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复工复产」中的上海药企

要设法打通跨区域流通的政策,可能需要有跨区域的一个周转仓库,甚至是第三方的商业仓库来进行存储,以应对不时之需。
2022-05-31 14:00 · 微信公众号:深蓝观 郑洁

5月29日下午,在上海几近“封城”的疫情管控近2个月后,上海的药企们等来了一场盼望已久的新闻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上,有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也有他们听完后觉得政策如何落地的疑虑。

会上发布了一份《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文简称《方案》),其中强调的就是企业最关注的“复工复产”,提到了“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批制度”。

上海的药企,一个多月前急切想要进入4月中旬开始的“上海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而想方设法通过严格审查进入前两批“白名单”的企业们,又遭遇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如何衔接的冲突。

在保护抗疫成果的政策下,部分药企难以满足复工的严格条件,工作依然会受到牵制:虽然上海本地媒体在前几日已经开始报道“出小区难”的问题,但很多“无疫小区”的住户也是这两天才*次拿到出门证。多位药企人士担心,员工出小区依然可能遇到阻拦。但也有药企表示,员工出小区的申请在这两天容易了很多,“看来各个部门开始配合”。

此前,具体的问题,成了复工复产难以落实的障碍——一有阳性就封控的政策,不仅让复产复工的企业提心吊胆,也造成员工回归的不确定性。

而大多数的上海药企,在疫情中封控的2个多月中,工作已有诸多停滞。

3月底,在上海宣布“全域静态管理”前夕,一家Biotech药企的高管拿着紧急抢到的机票来到浦东机场,搭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在飞机上,这位高管还遇到了另一家药企的CEO。这些高管的决策有一定的先见之明。在相当于“封城”的情况下,产品处于临床阶段的药企CEO能在上海做的工作太少了,在海外尚且可以见见投资人,看看全球最新研发动态。

对Biotech来说,首先受到重创的是研发工作。“基本上前期很多临床实验如果是做了一半。基本上就废掉了,重新再做的时间成本很高,研发和临床研究复工复产现在还是不太现实的。”另一位药企高管表示。

一家Biotech药企至今未能成功复工复产,一个多月里,实验室的工作全靠一位留守的保安“维护下基础设施”。

除了研发端复工复产困难问题以外,此次由于长时间的封控管理,上海很多药企在停产后,供应链和资金链断裂,客户和市场流失,销售利润下滑,个别企业可能面临无法持续经营的问题。

如何在上海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环境下,让企业复工复产变得真正可行?

多个药企在5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后表示,在上个月维持全域静态管理的情况下,“复工复产”的企业遭遇了措施难以落地的尴尬。随着上海疫情的好转,复工复产会更顺利一些。据“上海发布”,6月1日起,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的通知。药企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即将到来。

过去一段时间,已有部分企业进入复工复产“白名单”。它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对下一个阶段的复工复产工作来说,可能也能提供一定经验。

01、住在工厂、闭环管理:摸着石头过河

从4月中旬开始,上海市出台了三批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进入“白名单”的药企多以有生产能力、有厂房的企业为主。

在发布*批“白名单”时,并未有指导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同步下发,但规定一旦出现新冠阳性感染者,企业要自行承担后果。因此*批企业的“复工复产”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

“复工复产”四个字具体到公司运营上,是细节套着细节,问题叠着问题。不同公司有各自具体的情况,大型传统药企和小型的Biotech的对策不同,CDMO公司和诊断类药企复工复产时的问题也不一样。

根基深厚的大型国企的缓冲和调度能力相对较强。某国营药企是上海市第二批“白名单”企业,在入围“白名单”之前,工厂已经有接近100个员工驻司生产;在接到通知后,这家药企又组织了100多个员工增援生产,“我们普通工厂现在大体上已经恢复到百分之七八十了。” 其副总刘以勋(化名)表示。

跨国药企应急管理措施相对完备。“一些外企应急管理部门,在全市社会面静态管理之前,已经按封控应急预案运行了。”一位外企相关人士透露。以公开报道较多的BI(勃林格殷格翰)为例,3月16日,BI的生产基地实施短期封闭管理,以确保生产。据BI官方消息,之后“员工分不同批次轮流进入生产现场,保障抗肿瘤药物生产的核心任务,确保药物‘不停供’”。

即使不是外企或者大型国企,如果一个药企的负责人经验丰富,这家药企也会应对得更从容一些。“在3月27日消息发布后,我们抓住2小时时间窗口进行了部署。”某Biotech的CEO表示。

在两批重点企业“白名单”之后,上海发布了“点对点”复工复产政策。这家Biotech便利用“点对点“政策进行复工复产。

在上海全市进行静态管理之前,浦东已经开始了网格化封控。

这家Biotech位于浦东,从3月18日开始,公司的一部分研发岗位的员工就已经驻司了。3月27日晚上,在浦东“压茬式“静态封控前夕,已经有20多人驻扎在公司,包括生物、化学、药学乃至行政、仓储等部门工作人员。“我们公司实验岗位驻司人数不断增加,复工比例还是蛮高的,在张江位居前列。”这位CEO补充。

这是比较幸运的企业,*的经验使得这家Biotech锚定了重点。但在接近两个月的封控中,没有任何预案能百分百覆盖所有突发情况。这位CEO也透露,曾经遇到过试剂不够、员工衣服不够、员工物资不够的情况——在非常态的状态,他每天基本上所有时间都在线上进行工作沟通,“一天要开七八个会”。

企业既要保生产保供应,又要遵循抗疫政策,在双重压力下,药企的复工复产方案是类似的:先护送自愿驻司员工点对点从家到公司,到公司后对员工进行48-72小时隔离,作业环境安排日常消杀,驻厂员工错峰日常核酸检测。

总结一下,就是所有驻司员工全程闭环管理并消杀环境、做核酸,听起来似乎并无新意,只是上海市目前抗疫策略的“缩小版“,但实际上完成以上步骤并不容易。

02、时常遇阻、成本高昂:难复工的企业有着相似的堵点

不是所有药企都有跨国药企的经验、大型国企的资本和经验丰富的领导,上海注册存续的两百万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即使是“点对点”的复工,从拿到复工复产证到员工驻司工作,这中间并非是“点对点”的直线通途,需要通过层层关卡。

拿到通行证前,企业申请复工要先向上海市经信委等主管部门申报,并且要和企业所在行政区和所在园区的相关主管部门沟通这些申报和沟通要抓紧时间同步进行,“因为市里即便同意了,但是如果企业所在行政区和园区里面没有同意,最后未必能复工通过。”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拿到通行证后,*关是员工返厂,员工首先要能出小区。“不能出现阳性”的指标是层层下达,阳性新增压力大时,基层单位的天平很难向企业复工复产倾斜。即使一些以供应链基础雄厚著称的保供企业,要打通*关也不容易,“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拿着政府的文件去挨个小区要人,能不能把小哥还给我们,让他们去做物流配送的工作。”某互联网医药公司高管赵露(化名)透露,员工返厂实际上是存在困难的。

“*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是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一位医药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于是,将政策落地的任务落在了企业肩头,运送员工、闭环管理、消杀食宿,厂内管控压力很大,复工复产的压力和成本大多在企业身上。

这成本不小,即使光从送员工返厂的成本考虑。一位已复工复产的药企工作人员表示,在全上海静态管理时,很难找到有资质闭环运送员工回公司的车辆,即使能找到但费用高昂,单个人要价2000元起步。有的小药企只能一再权衡,只把最紧急岗位的员工派送回公司。

除此之外,药企的研发和临床也难以开展,对尚未盈利、依靠融资推进度的Biotech来说,研发的停摆影响重大。“研发上所有管线进度都有时间节点,时间节点很重要,如果现在数据出不来,后面什么都干不了。”一家目前处于研发临床阶段、正在寻求上市的Biotech员工July(化名)表示,他的老板虽然脸上看不出焦灼,但却在寻求一切可以为现金流纾困的方式。

“现在最难受的就是烧钱做研发的药企。”一个大型药企的研发负责人总结。从去年开始,创新药企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纷纷回潮,二级市场融资不成,药企在一级市场融资也难上加难,未盈利的Biotech如果没有研发进展做背书,境况会更加紧张。

“复工复产的企业都是有厂房的企业,但这些企业本来也没有停工停产。”——当首批“白名单”企业发布时,一位复工的药企工作人员如此感叹。这样说虽然不全面,但也概括了一个现实问题:没有厂房的药企要实现复工复产,确实更艰难。

July所在的公司没有厂房,因此复产复工的员工人数很少,“只有几个人回实验室上班”。根据July的描述,这几位员工都是负责重点实验项目的人员,他们睡在实验室里的行军床上,吃饭靠外卖盒饭,条件相对艰苦。

有厂房的药企,处于保供需求,复工复产的人数规模会大点,但是GMP环境的厂房内不能住人,所有的员工都挤在办公区域——这在复工复产的企业中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甚至有的药企连董事长的办公室里也睡满了人。可这种状态只可持续一时,不能长久作业。

“我们公司只回来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员。”某核酸检测企业高管王晖(化名)说,封控中酒店很贵,公司除了考虑经济账,更直接的原因是公司无法为全部员工找到闭环管理场所。复工*晚,王晖和同事都住公司,但是由于睡不好,大家状态很差。

长期面对高强度工作,很难靠人的意志对抗身体机能的下降。于是第二晚开始,王晖的公司开始为他们寻找酒店,但所在行政区几乎没有酒店愿意承接这单“危险”的生意。最后终于有一家酒店愿意“收留”他们,但在办理入住前,必须“防疫办、派出所、街道每一个人都允许你进来才行”。最后,住宿问题依然很难解决,王晖和同事又回到了公司里,但公司里也住不了更多人。

在整个封控中,核酸检测是为数不多能真正保持运营的行业,但即使如此,核酸检测企业也不认为它们做到了“复工复产”。实际上,如果按“复工复产”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没有药企能在“全域静态管理”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全员复工复产。

“刚刚讲过最后一公里的梳理和打通问题,实际上有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其实不可控的,可能再来一次还是会出现相似的这种困难。”赵露表示。

03、长远影响:供应链、资金流、违约条例和部分失去的市场

随着封闭管理的时间不断延长,企业所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大,而医药企业具有不能断供、现场管理、市场准入等方方面面的特殊性,需要解决的堵点就更多。

有些困难是已经显现的,比如在公众视野中一再出现的长三角供应链问题。有很多药企已经遇到了供应链问题,比如研发中的试剂、生产中的原辅料不能按时进厂接收检验并投放产线。

“从投料到最后出产品的周期是比较长的,有的是一个月,有的甚至一个月以上两个月都有。”刘以勋表示,如果从原料端开始看,那周期就更长,而且除了原辅料之外,由于封控时间超过预期,很多药企在生产中还有很多备品备件没有准备足够,这将直接影响药企生产,“一旦备品备件进不来,要修复这个问题,那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燃料动力,有些药企生产需要用蒸汽和压缩空气,这些都离不开园区配套的正常运转。

“医药行业有其特殊性,药品生产原辅料都需要在药监局备案,不能随便替换,这使得药企封控之下原辅料供应相对更困难。” 某医药行业资深专家王涛(化名)解释。

进出上海的物流遇阻,原备案原辅料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供货,采购物流运输的难度大,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堵点。此外,产品出不去,由于积压在仓库的产品中间体以及成品越来越多,对药企的仓储能力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还有更多的困难和问题是暂时隐蔽的。医药的生产企业现场管理也有其特殊性,复工复产的周期相对一般企业较长,“从洁净车间消毒到产品生产检验出厂至少需要一个月,目前特殊情况下,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即使马上复工,今年企业的产品生产已经拖延了近三个月。” 王涛说。

行业协会距离企业近,了解企业痛点。近两个月来,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不断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让符合防疫防控条件的所有药企能够尽快复工复产。

一方面,患者用药等不起。“有些药企的品种是全国*,意味着如果这家药企无法供应,全国品就无药可用。”刘以勋表示;另一方面,很多药企无法恢复生产或者发不了货,药企的市场份额也会被挤压。

上海的药企生产成本在全国不具备优势,在药品招标采购中标率并不高,中标药品或一旦断供,也很容易迅速被其他厂家品种替代,而失去的市场一旦要想再找回是难上加难。“我们很多本土企业,有很多市场是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从外企手里头把这个市场夺过来,你要是断供就马上会被别人替代。”

但外企的日子也不好过,“从3月底封控开始,我们一台手术都没有做。”一家外企某部门高层Mandy(化名)表示。由于他所在的部门生产医疗器械,上海的临床手术无法如期开展,供应链也承受了压力,全国其他地区的手术开展也受到了部分影响。

“销售部门业绩压力大是一回事,但是从患者角度考虑,有的手术可以等,有的手术不能等。” Mandy补充说。

除了失去市场份额之外,由于此次长时间的封控,使得相当一部分药企可能面临合同违约的风险。在5月之后,这成为药企面临的共性问题。

尤其一些品种国采中标的药企,对于有些药企来说,目前不是供不上货的问题,而是货“拉不出去”的问题。“外地的司机只能进上海,上海的司机是连小区都出不去。”一位药企高层表示,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一部分应急保供车辆“点对点供应”,“满足国采中标产品的供应是我们的*优先序列,目前是把我们集采供应的品种向定点省份点对点拉一部分过去,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尽量减小损失。”

能想到办法先供应一部分药品的企业只占一部分,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对供货问题依旧一筹莫展。一旦断供,就面临法律合约履行风险, “药企经济受挫的影响确实大,但也不要以为法律问题是个小问题,尤其有面临违约履行的风险的话。” 王涛提醒,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未来中小药企可能面临生存压力。

如果事先有准备和预案,在面对突然而来的困难和严峻局面的时候,企业求生能力会更强。

上海疫情,给药企比较大的一个提示是:要设法打通跨区域流通的政策,可能需要有跨区域的一个周转仓库,甚至是第三方的商业仓库来进行存储,以应对不时之需。“药企一般没有员工宿舍,以后在新厂区的设计,在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有适当建筑的储备和物资的储备。”

客观来说,一个2500万人的城市在全域静态管理下,企业可以做一些应急预案,但是随着封控时间加长,常规的风险应急策略很难完全覆盖。王涛认为,面对封控,药企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完善长期风险的策略,比如对于原料供应商,药企可以多选择两三家作为备选。

但要解决长期的风险,来自药企外部的支持系统更重要,“在相关部门规划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医药产业整体布局和供应链的可及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蓝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