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宾名单上来看,《浪姐3》大大方方地把“情怀牌”摆在了明面上,钟欣潼、蔡卓妍、王心凌、郑秀妍,都是港台娱乐、韩流娱乐黄金时代中走出的名字,所以王心凌的翻红并不让人意外,但她引发的这次全网现象级“回忆杀”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
在《浪姐3》播出一周内,王心凌高频次出现在社交媒体的热搜上,甚至带动她出演的电视剧以及电视剧里的对手戏演员也都一同冲上热搜,在六大数字音乐平台上,王心凌的多首作品也霸占了热歌榜单。另外一边,中年老男人跳《爱你》成了新的流量密码,在越来越多“中年大叔也爱王心凌”的戏码下,创作者追流量的现象也引发了新的讨论。
其实,如果把王心凌翻红的现象换一个视角来看,也是内娱市场“文艺复兴”的体现之一。像是一到假期热度就飙升的《甄嬛传》,还有在年轻人之间逐渐流行起的“考古”行动,都指向现在的文娱市场越来越喜欢往回翻了,过去的剧、曾经的偶像总会在某一时刻塑造一个热度顶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1文娱市场的“考古”进行时
在这一次王心凌现象之前,我们也见识过“老偶像”的突然翻红。比如因“冷门歌手”标签而再次冲入大众视野的孙燕姿”,近日在抖音上的一场唱聊会就收获了2.4亿观看人数;更早之前,TME Live举办的刘若英线上演唱会,也有包含“泪目”、“回忆”等词汇的多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应该说,在老人翻红这块,音乐圈是“重灾区”。
当然,并不只是歌手会翻红。播出距今十一年之久的《甄嬛传》仍然是自带流量的,通过这部剧解读职场、考古历史等等让“甄学”营运而出,5月中旬#今天是甄嬛农历的生日#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话题阅读数达到3亿,据《甄嬛传》出品公司创始人透露,剧集开播至今平均每年为公司带来超一千万元的收益。
另外,因为某一个因素而总具有传播性的老剧也不在少数。王心凌现象让《微笑Pasta》这部古早言情剧有了热度,一句“什么是快乐星球”让《快乐星球》这部少儿科幻剧被人们记住,而像是《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剧,因为梗图、表情包、模仿视频等网友二创内容也仍然具有网络讨论热度。
而除了这些因为某一个因素再次翻红的歌手、剧集,其实当下的文娱市场也在刮起“考古风”。
像是当初因《乐队的夏天》而火起来的一批独立音乐人,不少人都因为综艺收获老作品的收听量提升,评论区成了“考古”的打卡地;而像是抖音、B站这样允许每个人都创作的平台,更是充斥着不少因热爱而制作老剧新剪的视频内容,一旦有几幕戳中观看者就会引发一小波对原剧、原作品的“考古”潮,而参与“考古”的人群中不仅有当初原作品的老观众去回味,也包括从未看过的年轻新观众吃下这颗安利。
所谓文娱市场的“考古”,本身是一个很常规的操作。试想一下,在听到了某首喜爱的歌曲后,去搜索这位歌手的其他作品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包括因为某位演员的表演或角色而去补TA的其他作品,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不过当下,个人“考古”的行为正在汇聚成集体“考古”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为老作品、老歌手叫好,其中鼓掌的不仅有老作品的受众也有新一代的年轻人,这也意味着目前娱乐圈“考古”潮不再只是单纯个人探索、发现“新”事物后的快乐,更是一个时代的现象。
2文娱市场的“文艺复兴”,到底是什么在驱动?
在《浪姐3》中打情怀牌的不只有王心凌一个人,阿雅也在舞台上边唱边跳当初让她走进大众视野的《锉冰进行曲》,那么为什么是王心凌拥有了初舞台断层式的播放量*?
或许是王心凌和多年前一样的甜心状态,让她的表演引发了不少人的青春回忆。
尽管有人分析,在一个强调女性突破自我的舞台上仍然打着“甜心”标签的王心凌是不合时宜的,但这并不妨碍不少90后借这一舞台表演追忆当初对她付出的喜欢与追逐。包括2019年周杰伦与蔡徐坤的数据“大战”引发的全网讨论,其实也是离开互联网舆论中心的85、90后老一批粉丝,借机在新时代重拾当初那份热爱的过程。
换句话说,当下能够翻红的明星,亦或是自带流量的老剧,其实都是承载一代人共同记忆的载体。《还珠格格》《家有儿女》《武林外传》都覆盖了大部分90后的青春时期,周杰伦、林俊杰、孙燕姿也是90后们提起来总能哼唱出几句代表作的歌手。
倒不是说2011年前产出的剧集、歌曲都比当下的内容要好很多,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在品质过关的前提下代表了集体的回忆。
理性看待当下的文娱市场环境,分众化、圈层化的特点明显,在年轻人都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里,让一个内容穿透一整个代际本身就很难实现。火热如前两年的偶像选秀,哪怕有着“全民投票”的阵仗,但对那些不看电视不看综艺的人来说,仍然分不清谁是谁;再比如横扫短视频的那些音乐作品,对于短视频用户来说再熟悉不过,在他们的认知中就是全网皆知,但当这些歌曲出现在年度热歌榜单上的时候,市场仍然传出了“没听过、不知道”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在互联网舆论中最活跃的00后,其实是缺少“一代人共同回忆”的,他们或许有人也和90后的喜好重叠,但也有不少人更乐于投身到二次元文化中,因而在能真正引发全民讨论、全民参与的文娱事件中,90后才是舆论场的C位,他们有共同的时代回忆,一句歌词、一个动作、一段舞蹈、一首BGM都可能触发他们回忆的开关,让他们因青春而欢呼而热泪盈眶,这也才是当下文娱市场出现“文艺复兴”的最根本原因。
至于更年轻一代的00后,他们需要集体性的时代回忆吗?
在读娱君接触到的00后中,他们更倾向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热爱中,跟随全网热潮可能只是他们打发时间的消遣之一,但像《英雄联盟》这样的现象级游戏,却也表现出了承载Z世代集体回忆的能力。
所以说,也别再轻易因为现在的这股“文艺复兴”潮就忙着否定当下娱乐产业产出的内容,也许现在的内容平均质量是不如过去,但这并不是市场乐于“考古”的主要原因。
3 尾声
诚然,在各类型平台需要大量内容填充、并且需要借助流量获得商业回报的商业模式基础下,当下文娱产业产出的内容平均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而这股“文艺复兴”潮带来的警示,应该是如何让大量的内容在平均质量上有所提升,不为追求流量而生产内容垃圾,让内容经得起时间考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娱市场的“文艺复兴”大概暂时还不会停下,每当有个人物、有个话题能触发集体性回忆开关时,“复兴”都会再度兴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放眼于未来,毕竟每一代人最终都会有自己的集体性回忆。
可能对于00后来说,游戏或许是一个新窗口,在这个发展趋势下,文娱产业更应该明白,制造好内容的意义大过制造所谓“出圈、破圈”内容的价值——出圈是暂时的,年轻人总有自己的圈子,而好内容才是能穿透时间的。当舆论话语权交到10后的时候,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好内容也许会成为新一批的“考古源”,这也才十年娱乐行业发展在向前走的例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读娱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