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斯克终成乔布斯

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质疑马斯克是否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反倒是另外两种声音开始出现:马斯克能不能超越乔布斯?特斯拉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苹果”?
2020-08-31 07:13 · 微信公众号:字母榜 张小旺

2015年,乔布斯曾经的密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世界谁能填补乔布斯留下的空缺?

史蒂夫答:“我认为,具备像乔布斯一样前瞻能力的人可能有上百万个,但谁能将它们变成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真实产品呢?我从很多方面观察了埃隆·马斯克,他追求的领域都是其他人直言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理由无法取得成绩的领域,比如太阳能、Space X、特斯拉汽车等等。”

8月29日,马斯克又在一个“无法取得成绩的领域”实现了划时代的突破。在15万直播用户围观下,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nlink举行发布会,展示了公开可实际运作的Neuranlink设备Link V0.9和自动植入手术机器人V2。

利用手术机器人V2,可以将硬币大小的Link V0.9植入到人类颅顶的大脑皮层部分,完成脑机接口的植入。机器将获得大脑内部的电极信号,传输到手机、电脑等设备上,实时完成脑-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现场,马斯克通过三只此前已植入Neuralink设备的实验猪进行了演示,结果显示,这些猪的大脑活动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到附近的电脑,当马斯克抚摸它们的鼻子时,实验猪的大脑神经元有所反应。

这意味着,脑机互联这种被认为完全颠覆键盘鼠标的下一大人机交互方式,距离实际应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也是继特斯拉、Space X之后,马斯克的又一壮举。

人们推崇马斯克的原因正在于此,从Zip 2到X.com,到Space X,再到特斯拉,马斯克的每一次创业,都瞄准了鲜少有人敢触及的领域,一是难度太高、二是风险太大。

尤其Space X与特斯拉,前者历来被国家、政府层面管控。而后者面临的背景是,美国在1925年的克莱斯勒之后,再未出现过一家成功的汽车公司,到2000年之后,美国汽车行业日薄西山,没有人会想要在汽车行业创业。

今年以来,Space X成为了*家将人类送出并返回地球的商业航空公司,特斯拉股价自2019年以来累计涨幅超570%,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甚至本田、通用、福特这三家传统车企豪强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特斯拉。

过去一个月,与拼多多吵成一团也没耽搁特斯拉的股价扶摇直上,单月上涨幅度为23%。8月20日,特斯拉股价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截至发稿,特斯拉股价距离4300亿美元的最高点稍有回落,但仍然停留在4000亿美元以上。

仅仅在半年前,特斯拉的股价还徘徊在600亿美金左右,上海超级工厂的建成投产,解决了特斯拉历来被诟病的产能问题,让其在中国市场迎来爆发。今年1月,国产特斯拉Model 3交付仪式上,马斯克还在现场跳起了舞。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幅下降44%,特斯拉Model 3逆势上涨,6月销量几乎达到第二至第六名的总和。这让特斯拉在盈利和现金流方面不断改善。截至2020年二季度,特斯拉实现净利润1.04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特斯拉还在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日前,特斯拉官网上线了Model Y的选配专制计算器,根据其官网,国产Model Y将会首先推出两款车型,预计在明年初下线交付。在人工智能大会上,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非常有信心在一年内完成L5级别自动驾驶的基础框架和功能。

安信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商业模式正在向苹果看齐,未来软件服务持续收费将成为其最重要的商业模式,特斯拉不止是一家汽车厂商,也不只是一家软件厂商,特斯拉未来将是一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马斯克的丰收时节终于到来,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从不被看好到改写商业载人航天史,Space X用了18年;从不被理解到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特斯拉用了16年。

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质疑马斯克是否能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反倒是另外两种声音开始出现:马斯克能不能超越乔布斯?特斯拉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苹果”?

A

在乔布斯和马斯克身边都工作过的乔治·布兰肯希认为,乔布斯和马斯克很相似。“他们俩就像从不同的时空穿越到现在,试图把我们带到他们知道我们可以去的地方。”

公众号接招就乔布斯与马斯克有过总结:乔布斯与马斯克是反向创新的代表,他们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颠覆,是非线性创新,找准一个行业然后重新建立游戏规则,改变行业自然进化的方向,是基因突变。

iPhone诞生的2007年,全球手机市场四强还由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LG占据。那一年,诺基亚共卖出了4.37亿部手机,全球市场最畅销的手机是索尼爱立信K800,是一款有着标准九宫格打字键盘的功能机。

事实上,初代iPhone并不是*智能手机,只不过,iOS与安卓系统出现之前,市面上所谓的“智能手机”,并非真的智能。发布会演示现场,当乔布斯在屏幕上滑一下就能滚动列表,双击网址就能打开网页,这种操作的流畅性,让人们真正开始相信智能手机。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乔布斯*变革的是用户体验,也由此开启了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

同年,谷歌推出智能操作系统安卓,2009年,*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问世。也是在这两年,iPhone刮起的热潮传回国内,魅族、华为、小米等纷纷入局,吹响了移动互联网的号角。那时,有着极客精神的黄章被称为“中国乔布斯”,一心要做出*手机的雷军,也被冠上了“雷布斯”的名号。

和苹果一样,特斯拉的横空出世也引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iPhone掀起了智能手机市场风暴后不久,2008年,特斯拉发布了*款汽车产品Roadster1,最惊艳的在于续航里程。这款车型百公里加速度为3.7秒,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为350公里。

在此之前,限制电动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电池技术。Roadster1采取了由七千多颗锂电池组成电池包的方法,辅以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电动车续航短板,也正是这款车型让人们认识到,电动车也可以达到燃油汽车的水平。

如果说Roadster 1撕开了新能源造车的口子,那更为成熟的特斯拉Model S的发布,更像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催化剂,掀起了一场新能源造车的产业变革。

2014年特斯拉完成国内首批Model 3的交付,打开了国内造车新势力入局的阀门。这一年,40岁的李斌重新出发,建立蔚来;彼时还被外界奉为创业明星的贾跃亭,在12月底交出了乐视SEE的造车计划;第二年,李想创办了“车和家”,后来,这家公司的名字改成了“理想”。

如今的特斯拉之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如同当时的iPhone之于智能手机市场,是变革者,也是引领者。核心人物马斯克与乔布斯,则一同站在了产业变革的前端,成为改变时代的精神*。

在另一个维度,马斯克与乔布斯个性里的许多共通点,也潜移默化影响着特斯拉与苹果。

“马斯克是个要求极为严苛的人,这种节奏是很多人适应不了的”,特斯拉前公共关系副总裁理查德·雷耶斯表示。他在2012年离职,但他的继任者在接手工作6个月后就选择了离职。在他印象里,马斯克曾说,只想要一支“特种部队”为其工作,不要正常人。特拉斯全球供应链管理副总裁辞职时对马斯克的评价是:他为人太苛刻了,不想与他再合作了。

事实上,马斯克本人看起来也不像一个“正常人”。他用于工作的时间,常常在每周100小时以上,紧急情况下,他每周的工作时间甚至超过120小时。

乔布斯同样是严苛、暴君、劳模的代名词。《乔布斯传》中,苹果高级设计副总裁乔尼·艾维这样评价他的缺陷:“他发泄的办法就是伤害别人。我感觉他这样做时毫无顾忌,而且似乎理所当然。他认为,社会交往的常规准则并不适用于他。正是由于他本人的敏感,使得他非常了解如何迅速有效地伤害别人。”

他脾气极差、且控制欲强。《连线》杂志提到,据跟乔布斯开过会的员工透露,无论何时、跟谁、开多久的会,在讲话的永远是乔布斯,占据了至少四分之三的会议时间。在开会期间,乔布斯一个人占领了整块白板,他会在上面画原型,或者连手带嘴一起给员工上课。

这是他们天才的另一面,也恰恰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无论孤傲也好、偏执也好,他们用天才般的想法与不可思议的执行力成为行业颠覆者,变成了各自时代的文化符号。

B

2019年2月,李斌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采访时,主持人发问:“我听说你曾把这款车(蔚来ES8)形容成‘特斯拉杀手’?”,当时,李斌的回答是:“没错没错”。

9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竣工投产,年产能达到100万辆水平,从那之后,李斌再没说过自己是“特斯拉杀手”。

眼下的新能源汽车战局是,从产品到产能、到用户心智、到品牌,新能源汽车似乎已经划分为明确的两极:特斯拉与其他。

北京、上海、深圳6月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上,特斯拉都位居榜首,甚至高出第二名2-3倍,在这份榜单上,并未出现造车新势力小鹏、蔚来与理想这三家的影子。

“所有人眼睁着看特斯拉从所有人身上碾压过去。”李想甚至称这为“灭顶之灾”。

要知道,不久之前,李斌、何小鹏与李想,这三位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的掌舵者,还聚在一起“忆苦思变”,对外一副“三英战吕布”的姿态。7月30日,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成为国内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8月27日,小鹏汽车也正式登陆纽交所。

目前,这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均维持在150亿美金上下,不及特斯拉二十分之一。

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过,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的真实写照。他们甚至不知道输在了哪里,在惨淡的销量面前,李想曾无奈表示,“比续航、比智能、比性价比,这三个已经都赢了也没改变任何结果”。在他眼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

事实上,单从产品参数来看,国产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并未拉开太大差距。以续航里程为例,特斯拉销量*的Model 3,综合续航为445Km。同比之下,与Model 3价格相当的小鹏P7,综合工况续航高达700Km。甚至在同等价位下,Model 3的续航表现只能算是“垫底”。

问题在于,创办已经11年的特斯拉,有着更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品牌影响力、更加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在成本控制上越来越高的话语权。苹果和其他手机品牌的差距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以电池管理技术为傲,据外媒报道,奥迪现任首席执行官Markus Duesman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亲口表示,特斯拉在电动技术上*奥迪两年。

汽车商业评论此前也报道指出,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公司(CATL)合作研发磷酸铁锂(LFP)电池,这一电池不使用钴,并且有推至低于每千瓦时100美元(批发价)的神奇趋势,这一价格被认为是电动车比内燃机车便宜的门槛。

2020年6月11日,特斯拉获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将生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3电动车,据估计,使用LFP电池可使制造成本降低15%-20%。

底层基础技术层面的优势,构成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源,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赢得先发优势,且在毛利率不断提升、持续盈利的情况下,优势还在不断拉大。

C

单纯的硬件产品,不足以支撑乔布斯成为精神*。乔布斯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手机行业软硬件生态、以及内容生态的提前布局与建设,这颠覆了以往手机企业的商业模式。

iOS从一开始便选择了封闭,在乔布斯看来,只有封闭才能够和硬件有更匹配的体验。iPhone问世仅4个月后,苹果推出软件开发工具包,供任何想为iPhone开发软件的人使用,“iPhone+App Store”的独有模式初步形成。

封闭带来的一大好处在于,苹果得以加强对应用开发商的掌控权,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面对开发者有了更强的佣金议价能力。而“广告+应用开发方管理拥挤+付费软件”的营收模式,相比安卓主要依靠广告营收的模式,构成了苹果iOS生态圈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再到2014年9月,苹果宣布为中国大陆用户推出Apple Music、iTunes电影以及iBooks服务,这意味着,在中国市场,苹果的硬件、系统、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

而完整的生态闭环,支撑苹果成为了一家两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当马斯克从乔布斯手中接过衣钵,成为新的文化符号,特斯拉会成为下一个苹果吗?这种可能性,或许藏在特斯拉正在构建的生态之中。

事实上,特斯拉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商,也不仅仅是一家简单的科技公司。当下的特斯拉,正在循着苹果当年的轨迹,探索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软件生态。

整车OTA升级,是特斯拉软件服务收费的基石。简单来讲,整车OTA技术(over the air空中升级),就是能够让汽车像手机一样实现系统空中在线升级。

整车OTA对于汽车厂商的价值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性能升级,一方面是节省成本。

据远川科技评论,在实现整车OTA功能后,特斯拉可以通过系统升级持续对车辆功能进行改进,替代了传统的4S店,把车辆交付后的运营和服务也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根据IHS的预测,仅节省成本而言,OTA在2022年可以为全球整车厂节省350亿美金。

截至今年6月,特斯拉已经对OTA进行了13次重要的版本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9月,特斯拉更新V10版本的车及系统,并首次引入了在线游戏、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等流媒体软件。

看起来,特斯拉整车OTA就像是苹果的iOS系统,就目前来看,虽然尚未成熟,但即便单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这也充满着想象力。

除此之外,2019年1月,特斯拉首次引入了软件应用商店,供车主通过App购买服务,像极了苹果的App Store。

特斯拉还有着最后的底牌:自动驾驶。

2019年,马斯克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日阐述到,特斯拉将在2020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并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作为需要选配的无人驾驶套件,Auto Pilot目前选配售价7000美金,装上这套设备后,特斯拉会不断进行OTA升级,直到最终将达到完全无人驾驶的水平。有业内专家测算,它可以轻松将Model 3的毛利率拉到30%以上。

这为特斯拉提供了可观的想象空间,从汽车销售到以软件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再到自动驾驶,特斯拉看起来是在复刻苹果的老路,但却正在颠覆原有的汽车商业生态。

在这条汽车产业全新的商业模式面前,一骑绝尘的特斯拉还没有对手,这是它*的机会。或许,特斯拉离成为下一个苹果,就差自动驾驶这临门一脚了。

参考资料:

1.《安信证券深度分析:特斯拉越来越像苹果了》

2.《国产杀手》,售楼处

3.《被误解的乔布斯:史笃郎,也是管理大师》,燃财经

4.《苹果联合创始人:当今只有马斯克最像乔布斯》,腾讯科技

5.《乔布斯VS马斯克:硅谷精神的两个极端》,接招

6.《特斯拉的超级想象:下一个苹果?》,全天候科技

7.《伊隆·马斯克:下一站,火星》,何加盐

8.《8个月涨5倍:特斯拉2500亿美元市值是怎么炼成的?》远川科技评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