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中,有这样一个隐喻:
在一个有着长长通道的洞穴里,有一些面朝洞穴墙壁坐着的囚徒。他们被束缚着不能转身,只能看着墙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焰和这些人中间有一道矮墙,另一些人躲在矮墙后面操作着木偶和其他的物件。这些木偶被操纵着舞动,但从不发出声音。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洞穴后壁上来回移动的影子,他们一直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现实中的事物。
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看到了火光照耀下的木偶,才知道他们以前看到的都只是这些木偶的影子。他走出洞穴,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世界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它们只不过是人与自然的仿品。在一阵光照对眼睛带来的刺痛之后,他抬头看见了太阳,同时也看到了最为鲜活的世间万物。
科学技术在探索世界的路上,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先前的局限,被新的世界“震碎三观”。当哥白尼认为日心说才是天文学基础的时候,他遭到了教会的赶尽杀绝。但就是这个在当时看来疯狂的“新看法”却在后世颠覆了科学被教会控制态势,后来引出了真正意义的现代科学。
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预示着新的时代,但时代的进步并不只能靠某一领域的新发现。马克思在历史唯物观洞察到了这点,他认为,时代的进步是个人与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
回顾历史,纵观几次科学技术革命,引领时代大爆炸的“黑科技“总是早于时代诞生很多年。科技总是相互交织的,如若在协作中缺了一环,那么整体就永远不可能存在。例如在今天,我们能横跨万里远洋捕鱼,若只有高超的航海术却没有冷链技术处理渔获,那么捕捞便毫无意义。
今天,元宇宙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状态。但仅仅是它不成熟所露出的一瞥,便以足够窥到其内部好似有着一个全新的世界,令资本和学界为之痴狂。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甚多,在一票投机者炒作之下,普罗大众对元宇宙的认识隔了层层面纱。元宇宙是什么、元宇宙有什么等等元宇宙哲学问题的厘清便显得愈发重要。
不过在探讨元宇宙哲学之前,让我们先从回顾上个时代的故事开始。
映入囚徒眼中的火光是刺眼的,但它确实蕴含着一个新的世界。敢于迈入和面对新世界,柏拉图称之为:灵魂的转向。
01历历在目的时代
元宇宙的到来,需要多久和多少技术才能引发时代的变革?或许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可以“取经“。
现代电脑的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时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
电脑的学名叫计算机,电脑最开始是用来做计算的。在古时候,人们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可能是手指。在我们小的时候掰着手指头算数,是一种既直观又方便的计算方式。但双手只有十个指头,这样的算术方法实在是深受局限和低效。
在中国商周时期出现使用算筹的方式计算。古代的算筹是由复数根同样的小棍制成。材料一般是竹子,也有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等。通过有规则的摆放算筹,可以做到表示更多的数字。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使用的工具就是算筹。但使用它需要小心谨慎慢慢摆放,如此的计算仍然不够便携高效。
在后面,汉代出现了算盘的雏形,在南北朝时期定型。算盘利用进位制计数,配合一套口诀使用,如此设计加快了计算的速度。算盘本身还可以存储数字,使用时很方便。在中国,作为古代*用的计算工具,算盘仍有在使用。但算盘的计算仍然需要人工拨动算珠,人为的操作失误仍然不能忽视。
那么有办法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取消人为的影响吗?
1642年,帕斯卡发明了*台机械计算机——帕斯卡加法器。它是一种系列齿轮组成的装置,外形像一个长方盒子,需要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只能够做加法和减法。但这台机器一次只能做一回的加减法,运算能力极为有限。
在之后,莱布尼兹受到帕斯卡的启发,在1674年改良出一架约有一米长的新作品。他通过在计算机内增添了步进轮,这台计算器可以完成连续计算。通过连续重复的运算加减法,这台机器能够实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把乘除运算化约为连续加减法,这在今天看来是极为笨拙的计算模式,甚至还不如背诵口诀来得快。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模式,就是对这种简单重复的延续。如此看来,莱布尼兹的计算机可以说是在基本计算领域一应俱全了。
机械计算机到目前为止都还需要人工上发条和按数字的方式来实现计算过程。这让计算机自动计算的构想还是个奢望,更别说指望计算机能够实现人下达的一系列命令了。这时候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技术,给“发条式计算机”打通了“任督二脉”,那就是来自纺织业的提花机。
编织机编制布料是通过经线(纵向线)和纬线(横向线)编织而成。若要编出图案,则需要工人操作经线,以便让滑梭带着不同颜色的纬线从中间穿过。重复操作过后,纬线的不同颜色排列就在整体的布料上面形成了图案。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完成自动提花机的发明。原理是通过统一控制所有经线,在编织过程中使控制经线的小木棒在合适的位置插进纸带上的孔,如此来模拟之前的手动操作。通过添加这条打了洞的纸带,纺织工可以把想要的图案直接记录在上面,就不需要亲历亲为了。
与此类似,在电视剧《西部世界》的片头中的自动钢琴同样也是通过把需要操作的信息记录在打孔的纸带上来实现机器的自动化。这条纸带,就是今后计算机内存和软件的雏形。
18世纪,法国为了推进科学的发展,发动学界参与编制《数学用表》。虽然这场工程参与人员素质精良,但这本满是数字的大部头完成之后,仍被指出存在好几处错误。为了完成计算《数学用表》,需要人工用纸笔对不同数字进行固定一套章法的运算。人工计算虽然灵活,但无法避免失误。
1822年,巴贝奇通过把函数拆解成简单加减乘除的方式,结合提花机的原理发明了差分机。这台机器可以同时处理三个不同的五位数,计算精度能达到五位小数。这台机器的成功,令巴贝奇信心大增。而后巴贝奇开始构思建造能够处理多达上百个变量的“分析机“。这台“分析机”在结构上把储存数字的区域与计算区进行了分离。这种构想也直接促成了CPU和硬盘的诞生。
但这台机器因为当时的加工工艺无法支撑过于精巧的结构和加工精度而失败。巴贝奇的构思从今天来看可以说是超越了在他那个时代有一百年之多。但换句话来说,旧时代的科技不能支撑计算机的伟大创想,纯机械工程的时代该落幕了。
1907年,电子管发明。电子管在电路上可以存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分别代表着允许和阻止电流通过。利用二进制的0和1对多个电子管分别进行不同状态表达,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启了。
在这之后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台占地170平方米的电子计算机ENIAC和再后来的电子管小型化,最终变成今天的各种运算核心和计算设备了(CPU、GPU等)。起因是方便计算和“偷懒”的计算器,在当时谁也没能想到在今天能够进化成如此的形态,渗透进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当下回看过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源头在历史上竟然暗藏着几千年之久。就连最后作为一锤定音的电子管,距离现代意义上能够持续供电的电池发明,也过去了整整107年。单纯的科学进步很难产生实际意义,但利用科学切实解决生活问题才是,科学的“科学”。
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不仅承担着解释客观现象的任务,还要担负着解放人力的角色。历史上的计算机在相当久的时间里是不如算盘的。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早期的发条式计算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创想,甚至是生产“精巧的机械垃圾”。但换句话来说,改变世界未来的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通常是伴随着不解和争议的。
元宇宙诞生的今天根本不是某项技术的突破就能成立的,更不是某几个互联网公司巨头靠着资本运作就能“催产“的。元宇宙是因为区块链、物联网、网络和运算、人工智能、电子游戏、交互技术的共同催生演变的结果。
这里面最为最年轻的区块链技术当在《密码学的新方向》和《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被提出,在今天也已经过去了35年。这些技术在今天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也都各自面临着发展局限。元宇宙是为了统合这些学科的发展在今天而被提出的。
在今天,人类诸多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开始缓慢。如电池技术、现代物理、核聚变、硅晶圆制程等等。从现在来看,元宇宙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一个虚拟试验场用于节省经费和材料;久远来看,元宇宙所提供的数字孪生可以把这些虚拟的创想带回现实。
虽然,科学技术要依靠使用才能发挥完整的“威力“。而在“威力”被完全施展出之前,没人能够完整的预测。但站在新技术有劲使不出来(5G)和新技术迟迟未至的今天,元宇宙可以认为是未来一个相当确定的方向。
02当下能够认识的“宇宙”
元宇宙的狂欢,是被煽动的狂欢。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乌合之众》
元宇宙的概念被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就在这短短几个月间的表现用四个字形容就是一地鸡毛。资本在元宇宙这个现代根本就没有任何解释和产品的概念下不停高调的翻腾。独立的思考者如果能用简单的哲学分析思维来看待元宇宙,能获得更清醒的认识,不被外物影响。
2010年,中青宝作为一家网游概念公司上市。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制作和运营一些网络小游戏。它在今天被誉为“中国元宇宙*股”。但在吹捧之后,确是业务数据的难堪。
根据三季报显示,中青宝前三季度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28.5%。2021年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负30万元。在人员待遇上,作为一家游戏公司,行业平均薪酬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互联网普遍高薪的大环境下,能不能支付高薪,也从侧面体现着公司产品和经营能力。
头部游戏厂商吉比特、巨人网络、掌趣科技和*世界在2020年平均薪酬在39.93万—79.35万元之间,而中青宝的薪酬水平约为18万元。在研发活动中,行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为52%,而中青宝研发人员占比在26%。网络游戏,作为一个高人才需求和高研发需求的行业,中青宝在薪酬水平和研发重视程度都要远远落后同行业巨头。
从上市后的历史来看,其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出现年度亏损。最后,在公司持续运转上,2021年三季度末,中青宝账面货币资金为7852万元,短期借款为1.15亿元。另外,2018-2020年,中青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分别为-547万元、307万元、3617万元。
中青宝相较于同行的固定资产占比高和国定资产周转率低,这些都是投资者对这家公司在投资行为上存疑的点。但在今年九月,它还是一飞冲天了。
原因基本可以确定是元宇宙。9月6日,中青宝预告推出一款虚拟与现实联动的模拟经营类的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二级市场对这条消息的评价是:是从7号开始,一周内三次20CM涨停。而这个《酿酒大师》游戏允许玩家在游戏重模拟经营酒厂,玩家酒厂酿出来的酒可以自行设计包装并支持线下提货。宣布的酒水合作方为贵州金沙古酒。
这些酒可以获得NFT认证,并且玩家可以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交易。这一整套从玩家游玩到兑现和背后生产厂家的产出到交付的双系统,在官方宣讲中*的契合了元宇宙的经济内循环。
但问题在于,玩家去拿属于自己的酒,这酒钱谁来支付?玩家直接向酒厂支付游戏生产的道具?那恐怕该道具不仅对于酒厂有价值,还要对产品全供应链具有价值了。
然而官方宣布的合作方只有酒厂,另外按照国家法规是不可以将NFT直接与法币兑换。那就需要考虑把虚拟物品如何赋予实际价值了,复制《Axie Infinity》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道路。《Axie Infinity》是一款玩家繁育小动物并出售的游戏。
游戏中每个小宠物的编号、长相、功能等都是*。但玩家登录游戏的*只小动物需要购买。不过小动物和繁育工具在公开的交易所(如Uniswap、OpenSea)可以进行交易购买,可兑现为法定货币。
如此复制的话,对应在《酿酒大师》就应该是玩家向游戏里面充钱。这个循环就变成了玩家通过游戏付费的方式向酒厂下单,从而获得定制白酒。这个获得的定制的酒在经过NFT认证之后,交易的价格就由任何潜在的意向消费者共同定价。
但是,因为白酒产品生产特殊性的原因,酿酒厂根本不可能向玩家提供特殊生产的酒液。也就是说,NFT认证的只是这瓶酒的生产特殊性而已。而在一个自发的自生产系统中,若生产资料无限,则概率上的稀缺性迟早会被打破(例如农产品育种)。
也就是稀缺性从生产出来的那一刻,就在贬值。若生产资料有限(充钱获得,或者官方有意控制)那就根本不是一个公平公正的NFT系统。于此相印证的是,这个金沙古酒的厂家是中青宝的大股东的全资孙公司。
无法形成完善的生态循环,如此一来,所谓的“元宇宙游戏“就真的只有概念。
然而就算内在逻辑如此明显,也根本挡不住各路投资者前来”投机“的热情。在9月8日中青宝关于股价异常波动公告中,中青宝表示:近期公众号所提及游戏涉及“元宇宙”概念并且被媒体转发,引起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和模式,公司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触及概念相对较浅,对应产品尚在研发中。目前新游戏上线时间和地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最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中青宝的股价被哄抬5倍。而元宇宙板块被连续问询。在元宇宙概念逐渐回落的今天,曾经热血贲张的投资者们有的赚的盆满钵满。而有的则在后悔没能细致分析,听信了坊间传闻。
03元宇宙可能的哲学问题
缸中之脑假想——生活在虚拟世界,会迷失自我吗?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一个人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你如何能确定自己不是身处这种情况呢?
这个疯狂的假想在电影《黑客帝国》里面有着精彩的呈现。在《黑客帝国》的世界中,AI将人类放置在营养液中,使人类以为自己生活在现实世界。人类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各种场景皆是AI伪造的。那么在元宇宙即将到来的未来,我们又如何能分清现实和从中脱离呢?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在这里提供一个答案:缸中之脑不存在。因为要操控和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那首先需要的是有完整且流畅运行的一套关于现实运作的法则。这个法则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学。该词是由meta(在某之前或超越于之上)和physics(物理学)两个词汇拼接而来。
形而上学旨在研究物体和现象关于来源的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为什么会有东西存在。但对生活世界进行缸中之脑假设的结果会直接导致无限的怀疑论。即我的世界如果是被模拟的,但模拟我的人怎么知道他的世界不是被模拟的呢?
对此,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其去思考无穷多的世界相互“嵌套“,不如悬置现象背后的本体,直接从现象直观入手。由此,刚才的命题便转化成为了一个新的命题:一个整全的秩序会创生一个世界。
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世界的物质是由这个秩序规定所创生的。而这代表着不论对任何一个物质进行研究,到最后会发现它只不过是法则在空间的体现。那便是说,在空间里面只有法则,物质本身不存在,甚至空间本身也是法则规定的结果。
如此一来,如果所有事物都是有这个法则规定才能存在的话,那么法则要不要规定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法则需要规定自己的存在,那么法则=法则的规定就不成立了。因为法则自己不能解释自己是什么的问题,法则必须要通过规定其他才能实现自己。如此一来,整全的世界法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缸中之脑也就被破解了。
那么反过来,如何能确定自己不是缸中的那个“脑“呢?那更简单了。在计算机编程中,虽然会存在冗余的代码,但是在任何一个程序的呈现和运行方式的背后都一定由背后的规则所决定。
这意味着在这个系统环境下的所有表现(自然现象、语词等)都可以找到其“诞生”的元规则。同时这也意味着对任何现象进行反向编码的密码学操作是可行的,并且编码出来的元规则可以相互联动并根据不同推导方式生成新的表达。
这个系统在上世纪20年代,数学家希尔伯希望在数学中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完备性”。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独立性”(即所有公理都是互相独立的,使公理系统尽可能的简洁)和“无矛盾性”(即相容性,不能从公理系统导出矛盾)。
但是哥德尔在1931年提出的不完备定理直接给这种构想“扣上了棺材板“。简单来说,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指出:不能发现一个*的公理系统能够证明一切数学真理,而不能证明任何谬误。
在2002年8月17日,霍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哥德尔与M理论》的报告,认为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推测也正是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这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意识到现实与规则之间的裂隙,我们就能判定自己不是那个在缸中的“脑”。
元宇宙会诞生真正的AI吗?
AI是对人的模拟,还是人类的超越?这个问题在今天的答案是两者皆不。在今天,AI本质上还是“做题机器人”。
AI的诞生要归功于现代公认的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他在1936年发表的《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中,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逻辑上为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开创了理论先河。
另一篇论文《机器能思考吗》对AI的探讨则更为直接。在这篇论文中,图灵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实验方法——图灵测试。随后,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在之后的十余年内,研究者们开始广泛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批瞩目的成就。在这研究的浪潮下,1959年,*台工业机器人诞生,1964年,*个聊天机器人也诞生了。
但AI在设计思路上经历了行为主义(输入命令控制反馈)、符号逻辑主义(利用符号运算模拟人类思维方式)和直到今天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利用大量数据让系统自动拟合出*结果的模型),本质仍然是不同类型的图灵机。
图灵机是一个虚拟的机器,它可以模拟计算机的任何算法。假设有一个长度无限的纸带,纸带上面的每个格子是空白的,但是可以读写数据,以此来模拟计算机内存。在纸带的上方有一个能够识别数据和做出反应的机器。机器只能写0和1,或者什么也不写。
这个机器有一个探头,这个头可以移动到每一个空格上。根据探头看到的数据不同,机器可以做出三种操作。读空格的数据、编辑数据、移动纸带然后识别旁边的格子。机器首先会读取下面的数据,写一个新数据,然后根据指令移动纸带向左或者向右,然后继续重复重复这个过程。这就是一个包含三个信号的图灵机。
这个过程简化来说就是机器内部存在某种算法。算法会根据外界刺激不同,不断地输出答案,然后再回答下一个问题,直到问题全部被解决。纵然,人类在生活中无时不刻地会面临和需要解决各种问题,但人并不会向图灵机一样的连续不断地“做题”。
因为人类有主体性。AI能够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产生自我意识,这是AI的*命题。换言之现在的AI远远不能拜托作为工具性而存在,所谓的智能,只不过是“做题”的智能。
主体性(subjectivity)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广为谬传的所谓哲学三问中,就是那个“我是谁,我如何能确定我是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在笛卡尔哪里,笛卡尔通过把握自己创造思考这个行为来把握背后这个“思”的我存在,即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在康德那边设立先验统觉(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通过把人的感知能力提升到“先天存在”的维度来反推具体的生活内容背后的思维存在,最终得到主体性。
黑格尔则是干脆承认“主体即实体”这一命题,通过把主体性这一维度推广到任何现象法则对于现象之间,作为连接两者的中介而存在。这意味着任何实体可以通过自我规定主体性而存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认识到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走向自由和解放。
简言之,人与AI的不同在于人可以强硬的自我下达命令,例如吃饭、学习、社交等等。但是在当前研究AI的路上,最然在目前较为*的end-to-end神经网络模型下能够较为类似的模拟AI自主学习特征和拟合输出结果的过程,但距离AI自我生成意识,还是天方夜谭。
但是,或许元宇宙可以诞生真正意义上的AI。电影《失控玩家》讲述了一个虚拟游戏世界里的NPC角色,在有一天觉醒并决定拯救世界的故事。NPC(非玩家控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广泛存在于游戏,甚至生活中。游戏《*荣耀》里面不断冲锋的小兵、与消费者进行对话的弱智智能客服都可以理解是某种NPC。
这些AI不能够智能的原因我认为是:不能像《失控玩家》里面的主角(Guy)一样能够认识并参与到整个世界。而这个局限,元宇宙可以通过连通虚拟和现实的方式实现AI有机会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有机会实现*形态的人工智能。
设想在元宇宙中,人们通过XR(扩展现实)的方式让AI有机会接触到人类社会全部的数据与信息。AI可以通过把数据库内部不同相关联的特性和信息进行随机匹配,并对结果自行判断是否有效和成立。这种AI代替人工的数据挖掘工作,借助元宇宙所提供的海量数据,能够诞生人类根本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和大大节省测试时间。
要知道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测试了1600多种材料!接下来AI会自行设计适合针对某问题的子AI,再接下来这些不同类型的AI能够分门别类的各自进行自主的沟通。或许在某一天的早晨,人们会发现AI不再是人工制造的机器,而是成为了与人类携手并肩开拓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伙伴。
这个梦像或许吹的有点大,但AI大模型训练在今天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案。这个梦想或许实现很艰难,但在数字化和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AI处理数据已经成为不少AI公司的前沿课题。在AI运行的基础设施上,AIDC(智能计算中心)作为专属分配给AI的智能算力,正在加紧飞速建设。
黑格尔说,人类表达我们自由的*体的形式,是通过意志的行为。即能在两种行动之间作出选择,而且这种选择不是简单地基于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大的效用,也不是一系列情感和本能胜过另一系列情感和本能的结果,而是因为一种设定并坚持自己规则的内在自由。
人类的历史是艰难的冒险史,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众多探索者们通过各种冒险的行动,证明自己可以违反最强烈、最基本的自我保存本能而行动。人类追求自己自由和解放的战斗,在于要让他人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甘冒生命的危险,因此我是自由的,是一个真正的人。
元宇宙不是一项产品,元宇宙也不是任何资本或财阀能够控制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是现实的扩展,是人类的自由意识命令世界向人类认识的再次展开。
纵然在当前,元宇宙概念还在割据混战,甚至出现不少反对元宇宙的声音。对此我们用一个故事作为本文的结尾:
1633年6月22日,伽利略跪在宗教裁判所大厅上,聆听对其宣扬哥白尼日心说一案的判决。
“太阳是世界中心,这个主张是荒谬且虚假的,是异端邪说。因为这与《圣经》所述不符。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会动。这个主张在是同样荒谬且虚假的,是错误的信仰。”
“命令伽利略放弃、诅咒、憎恶日心说这一异端邪说。将撰写的《关于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列为禁书。判其正式囚禁,方式由裁判所决定。“
伽利略听毕,小声低语道:“但是它还是在动。“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