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股还能牛多久?

一旦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再次被提振,一个价值驱动的“成熟牛”就会到来。
2020-07-14 07:43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华商韬略

A股继开年受疫情影响被砸出“黄金坑”以后,出现了一波强势反弹,沪指走出了难得的9连阳,十个交易日中仅有一个交易日有微弱回调,站上了3000点的关口。

市场上流动性充裕,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三日突破万亿,创近一年内新高。新发的明星基金产品遭到疯抢,甚至出现了单只基金认购金额超过1200亿、根本抢不到的局面,场面比07年牛市顶点的时候还要火爆。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陆续复工,老百姓心头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经济层面势必要后续发力弥补一季度受到的损失,这些是否将支撑市场持续强劲?

01 央妈放水

一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遭到的损失自是不用说,尤其是严重依赖春节旺季的餐饮、旅游、娱乐业几乎陷入停滞。问题背后也有机会。虽然GDP数据尚未放出,但以量化宽松政策稳定经济也已在普遍的预期之内。

不出意外,央妈率先出手降息。

2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下调以后,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继续下调,1年期直接下降10个点,创下了LPR改革以来的首次*降幅。

作为贷款的定价依据,MLF和LPR利率的降低可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信号明确,要实现“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的目标,财政“更加积极有为“,货币要”更加灵活适度“。

这几乎是近几年来最“宽松”的表态了,可见随后会有一系列相应的货币政策,将为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流动性。

实际上,降息不仅是在突发疫情下的维稳之举,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下半场必要的手段。

近几年,国家严控金融杠杆率、缩表调结构,实体企业步履维艰,为了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转型已经有初步成效以后,有必要采取相对缓和的措施,适当刺激经济复苏。

02 “聪明钱”入场

与此同时,外资正在跑步进场。数据显示,2月份外资已经买了400亿,今年已经突破804亿。

被誉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看好中国股市,不仅因为A股估值正处于低位,认准了中国公司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盈利水平也会逐步提高;还因为从宏观的角度看,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是远远不够的,A股在全球资产中的比例只有2.5%,而中国GDP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超过了16%,因此将来外资还会不断地买买买。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一逻辑还在被不断强化。

2019年,A股纳入MSCI全球基准指数的比例已被提升到了20%;今年3月份,富时罗素还即将实施第三批次的A股扩容,届时A股纳入富时罗素的因子比例将从15%提升至25%。被动性指数基金还将继续加大对A股市场的买入。

这些对A股无疑都是直接的利好。随着资金面的不断充裕,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水涨船高,股价也会进一步上扬。

03 房住不炒

那么为什么资金不会像过去一样进入楼市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房子作为流动性不高的资产,投资属性已经越来越低。

假设一个人25岁到40岁是买房的黄金期,2018年我国人口年龄的均值就已经38岁了。适龄买房的人群占比正在逐步缩小,随着生育率的逐年下降,未来没有足够多新增人口来支撑房价,房子早已不具备持续涨价的基础,进入了所谓的后地产时代。

这个时候个人再把所有资产投入到楼市里,已经不是明智之举。

国家一直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抑制房价的决心可见一斑,甚至后来出现的LPR不对称降息都是为了防止房价的再度升温。

这背后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过半,居民的居住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迫切需要提高发展的质量,中 美贸易战局势紧张,中国只有提高硬实力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突出重围。

此时,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发展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就已经是刻不容缓,必须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了,而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正是可以培育这类企业最合适的土壤。

传统重资产工业的特点是有大量固定资产,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贷款,而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普遍具有“轻资产”这一特点,更适合由股市来提供资金。

04 从债到股

实际上,中国股权融资市场跟不上节奏,也跟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关,中国向来是一个重“债”轻“股”的国家。

过去,银行、保险手里的资金除了投向债券,大多买的是明股实债的非标产品,这类产品收益高、有兜底,比股票更有吸引力,但是这种做法也让很多实体企业背上了难以估量的隐形负债,在两年前被国家紧急叫停。

2018年一纸资管新规打破了行规,刚性兑付成了历史的泡影。自此,非标类资产量价齐跌,委托和信托贷款存量从2018年初的22万亿元降到2019年底的19万亿元,年化收益率也从八点多降到七左右。对应到理财产品的表现上,7日收益率已经长期处于低于2.5%的水平。

一个值得玩味的数字引起了公众的注意:2020年1月广义货币M2已经突破200万亿了,而这个数字2013年才不到100万亿。

所以,无论是居民还是机构,要想跑赢这台印钞机,让手里的钱不缩水那么快,只有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更加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产。

这意味着,以后银行类的理财资金要学会从“躺着赚钱”的模式过渡到主动管理权益资产,对保险公司来说,当债券收益率已经无法覆盖保单成本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权益配置。

所以,长期低利率环境将促使保险和银行理财资金增配A股,这部分投资者的进入会给A股带来更加丰富的生态环境和巨量的资金来源。

05 股改红利

当然,不论政策变得多么宽松,居民、外资、金融机构配置A股的意愿有多强烈,判断牛市最基本的特征还是看估值和投资环境。

分析师认为,上证综指2440点时已经见底了,过去五轮熊市中市场底部时A股PE(市盈率)为11.5-18.4倍,PB(市净率)为1.44-2.06倍,上证综指2440点时PE已经13.2倍、PB1.42倍,均处于底部区域。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从18年初最高的4%下降至2.8%,无风险利率的下行进一步抬升股票的估值。

与此同时,金融改革的力度也在继续加大。证监会去年出台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深改十二条”,目的就是要“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从去年7月科创板的正式开市,到今年2月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松绑,放宽了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诸多限制,未来A股市场还将继续大力改革,包括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减持制度放松、提高信披违法成本以及退市制度等,都已箭在弦上。

监管层的这些做法无非是为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打造一个更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专业投资人来A股。

过去的中国股市历史问题很多,由于对IPO的公司财务指标要求非常严格,如阿里、京东以及小米、美团、蔚来汽车等新经济类企业只能远赴海外上市,股民们无法在家门口分享这类高成长型企业的红利,股市沦为了跟风炒作概念的名利场。

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不来,经营不善的企业又退不出去,留在股市里成为“妖股”兴风作浪,最终导致股市与经济几乎就要脱节,也将一大批理性的投资者人拒之门外。

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就是为了吸引海外上市企业重新回到国内,有进有出建立市场良性循环,才可以进一步唤醒资本市场的生命力。

06 成熟牛

当下中国经济需要新的引擎来提振,在房地产之后,需要股市作为新的发动机、一个大的居民财富蓄水池,来推进下一波的发展。

后地产时代,中国老百姓亟需一个新的投资和财富增长渠道来实现资产保值,这一使命自然落到股市的头上。

曾经,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引爆了为期两年的大牛市,上证综指攀上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至今未被超越。

本轮的金融改革力度不亚于当年,A股的投资生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良性变化,定价结构更趋于理性,和经济的相关度也更高,同样会使中国股市和国际进一步接轨。

一旦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再次被提振,一个价值驱动的“成熟牛”就会到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