思的就是如何在红海市场突围,而不是蓝海泛舟。
/ 02 /
不是赚快钱,而是耐力突围赛
过去,TAVR赛道火热的核心逻辑在于,国内心血管发病率高企,同时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更为简单、安全的TAVR在国内渗透率极低。
2019年。中国TAVR手术数量2400例,渗透率约0.3%,对比发达国家20%的渗透率,这一赛道有着巨大想象空间。
并且,在市场的预期中,这一渗透率的提升过程会极其迅速,爆发力惊人。
渗透率提升不假,但这是一场耐力突围赛,而不是赚快钱的生意。如下图所示,从2010年我国才*次进行TAVR手术开始,植入量的提升并不是总是加速上升。
严格意义上,2023年才是TAVR真正爆发的一年,虽然爆发力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
这并不难理解。作为一款创新医疗器械,市场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TAVR手术难度较大,医生的学习曲线长,会造成预期差的存在。
TAVR手术在国内算是一个全新的术式,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磨练手感,这不仅需要药企在医生培训方面进行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成本。
更重要的是,支付端的改进,也是一件长周期的事情。
TAVR瓣膜均价在20万元以上,加上手术费用,患者整体需要承担30万元左右的治疗费用,是传统方案的6倍。这也不得不让企业出面,对每台手术进行补贴。后续,随着部分城市逐步将TAVR纳入医保,情况才随之改善。
如今,市场教育和支付保障已经有了极大改善,但仍需企业继续努力。例如目前支付端,仍只有部分城市将TAVR纳入了医保,且患者自付价格仍然较高。
也只有在这两个领域做得更好,才能真正抓住TAVR爆发的机会。
/ 03 /
企业内控,技术之外的考量
要想成为TAVR领域的巨头,或许还有技术之外的考量。
许多18A的创始人都是科学家,但是科研大牛,在公司治理上却未必能做得同样好。
毕竟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中,对创始人团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需要科学家将能力圈拓展到公司治理结构、财务规范、内控合规多方面。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启明医疗虽然是TAVR的领头羊,但公司在内控方面,似乎做得并不好。
过去几年时间,公司创始人先后十几次向公司低息贷款,其中最多的两项贷款额合计6.29亿元,无担保且无固定还款期限。
启明医疗表示,此举是为了留住人才,使得他们能够在未来继续领导公司。另外,还可以适当提高部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但很显然,作为一家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这样的做法并不合规。随着不合规事件的公布,启明医疗也陷入了动荡,创始人离职、高管离职。
根据券商研报等公开信息来看,一系列动荡也对公司的业务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全年业务量虽仍在增长,但未完成此前指引的下限。
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板决定的。当一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后,这家公司能装多少水、在资本市场获得多少认同,也就不单单取决于其管线产品研发水平,还考验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内控合规能力。
/ 04 /
总结
每一次资本周期的起伏,都是行业格局不断重塑的一个过程。TAVR赛道如此,乃至整个创新医疗器械也不会例外。
当然,虽然过去几年的狂热退潮,但并不意味着机会的彻底丧失。相反,一切情况正在好转。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2023年国内TAVR赛道正在加速向上。
本质上,这也是市场教育与支付改善后的必然结果。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机遇开始降临。
与机遇相伴的自然是挑战。TAVR赛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这也进一步提醒企业,需要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