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人民从小喝到大的唯怡豆奶,攀上高枝了?
8月7日,LVMH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路威凯腾(L Catterton),宣布完成对植物蛋白饮品品牌唯怡的战略投资,投资金额暂未公开。
图源公众号“L Catterton路威凯腾”
一个是刚刚在巴黎奥运会靠钞能力出尽风头的全球*奢侈品集团,一个是火锅搭子界的民心所向,之朴实、熨帖,几乎成为一种乡愁。
怎么就“梦幻联动”了?
01 豪门私募基金,看上“火锅伴侣”啥了
对于唯怡的一些忠实用户来说,这个联动不怎么梦幻——沾上LVMH这种级别的大资本家,一向显得“小而美”的唯怡怕是要变味哟。
这种担忧可以理解,毕竟唯怡豆奶在川渝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
严格来说,唯怡其实不是“豆奶”,而是坚果奶,以核桃、花生、杏仁、巴达木、碧根果等坚果为原材料。
在火锅店一落座先点瓶唯怡,是流传在川渝地区的神秘仪式,是很多人的膝跳反射,冬天喝烫的,夏天喝冰的。不管你是更爱红油涮黄喉还是干碟蘸毛肚,龇牙咧嘴吃下去之后都得来口唯怡顺一顺,不来上这一口,就感觉不踏实,这一口下了肚,一颗心也就落了地:明天应该不会窜了。
也许你都没听说过这个牌子,你困惑,不就是瓶植物奶,哪儿还没有植物奶了?但这就像广东人坚称外地餐馆的鸡大多没有“鸡味”(因为确实没有),唯怡已如水一般融入川渝日常,对喝惯的人来说就是有种独特滋味,以至于怕它会变味。
可是唯怡自己,似乎不想只做川渝的特产。
针对路威凯腾的投资,唯怡创始人代表郭雅文表示:“路威凯腾为唯怡设计的全面价值创造计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巩固我们在西南市场的*地位,进而迈向全国市场。”
1992年,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成立植物蛋白饮品品牌“天下秀豆奶”,一瓶5毛钱;
2001年,唯怡正式亮相,改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玩个谐音梗,音同“维E”,强调健康属性,2013年还研发出了一款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坚果饮品“唯怡9果原浆”;时至今日,“我们只销售健康”还在蓝剑集团官网首页飘着。
三十多年下来,唯怡名列国内植物基饮料市场四大天王——“西唯怡、东银鹭、南椰树、北露露”。但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纵向看,和很多有年代滤镜的老品牌一样,唯怡的创新多少显得“努力努力白努力”。
然而,新产品还是不如古早玻璃瓶深入人心。
横向看,唯怡十分依赖生于斯长于斯的川渝。
路威凯腾在新闻稿中提到,唯怡有超过55万个销售终端,公司盈利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在2023年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同时有媒体报道,唯怡来自川渝市场的营收比例高达7成。
如果想要走向全国,那路威凯腾当然对唯怡很有吸引力。
2016年,LVMH集团旗下的投资机构L Capital和美国私募股权公司Catterton合并,路威凯腾L Catterton由此成立。目前,该机构在管资产规模约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是全球*的消费品私募股权基金。
而投资中国饮料,也早不是*次了。
2021年是其大施拳脚的一年:4月在一众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拿下元气森林的领投份额;7月又和腾讯、红杉、高瓴等著名金主共同出现在喜茶的投资方名单中,那一轮融资后,喜茶凭借600亿元的估值刷新了新茶饮市场的融资估值记录——你看喜茶能跟LVMH旗下的Fendi搭上线,是不是一下子闭环了。
当然,愿意出钱肯定也是想获得回报。
对于这两笔融资,路威凯腾曾总结:“这让我们在食品与饮料领域有了同行的伙伴,可以更近距离地去理解中国新消费群体,也让我们有机会凭借全球认知帮助更多新消费品牌加速成长。”
唯怡,大概是LVMH获取中国新消费群体数据的又一个新渠道。
唯怡在川渝长盛不衰三十多年,直接活成“招待外地朋友的顶格配置”,业绩上表现为在川渝地区极高的销售转化率、复购率和消费者推荐率。虽然在其他地区没得啥子影响力,但何尝又不意味着“仍然具有极强发展潜力”。
不差钱的LVMH在世界各地玩起“抓娃娃”,投资一个有潜力的品牌,回报率有保障,同时又是为布局一个前景好的行业多铺一条路。
金光闪闪的“奢侈品巨头”投资平民豆奶,二者看似画风迥异,仿佛唯怡高攀不起,其实无非是霸总看中了“高性价比本土品牌”的未来商业价值,一边卖奢侈品,一边卖几块钱一瓶的豆奶,大钱小钱一起赚。
看看LVMH旗下这个机构别的投资案例,就知道,相中唯怡其实并不稀奇,毕竟它什么都想掺一脚。
“功能饮料”“精酿啤酒”“有机茶饮”,可不都是新消费界炙手可热的概念嘛。
02 完蛋,我被LV包围了?
不光是饮料,被LVMH染指的品类那可太多了。
背靠全球*奢侈品集团,自己又是全球*消费私募基金,路威凯腾有钱任性处处投,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超过250个项目的投资。
从美妆时尚,到露营健身,再到NFT虚拟形象制作,都是路威凯腾的猎场。人家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它恨不得放在八百个篮子里。
简单来说就是靠投资获取全球消费者和市场情报,很符合LVMH一以贯之的“收购者”形象。
回顾L Capital和Catterton的合并,其实也是为了拓展势力范围。
据《纽约时报》报道,LVMH集团于2001年创立L Captial时,给它的任务是投资低于本集团旗下品牌价格的“可负担的奢侈品”,主攻欧洲和亚洲市场;2016年,L Capital考虑向美国扩张的当口,成立于1989年的美国投资机构Catterton也正琢磨着向美国以外扩张;二者一拍即合,从此开始全球渗透。
而在合并前,L Capital就在关注中国,投资丸美是一个代表性案例。
2013年,L Capital用3亿元获得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丸美股份10%的股权;2019年,丸美成功上市,L Capital是第二大股东,2020年这位大股东开始减持套现,据报道总共陆续套现超10亿元。
随着中国新消费声势越发浩大,合并后的路威凯腾追赶趋势的动作自然也越来越频繁,在中国消费行业各个领域刷存在感。除了上面提到的元气森林、喜茶,连锁健身房威尔士、中国高端宠物食品品牌“帕特”、专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创健医疗,背后都有其身影。
能把钱撒向这么多领域再成倍收回来,离不开LVMH给路威凯腾的橄榄枝镀上的金光。
官网专辟一页讲“与LVMH的关系”
《*财经》援引投资人士称,路威凯腾之所以可以比竞争对手拿到更好的项目资源,很大一个原因还是背后有LVMH这块金字招牌,2021年其脱颖而出拿下元气森林的领投份额,也是因为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看中LVMH的品牌价值。
不过,能提供这些支持的投资机构正在变多——投资业务已成奢侈品集团们的常规动作和新竞技场。
爱马仕、香奈儿背后都有自己的“家族办公室”,规模和运营模式完全类似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LVMH的另一个多年“对家”开云集团,近来也在高调搞跨界、扩地盘。
一边是通过投资收购向香水美妆领域全力进军,去年7月花17亿欧元收购华伦天奴(Valentino)30%的股份,三个月后完成对全球*独立香水品牌Creed——当然现在就没那么独立了——的收购,据《金融时报》报道,砸了35亿欧元,业内分析认为这是开云在发展多业态以自救;
另一边,是环球买楼,还都是核心商圈黄金地段的*零售物业。又是9.63亿美元买下纽约第五大道第56街拐角的大楼,又是13亿欧元买下米兰著名购物街区的蒙特拿破仑大街8号大楼,后者租户包括Prada和于2013年被LVMH收购的意大利老牌咖啡馆Pasticceria Cova,开云这把直接做竞争对手的房东。
其实大公司要到处投资也不难理解,和自创品牌相比,投资、收购是快速占领市场、扩充品牌矩阵的捷径。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投点钱才能种出更多摇钱树。
而当集团陷入瓶颈甚至危机时,投资、收购来的摇钱树,或许也可以成为最后一道护城河。
疯狂买楼的开云集团就是一个例子,买来的房产除了撑场面彰显地位、静候土地增值,更是为了留出场地给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高端定制服务:去年9月Gucci在伦敦开出全新旗舰店,同时顶层设置欧洲首家VIP沙龙。业绩疲软了好一阵子的开云集团无疑想借新楼、新服务、新品牌,重新拉拢有钱人。
而最懂收购之美的莫过于LVMH本尊,自阿尔诺家族掌权,大手笔收购再“爆改”,就成为了LVMH的标志性打法,现在LVMH旗下有75个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帝国。
日化巨头宝洁更是已经在“买买买”之路上走了一百多年,是“依靠收购在全球获得高增长”的典型代表,高峰期旗下有300个品牌,因为买得太厉害,一度需要“瘦身”转型,甩卖了不少高价买进来的品牌;
美妆品牌在这块儿熟练工也不少,这个行业“护城河”并不好挖,想要保持高溢价、稳盈利,有所积累的品牌往往会投向“集团化”。
雅诗兰黛、欧莱雅都是收购大户,国货也在努力:珀莱雅收购了彩妆品牌彩棠、洗护品牌“Off&Relax”、高功效护肤品牌“CORRECTORS”等,其中彩棠已是其第二大子品牌,营收和销量快速增长;*日记从2020年开始,陆续收购彩妆品牌小奥汀、高端美容品牌Galénic、高端护肤品牌Eve Lom。
然而,当“收购”“投资”成为大品牌的惯用策略、“被收购”被认为是小品牌主理人的*美梦,却也不是所有被收购者都能从此躺赢。
这次唯怡得到路威凯腾投资的消息传出,就有网友历数因为被收购而逐渐销声匿迹的本土饮料,比如天府可乐。
1980年代天府可乐火爆全国,甚至走出国门,转折点是1994年,其与百事可乐成立合资公司,百事可乐由此获得了天府可乐在全国各地的联营厂,拥有了天府可乐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然而,合资公司并没有带动天府可乐进一步发展,反而让它陷入“雪藏”,百事公司逐年减少天府可乐品牌生产,天府可乐走向亏损、负债,2006年,天府将持有的所有股权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百事公司。
2009年,天府着手“索回”品牌,2010年胜诉。
2016年,天府可乐宣布复出,逐渐重新出现在老家重庆的大街小巷,但销声匿迹的20年已经难以弥补。
至于咱们消费者,在每一个冷不丁意识到“合着我的钱都让同一家赚走了”的时刻,都难免心情复杂。
“沾上大资本就要变味了”,并不是对唯怡独一份的担忧,安踏旗下“四剑客”始祖鸟、迪桑特、萨洛蒙、可隆,都受到过类似争议,LVMH就更不用说,每逢有品牌传出将被这样的大集团收购,网友不约而同:“得,准备迎接涨价和排队吧。”
这种情况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几乎每个消费领域——你踌躇满志决定用钞票做选票,结果发现选来选去都是同一家,只能慨叹一句:怎么也飞不出,大厂的世界啊。
没办法,毕竟当钞票成为选择权的载体,那必然是有更多钞票的大厂有更多选择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