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生意在创造社会价值上并没有突出效率;相反,过度娱乐化和泛娱乐化运作,可能导致资本过度攫取社会财富,造成贫富差距极化。
泛娱乐和娱乐生意都是纯粹的第三产业,不是刚需性的行业。
美国的棒球联赛、篮球联赛之所以非常流行,必要条件就是美国人的人均财富的提高。
10月29日,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被约谈,要求进一步对卫视节目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过度娱乐化、追星炒星等问题坚决整改。事实上,去年广电总局就曾下发过意见。
对于娱乐化及追星问题,比如围绕明星榜牵扯出的倒牛奶事件、饭圈文化等等,客观上讲,都是商业化现象。从该角度看,除了广为人知的晚会冠名生意外,还形成了包括但不限于明星主持人带货、电视台控股企业诸生意模式。
在后一方面,背靠湖南卫视的芒果超媒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即使受到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当前芒果超媒市值也还保持在700亿元以上。
问题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吗?过去几十年,在后发优势的红利条件下,很多人很多企业能赚钱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典型的是电商;但随着全球技术发展趋缓,以及内外形势的变化,这种创富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娱乐生意经必然会被“颠覆”。
归根到底,娱乐生意在创造社会价值上并没有突出效率;相反,过度娱乐化和泛娱乐化运作,可能导致资本过度攫取社会财富,造成贫富差距极化;那么,适时取而代之的创富方式是什么呢?
01
娱乐的生意经
对于娱乐的生意属性,不少人可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怪。在这方面,比如郑某3亿事件、范某9亿事件,都能被轻松接受就是一个例证。归根到底,看问题的位置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对此,如果要扳开来揉碎了讲也无必要,事实上对比一下自己的工资就能知道其是何等的“商业化”。反过来讲,在暴利的刺激下,资本也在进行逆渗透,强化泛娱乐属性追求。
在这方面,最早被人们所熟知就是各种晚会背后的生意经。2008年,《三联生活周刊》披露了《同一首歌》高达千万的举办费用,留下了“暴利门”的称号。
此后,各种明星出场费价格排行榜屡见不鲜,比卖保健品还风光且暴利。前述郑某范某不过是众多分食者中一环罢了。为此,各大电视台自然抢牌照抢生意,抢到了日进斗金吃香喝辣,抢不到只能眼馋看别人。
在晚会生意成熟化后,电商特别是直播电商又推动娱乐生意个人化。在这方面,央视和地方卫视的主持人都不落下风。
今年5月,央视新闻和国美合作,由央视主持人康辉、朱广权、撒贝宁、尼格买提组合直播带货;地方上如安徽不少主持人都变成网红开始直播带货,有李彬诸人。区别在于,康辉等是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区域销售产品,而后者是单纯为自己获利。
但这种区别恰恰证明娱乐生意的深入,它无孔不入,无人不影响。在个人化的同时,又反过来出现机构化,比如以电视台为单位直接或间接的进行商业经营。
前述芒果超媒就和湖南卫视合作紧密,其芒果TV更是获得多年*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见,资本和电视台经过娱乐中介已经牢牢捆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整治过度娱乐化、追星炒星等问题被搬上日程。
02
资本娱乐的结盟
当节目、主持人以及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生意经后,也意味着资本跟娱乐已经深度联盟。对此,有必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商业现象?归根到底,现在是眼球经济的天下。
从眼球经济的视角来看,注意力才是稀缺性的资源,也就是说谁吸引到注意力,谁就能赢得经济效应。这也就是为什么直播和电视台等乱象渐增,之所以不断挑战人们认知底线的动因。
在这个过程中,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所谓泛娱乐化、娘炮文化。对于前者,简单地讲是因为严肃的社会说理缺少了活力和空间,由此代之而起的一定是疲软的文化。这是泛娱乐化背后根本的社会原因。
在这一前提下,既定的娱乐内容其实已经非常丰富,供应接近饱和状态,但为了“眼球经济”,那么自然会溢出边界走向其他行业,也就是形成泛娱乐化。
特别地,所谓娘炮文化背后的逻辑也是如此。作为小鲜肉和娘炮的集中营,湖南卫视担当了“流量孵化机”。类似《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选秀节目,逐渐变形为鼓励年轻人化妆走中性风,让人雌雄莫辨,然后去撒娇卖萌。在这种情况下,饭圈文化崛起,就从商业变形传导成社会问题。
对于这一联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仍然以电视台为例,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先是邀请咖啡馆老板介绍门店及咖啡知识,然后江苏卫视就找来5位明星合伙人展示从无到有的开店的全过程;最后,批量出现了类似的玩法,包括但不限于小姐姐的花店。
这类渗透性节目不仅是眼球经济,而是涉嫌虚假宣传和诱导,让观众去加盟开店。
这种联盟过度攫取了社会财富,是竭泽而渔,不可持续的。前述提到的芒果超媒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8.53亿元,同比增长3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增长31.52%。
但在营收、净利增长的背后,芒果TV会员收入增速却出现大幅下滑,这一变化反映的正是社会财富的分化状况。由此,必然意味着社会创富方式需要相应改变。
03
创富方式转向
一个社会,创富方式跟经济状况特别是经济动力机制紧密相关。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后发优势的末梢期,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逐渐迎来全面的主动爬坡期。
这意味着,过去的创富模式,即主要靠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阶段将马上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支配下,娱乐化生意因在根本上不能创造社会价值,复加上民众并没有全富,自然受到压制。
毕竟,泛娱乐和娱乐生意都是纯粹的第三产业,不是刚需性的行业。首先,这些行业的繁荣需要以社会巨大财富为前提,比如美国的棒球联赛、篮球联赛之所以非常流行,必要条件就是美国人的人均财富的提高。
有大量有闲钱闲时的民众存在。反之,国内乒乓球联赛之所以仍然亏本运作,就是因为社会没有实现全富,没有大量有闲钱闲时的民众存在。
对比之下,创富方式自然转变。也就是说,再想依靠娱乐化而轻松获得暴利的创富方式已经失效,当前已经开始进入到基础性刚需型的阶段,典型就是科技创新的创富方式。
在这方面,娱乐化生意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可参照的例子是实体经济。此前,实体行业基本上是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可能的特例的华为也被精准打压了,但这愈发证明基础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商业模式和商业环境的不断成熟,发展红利消失,再想赚大钱或得到暴利,就必须投入更大的成本和做更底层的基础科学的创新了。
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也都进入到这个阶段了,比如百度的人工智能、字节跳动的机器学习和算法推荐。
归根到底,科学技术的突破比经济组织的创新更具价值,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只是前者不同程度的利用消化。
也就是说,一旦科学技术不突破,那么商业模式创新就会越来越卷,直至系统性崩塌;反之,有了突破,那么即使商业模式创新也可能再迎来一波红利期,赚大钱的可能性被同步提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功夫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