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短期来观察,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这一轮经济周期回落已经接近底部,现在各方的预测2012年四季度增长区间从7.5-8.4%都有,估计会回到8%左右,经济增长逐步的靠近一个可持续的均衡增长速度。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周期温和回升和结构调整推进这两个角度都会有所进展,目前多数的预测13年GDP增速从12年的7.5-8%,小幅度回升到8%左右,更重要的是2013年宏观经济会结束连续回落的局面,从各个方面的预测来看,大家通常的看法上半年会有一个周期性明显的回升,下半年站稳。
推动复苏的力量一个是出口,12年前三季度进出口对GDP的贡献是负的,出口不会再坏了。
其次,2013年库存压力比12年明显的降低,大家看产成品库存和新订单的比例,这个比例持续的下降,意味着13年去库存压力会比12年要小。
再就是房地产,我们看几个比例,红色是房地产的资金来源,绿的是新开工的面积,13年房地产的形势在政策不会加码的情况下,目前政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会比2012年要好,受益于房地产销售环比持续的改善、资金面的好转以及保障房的推进,13年房地产投资会比2012年情况表现要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入总结期,要思考怎么样从短期政策转向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或者说怎么样加强房地产调控的顶层设计。
推动经济13年复苏的力量,毫无疑问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十八大之后城镇化会加速,几乎已经成为大家人所共知的趋势,围绕着城镇化的布局,发展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地下的这些基础设施,这个图是城际铁路已建和在建的城市分布图。所以在讨论2013年增长的时候,无论是在哪个场合的讨论,多数人认为2013年是一个温和回升,2012年是7.5-8%之间,会回到8%左右,也有一个积极的观点认为,在换届力量的推动下,2013年的增长会冲到9-9.5%,2013年政策的基调怎么定,我认为还需要研究。实际上随着产业向中西部的迁移,以及中西部城镇化的加速,从产业结构来看,中西部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跟2000年沿海是很接近的,城镇化加速的愿望、趋势、空间都很大,中西部向发改委报的项目依然很大,这可以说是项目的卡位,只等发令枪响。从历次政策周期和投资周期波动来看,往往是换届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投资加速非常明显。
消费从曲线来看一直增长得比较平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就是收入的上升,会带动中低端大众消费品有更快的增长,所以从13年GDP复苏的路径来看,主要的研究机构预测上半年小幅度加速,下半年趋于稳定的增长, CPI会上行,还不是主要的担忧,按照目前的趋势评估13年CPI会保持在3%左右。13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回到8%或者偏高一些,CPI在2-3%之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理顺资源价格的时间窗口,估计会有密集的动作推出。周期性的波动幅度会明显的减少,我们看各个方面预测的数据,对2013年的预测基本上是8%、8.1%,预测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面,意义不是太大,说明对增长速度的担忧,更多的关注转向结构层面。
对13年和未来几年通常的看法是,周期性的波动幅度可能会明显的减小,很难再出现像10年13、14.2%的增长,有的机构认为未来增速在7.5-8.5%,更加接近新的经济环境下的潜在增长率。更多的是结构性的变化,GDP的增速从城市化推进时的加速开始转向一个中速增长的转变,GDP的增长率更加在潜在增长率附近波动。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外,世界各国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降到10%左右后,潜在增长率会有一个回落,而11年中国的第一产业产值占比正好是10%。
再就是原来关注投资的速度,现在更关注投资的效率,过去十年投资拉动的GDP的速度非常高了,所谓投资的贡献可能更多要依靠效率的提升,我们看到如果能够实现这些转变,投资率可能下降,增长速度可能有所回落,但是投资的回报未必会有明显的下降,我们看到日本、韩国的投资率达到峰值之后,有一个有序的回落。
第三个结构转变,就是区域之间潜在增长率的分化会非常的明显,我们看到东中西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变化非常显著,东部地区更多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大规模的投资阶段已经过去了,中西部以城镇化为主线的增长潜力还比较大,这种分化的格局在金融危机之后非常明显,意味着东中西三个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结构性的政策。
第三个结构转变就是从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的转变,十八大报告里面首次提出了倍增的计划,倍增就是从5000多美元翻一倍,到1万美元,大致上隐含了两个假定,一是在未来十年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井。第二是如果要翻番,考虑到人口的增长,每年的GDP增长还是要在7.5%左右,这也回应前一阶段对中国潜在增长率下移到什么水平的争议,很多认为下降到5%、4%,从倍增计划倒算下来要保持在7、8%的速度,才能实现倍增。而跨过中等收入陷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看到从60年到08年,多国的人均GDP和美国对比的变化,跨越了中等收入陷井的国家是少数。其中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我们从金融角度来说,PE发展得快一些,也是帮助跨越中等收入陷井很重要的一个推动力。我们看到一个给主要领导的报告,它比较了一下没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井的国家是南美的国家,成功跨越的是韩国,在跨越的时候主导产业分别是什么,巴西和阿根廷是电信和石油等垄断企业,攫取了很多的资源,抑制了创新。韩国是中小型企业在各种资源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涌现出了LG、三星、现代。
总之,13年随着周期性回落接近尾声以及周期性波动幅度的减小,结构性的问题会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12/201212053397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