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艺片好评如潮却票房低迷,小众文艺片如何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2021-12-01 16:02 · 微信公众号:毒眸 毒眸编辑部

一年多之前,电影《野马分鬃》的风头很盛,在戛纳、伦敦和釜山等多个国际电影节亮相,又在国内的平遥影展和海南岛电影节拿奖,转了一圈,好评如潮。

彼时和电影从业者的聊天里,大多是对影片的赞赏好评,但大家又都心知肚明:这片子上院线也卖不了多少钱。

六天前《野马分鬃》上映了,现在票房刚过千万,如预言中的那样,没有打破“电影节电影”、文艺片的院线票房“魔咒”。

不久前上映的《乌海》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其实每年都有一些这样的影片勇闯大银幕,有成熟导演像万玛才旦的《气·球》《撞死了一只羊》、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等,或者新人新作,像《过春天》《*次的离别》等。

它们入围国际或者国内的电影节,被当做艺术作品来讨论,获得认可和关注,而一旦进入到院线面对大众,又跌入票房平平的“命运”里,无人问津。

这些电影好看吗?怎么定义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看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一些还不错的“小片子”多卖点钱?

在当下,电影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有什么意义和功能?

设想,如果小成本文艺片都能卖大钱,那么漫威和工业大片怎么办?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来找一找“野马们”在国内票房市场“野”不起来的原因。

1 观众凭什么走进影院

《野马分鬃》讲的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男孩,买了一辆破二手车,和好朋友一起“上路”的青春故事。但与很多剧情片不同,它有好像没有讲什么明确具体的故事,拍的是一种青春状态:

一些看起来没那么“体面”的年轻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按照自己的方式肆意生长的状态。


当时戛纳官方给影片的评价里有一句“hides an inventive and unpredictable odyssey asfree as the air, with a totally fresh perspective on Chinese cinema”,认为它未知又有新意的冒险,像空气一样自由,有中国电影的新视角。

国内上映后,影片豆瓣评分6.6,给出四星和三星的观众占比最高,评价尚可;一批电影人在首映礼大加称赞,为影片站台。

但,这些并不是大众掏钱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理由。我们讨论一部电影在电影节获奖、业内好评,和讨论观众看电影的行为动机时,是两种不同语境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微博热搜正好有“情侣看电影的小tips”词条,点开后看到热度比较高的几条微博,都在讲一些类似“和男友看电影不露脸锁屏壁纸这样拍”的话题。

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并不是为了去研究电影的文本镜头和艺术性,而是为满足正常人都会有的社交、娱乐需求。

可当下的娱乐方式有太多了,线上玩玩游戏、看看直播、刷刷小视频,追剧和综艺等等,方便又省钱,线下的选择也不少,吃饭喝酒买东西,剧本杀密室打麻将。

电影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吸引力?

票价越来越贵,在大城市去看一场电影来回要花费的交通时间,比电影时长还要长,观影的过程还不太好交谈,看完也就散场的十几分钟里会聊一聊片子。没有了春节、国庆这样大的节假日的加持,电影根本打不过其它娱乐方式,今年大档期内外票房市场极度冷热不均的现象就是证明。

而另一个很多人都会举的例子是:如果一个上班族,五一放假了要跟心仪的异性约会,是选择去看《你的婚礼》还是《悬崖之上》?

再延展下去,能让现在的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要么是话题热度超高的大片,像新的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要么是能去电影院里找找共鸣、宣泄情绪的,像《你好,李焕英》,或者是那些视听体验佳的好莱坞爽片——

文艺片几乎不占优势。

小成本制作,宣发预算也有限,玩不起铺天盖地的营销,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影片上映了;影院也不是公益组织,有大片上映自然要多给排片来维持经营,想看文艺片的观众只能选择特别早或者特别晚的非黄金时段的场次;一部大片要花上几百、几千人的时间和心血,几亿的投资规模,来博取更高的票房,小成本艺术片如果也能赚到相同的钱,大片厂费那么大劲图什么?

道理大家都懂,但文艺片就不该存在、不配有观众吗?

当然不是。

2 该认命吗?

“艺术电影是小众电影,但是观众多样性的电影审美还没有培养起来,所以艺术电影的观众也是小众的。”有知名导演对毒眸如是说道。

去年《气·球》上映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教授左衡也曾对毒眸表示,艺术电影最核心、稳定的受众数,保守估计可能只有15-50万人。

毒眸也曾经在论坛里讨论过艺术片观众的问题,像《小偷家族》《波西米亚狂想曲》《冈仁波齐》《百鸟朝凤》这些相对现象级的艺术片,最终票房落在1亿左右,换算成人数的话约为300万人。

不管观众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人,对艺术片来说,最难的都是如何培养、调动它们的目标观众。这个问题,或许要回到电影本身来回答。

第五代导演何群曾公开表示,当年《黄土地》的拷贝只卖了30多个,“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整体都呈这种状况,那就是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要远远大于对市场的欲望。”

“拍得再好看一点吧。”有从业者强调,一些艺术片专注于“自己的那点事”,讲的故事离普通人太远,“甚至有一些故作玄虚、不知所云的片子也打着艺术电影的名号去掩饰自己的差劲。”也曾有知名类型片导演对毒眸表示,现在很多电影创作者的叙事能力太差了。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艺术片像商业片一样按照成熟的“套路”去讲故事、获得观众共鸣,而是在强调“一旦对票房有高一点的期待,就必须足够了解市场和观众”。

而市场层面,也应该给到优质的艺术片更多的机会。

“偏小众的艺术片不像商业片那样,能在短时期内、一次性地吸引众多观众、释放高票房,艺术片的观众是慢慢、一点点地集聚起来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曾对毒眸表示,艺术电影要找到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还是需要在长线放映的机制,慢慢去吸引可能喜欢这部影片的观众,“商业片的发行和放映模式,在小众艺术片身上来说可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艺术院线、分线发行是艺术片的一种选择。在像艺联这样的艺术院线长线放映,稳定地获取观众注意力、培养期观众的机会,集中核心观众后把口碑释放出去、吸引更多的观众,

除此之外,也有越来越多艺术片将放映阵地转向了网络。版权售卖或者分账模式获得的收益,都可以成为艺术电影重要的收入来源。当大银幕不能满足电影被更多人观看的愿望时,小屏也有机会帮助影片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

虽然可以预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在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文艺片还是要面临票房维度的挫败,但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来说,仍然需要这一类影片源源不断地出现,去探讨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新影像艺术的发展阶段——

大众与小众并存,不管是什么类型、讲的什么样的故事,只要是好的电影,都有权利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回到最开始的话题,电影节存在的意义,在于表彰优秀的作品,鼓舞和激发更多电影人电影创作的动力。电影节电影有院线梦也再正常不过,毕竟“被观看”一直是电影的宿命。

只不过,如果对票房市场有期待,那么电影人要付诸的努力、背负的东西,都要更多一些,在票房上折戟,或许只是做电影这件事诸多困难中的一个而已。

很多人有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像贾樟柯导演的片子从来没有在国内卖得特别好,但他依然有多重努力去保证拍电影这件事的“收益”,也有更多的尝试去做和电影相关的事;除了他之外,还有一大批并没有专注于用票房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导演,用微薄的资金和持久的投入,继续着他们的电影事业。

因为大家都明白,在任何一个电影市场里,继续认真勇敢地做电影,几乎是对抗那些所谓的“不公平”*的、*的方式。

期待电影“野马们”继续生猛,自由驰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毒眸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