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界之变:投资老司机化身“基金管理人”,纷纷都说痛并快乐着,有的连心脏都不好了

不管投资人怎么努力,一期基金投资20多个项目,挣钱的就3、5个项目,能挣多少钱,决定了一期基金决定了你回报率有多高,一个基金70、80%的投资决策都是错的。
2016-12-08 16:08 · 投资界

2016年12月6日-8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联想创投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汇集股权投资界巨匠精英,以趋势、策略、行业角度剖析这个时代。在圆桌论坛环节,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蓝湖资本合伙人胡磊,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李牧晴,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晨晖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晏小平,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就“投资界之变”为主题做了讨论。

投资界之变:投资老司机化身“基金管理人”,纷纷都说痛并快乐着,有的连心脏都不好了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王晖:大家下午好,我是弘晖资本的王晖。非常感谢清科的邀请,祝贺清科,主持人念了赞助商的名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我们都是掘金者,清科是为掘金者提供水和粮食的机构,所以他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先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机构。

胡磊:蓝湖资本是一家专注早期的VC基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有比较多的投入,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可以跟在座的人一起找到更多的机会。

李牧晴:执一资本是刚刚成立两年的基金,目前我们管理资本规模为30亿人民币,主要关注金融科技和居住方面的创业项目,我们已经投资了15家企业。

毛丞宇:云启资本是2014年成立的,有一只美元基金,今年完成了一个10亿人民币的基金的募集,主要关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

牛奎光:我来自于IDG资本,IDG资本是一家具有24年历史的基金,目前已经从早期、成长期,扩展到创业公司成长的整个过程。

晏小平:晨晖资本是去年5月成立的一个新的基金。目前管理两只基金,已经投了14家企业。主要是围绕TMT、消费升级,做中期和后期的投资。

张震:我是高榕资本的张震,我们基金管理三只美元基金、三只人民币基金,总管理资本量超过了80亿人民币。在TMT领域,有十家公司估值超过了10亿人民币,有七家我们已经退出,上个月第一家IPO,乐心医疗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赵丰:我是丰年资本赵丰,我们目前资金管理规模是人民币20亿左右,我们主要聚焦于中国人民币市场和本土化产业投资机会,目前90%聚焦于军工产业,也是中国目前在军工产业领军的投资机构。

王晖:我们现在管40多亿人民币,投资了一批优秀的项目,像迈瑞。

出来成立基金,痛并快乐着,心脏都不好了……

王晖:我们台上有三个前鼎晖的人,还有两个前IDG的人,还有一个正在IDG的人,这个变化就是变化。2013年底的时候,张震带头自立门户,我也跟风,2014年年初创办了弘晖资本,到现在也就是2、3年的时间。张震、小平、李牧晴、毛丞宇等这2、3年的感悟、成长各是什么,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

张震:我觉得还是成长很多,因为原来在IDG的时候,只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就可以了。现在自己创立了基金以后,不仅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投资人,还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基金管理者。

  对我们来讲,当你从事创业的时候,你对这些创业者们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跟他们的心也会更近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

李牧晴:在一个大的环境下我们不用那么操心,更多的是投资能力的历练,现在在管理协调整个基金平台上,会花更多的心思和心血。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以现在的角色来说,我们跟创业者沟通和交流,能更加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所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想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痛并快乐着。

  第二个是市场,市场的变化往往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差异化的定位,

  秉持精品基金的理念,做出我们的特色。

  第三,从未来发展来看,人才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毕竟是一个新的基金,需要持续不断有更优秀的人加入进来。

毛丞宇:张震是一个很好的头,各位兄弟们一拥而上,张震榜样的力量在那里。从基金的定位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特点,云启资本还是定位在一个小型的精品型的基金,每年聚焦在两三个方向上面,不会像大平台去做全赛道的覆盖。因为聚焦,所以能理解得更深。这样跟创业者交流的时候,他觉得你听得懂,然后决策快,你对他是有价值的。

  前一段时间跟周全聊,他说你不觉得更忙了吗?以前更多的是考虑单个的投资项目,现在更多考虑的是团队文化的建设,带领新的员工更好的成长,这一方面考虑得更多。

李牧晴:我们也有创业公司的总裁加入到我们这里来担任合伙人,也有投资的同事看着看着项目就被拉到创业公司了。我们自己也经历了这个过程,长期来看相当于组织一个学校,有进有出的,只要大家能从基金去创业公司,从创业公司来基金,这就是一个好事。

胡磊:从我做基金开始,发现过去跟很多创业者说的话,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跟一个创业公司说你要专注,到自己操盘做一个基金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专注这两个字不是那么容易的。你面前有这么多的机会,到底把时间铺到什么地方,这对我们都是比较大的成长。通过这个过程也越来越理解创业者的艰辛,也更理解当创业者面对不确定性时,怎么样做决策。我开始有了另外一种视角,从桌子另外一面帮创业者来想问题,这是我比较大的收获。

  做投资人的时候,常会问创业者做这个生意的核心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自己在做投资的时候,也不会想那么多,就想着今年上半年要投一个项目。但是自己在操盘做一个基金的时候,这是变成是我最核心的问题,我有没有办法把这些问题回答得清楚,一方面没有办法跟投资人进行交代,另外没有办法组成一个团队,往一个方向去努力。做自己的基金,对我来讲是一个创业的过程,从这个创业过程当中也体会到创业者的艰辛和快乐。

王晖:在大机构自己管自己的事就行,现在管一个机构,或者管一个团队,经常会出现棘手或者困难的问题,有时候我关机上飞机,下飞机时,看到我的合伙人打来一个未接电话,我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因为没有特别的情况,他们不会找我的,所以心脏的功能不好。

怎么做基金?泡沫期怎么投?萧条期怎么投?

王晖:张震2013年出来创业,我们14年创业,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过去两年半,或者是三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如果大家仔仔细细把这一波读得很透和懂,我相信你们会学到很多的东西。我想让在座的嘉宾各自分享一下自己的机构,在过去两年半,或者三年的光景当中,从投资的步伐到策略,有什么样的改变和变迁?

胡磊:其实我也接受了一个媒体的采访,也被问了一次这样的问题,就是反思过去的两年在投资上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认真反思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是挺汗颜的。不管投资人怎么努力,一期基金投资20多个项目,挣钱的就3、5个项目,能挣多少钱,决定了一期基金,决定了你回报率有多高。对于投资人来讲,怎么从自己的错误当中去总结,以后少犯类似的错误,变得非常关键。

  我们基金起步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整个市场发生了挺大的波动。我们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起步做投资的,那个时候正好是市场非常热的时候,我们从天使轮到A轮,到B轮,三轮只需要4、5个月的时间,而估值可能已经长了十几倍了。

  对于一个刚刚自立门户开始做业务的基金来讲,看到这个乱象,当时其实有一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所以那个时候我才开始认真得考虑做一个基金究竟要怎么样专注,怎么样差异化。

  在这个市场比较热的时候,怎样保持一个相对冷静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作为一支基金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到什么地方去抓机会。回头来讲其实这只是一些比较浅显的道理,每个人做基金,都应该从头开始,认真思考这些事情。至少从我们自己经历的这个过程中来说,真的是不太容易。随便举一个例子,开周会的时候,经常有员工跑来,说这个公司这一周就要签了,赶紧去见一见。2014年下半年这种情况特别多,过去我自己没有做基金之前,我是在这个公司投委会里面去推动项目的;一旦到了决策的角色,该怎样去引导这种决策,怎么样引导整个基金的节奏,变成了很重要的话题。

  也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慢慢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要专注于什么样的行业,比如说现在花很多时间看企业服务,看大数据,至于为什么要看这些,可能说起来比较长。

  我自己的感觉,我们这个行业永远是大起大落的。从06、07年入行到现在,每隔2到3年行业都会有一个起起伏伏。根据我的观察,不能跟着市场一起起起伏伏,怎么能有一个平常心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个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12/2016120840643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