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风吹暖了万千创业者的心,也吹火了众创空间市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经济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孵化器作为离创业者最近的平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孵化器在中国早已不是新生事物,早在1987年6月7日,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就宣告成立。1988年8月,中国决定开始实行专门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设立的“火炬计划”。在该计划中,国家把建立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列为重要的内容。时至今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国家级孵化器约600家,非国家级超过10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累计孵化企业约6万家,各项数据均在逐年稳步增长。
中国孵化器模式大体历经了三代转换,从最初的纯物理空间的供应商,到物理空间搭载基础行政服务孵化器再到创新型孵化器。运营主体也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到民营大型企业再到创投机构或者各类民间资本共同兴办。对比国内外的孵化器服务特征,国内孵化器正尝试努力效仿发达国家孵化器,力求为创业者打造更优质的创业环境,减少创业风险。而如今,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举国推动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下,中国孵化器的迭代更新呈现出一种重服务,轻资产的孵化趋势。此篇《2015年中国创新型孵化器发展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并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创业孵化器的特点及优势,以期对国内创新型孵化器提供一份挑战及趋势的分析以飨业界。
国内孵化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演变,正逐步端正角色,向创业者的服务供应商方向演进。虽然中国企业孵化器起步较早,但是第一代孵化器针对解决创业企业办公场所问题,仅仅依靠提供物理空间支持创业已然满足不了广大创业者的需求。但伴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和创业生态的日益完善,孵化器逐渐向创业投资,多元化服务迈进。并且从服务形态上提高了自身质量,同时也加大了对创业项目的审核力度。而入孵门槛、资产配置、服务质量、盈利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创新,呈现出第三代创新型孵化器的新景象。
孵化器1.0——“二房东”
中国孵化器1.0阶段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形式兴办的企业孵化器。政府成立的孵化器通常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其特点是承载了国家经济发展意志,以国家经济及科技发展战略为导向,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较偏向公益型创业扶持机构。组织形式大多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辖下的一个事业单位,孵化器的管理人员由政府派遣,运作经费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拨款。此类孵化器多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命名,提供租金优惠和行政服务。
政府背景的传统孵化器在全国早期孵化器的发展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火炬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孵化器在孵企业带动就业人数达158.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过70%。毕业企业累计超过5.2万家,其中毕业当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35%以上,累计上市企业超过170家。但是在业界看来,孵化器需要扶持初创企业,仅靠公益性质的优惠政策是不够的。政府经营孵化器则缺少专业性,企业经营则无法充分满足利润需求。如何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向结合才是孵化器发展的关键。
中国孵化器1.0的特征是“二房东”身份。也正因为孵化器本身的特点,“面积”、“入驻率”、“就业人数”等也均开始成为评价孵化器的关键词。这是一个形式化的检验标准,为了迎合这些“孵化器标准”,孵化器不得不与可创收企业合作,提高入驻率,满足税收标准。很多孵化器由于园区面积大,为了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便开始选择物业作为主营业务,收取房租和基础服务费。这不仅造成孵化器非专业运营,且入驻企业也参差不齐,孵化器变相成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室的“二房东”。
孵化器2.0——创业服务商
从“房东版”进阶到“服务版”的中介服务型孵化器,实际上是创业孵化服务运作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举例来说,孵化器逐渐由政府引导,拓展为政府引导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同时,运营机构的性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拓展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会、民办非盈利等多元性质的机构共同发挥作用。
孵化器2.0的盈利模式也从房租收取为主,拓展为以政策福利补贴和提供专业软性增值服务为主。 在国家持续性鼓励创新创业后,一系列的补助政策以及扶持基金相继落地。这类政策不仅为孵化器自身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务,还为进驻孵化器的初创企业提供政府补助资金以及财税各类优惠。而孵化器2.0的主要功能则是为初创企业提供迎合福利政策的包装与提升,并且协助创业者申请补助与福利。孵化器则从创业团队获得的政府补助型资金中按补助类型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纳入孵化器的盈利收入。其他的盈利则以多元化的创业周边类服务收入,例如向企业提供场地服务、财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政府产业政策对接服务等。在资本对接方面,向在孵企业提供三种服务方式:一是对初创期财力严重不足的企业减免服务收费,转化为参股;二是帮助企业做银行贷款融资,提供担保,同时为在孵企业争取政府的补贴和资助;三是鼓励在孵企业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以此获得创业资助资金。
在项目甄选方面,孵化器2.0较1.0有了较严苛的门槛,不再延续以往的低门槛,福利条件平等对待的方式。在孵化器2.0时代,新兴产业初创项目更受青睐,这与2.0孵化器的盈利模式紧密相关,中介服务型孵化器需要拉拢迎合国家政策鼓励的新兴产业型创业项目以期为其申得国家补助扶持资金,从而获得一定比例的抽成。而企业孵化情况也需经得起地方政府的考验,以得到持续性的孵化器自身主体的扶持补助,提高孵化企业三年内顺利毕业,开始盈利或获得创业投资基金,得以顺利迁出孵化器,提升孵化器绩效。
孵化器3.0——“天使+孵化”创新型孵化器
所谓创新型孵化器,特点是重服务轻资产。一改以往依靠房租,或政府资金支持等来源作为盈利模式,而是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以股权投资或产品回报作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投资驱动型孵化器。相比之下,市场化运作的“天使+孵化”创新型孵化器而且对入驻企业的前景评估更为严苛,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要求更高。创新型孵化器一般以股权投资增值为经营目标,前期属于净支出或收支平衡。这类型的孵化器,多兼营天使投资的对接平台运作模式,或与天使投资人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通过提供种子期资金换取部分企业股权,占股通常为10%左右。除此之外还提供人力资源,法律构架,财务管理,技术架构等增值服务,使得孵化、投资、管理实现一体化,减少投资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投资风险。其运作过程充分的利用了资源配置,提高资本效率。而且在项目选择方面更加专注于TMT行业,因为该类项目创业成本较低,对设备,场地要求不及高端制造业和生物医疗或清洁技术类高。侧重团队搭建。而且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顺应互联网及移动增值业务爆发增长的趋势。从天使投资的角度分析,更符合天使投资机构的低成本高爆发潜力的甄选门槛。目前如创新工场、起点创业营、天使湾、以及微软创投加速器、快创营等均为典型的“天使+孵化”模式的市场化孵化器。
3.0版本的孵化器是另一种通过天使投资基金附加1.0和2.0的增值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扶持。就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作为国家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出现了许多以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为主或者由平台所组成的创新型孵化器。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中关村现有各类孵化器130多家,最活跃的包括车库咖啡店、联想之星、3W咖啡、创新工场、微软加速器等等。这类孵化器通常伴有平行的天使基金。如联想之星除了每年为创业者邀请导师提供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供业内技术交流外,还同时配有天使投资基金,具备投资能力。
查看完整报告可点击:《2015年中国创新型孵化器发展报告》
上文引用数据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www.pedata.cn。
私募通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数据库,为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数据信息。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1年创立,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权威股权投资研究机构。十五年来致力于为众多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上市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范围涉及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新股上市、兼并收购、房地产基金以及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传媒娱乐、清洁技术、大消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市场研究。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包括: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定制咨询、私募通、投资学院、清科排名等。
了解清科研究服务详情,请垂询:
热线:400-600-9460
预约采访,请联系:
甄鹏roc zhen
电话:+8610-84535220-6202
关于清科集团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及投资机构,旗下业务包括:清科研究中心、清科传媒、清科资本、清科财富、清科创投、清科投资,主要涉及研究咨询、数据产品、信息资讯、会议论坛、投资银行服务、直接投资、母基金管理及财富管理。经过15年的发展,清科集团现已经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股权投资综合服务平台。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05/201505203829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