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光无限的 OneWeb,正在听候命运裁决。
眼下,率先规划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的 OneWeb,或将准备提前「离轨」了。
北京时间 3 月 28 日,由软银参与投资的卫星运营商 OneWeb 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尽管这一消息早在 3 月 20 日被媒体曝出,但很多笃定太空互联网前景无量的粉丝们,都不愿相信这家明星公司走向陨落。
OneWeb 首席执行官 Adrian Steckel 在内部信中表示,自己的心情无比沉重,「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足以动摇 OneWeb 完成低轨宽带卫星组网的决心。」
危机爆发后,OneWeb 一边裁撤员工,减轻资金压力。一边由 Steckel 吹响集结号,鼓舞队员的士气,为了接下来的发射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 3 月 22 日 1 时许,载有 34 颗 OneWeb 卫星的俄制联盟号火箭点火直推,大约 3 小时 45 分钟后,卫星被送入高 450 公里、倾角 87.4 度的一条近极轨道,随后调整了姿态,自行前往工作轨道。
这是继今年 2 月 6 日的「一箭 34 星」后,OneWeb 历史上的第三次发射。截至目前,OneWeb 卫星在轨数量已增至 74 颗。距离*代 648 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还需要执行 17 次发射任务。
而 OneWeb *的对手,SpaceX 旗下的星链,自 2019 年以来累计发射了 360 颗卫星,有望在今年实现全美覆盖。近日获悉,SpaceX 又获得卫星用户终端的部署批准。拿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的这项许可后,SpaceX 可以生产和销售多达 100 万个地面用户终端,这些终端设备是用户链接卫星网络的必备,也是其卫星互联网项目的运营所需。
眼下,卫星互联网的竞争格局日益紧迫,亚马逊和 Telesat 等玩家纷纷加入到太空竞赛 2.0 中。OneWeb 即便能扛过这次劫难,恐怕也会因资金紧张和融资暂缓,不得不推迟加下来的发射任务。
OneWeb 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全球运作能力仍被不少行业分析家们津津乐道,甚至成为各大商学院的经典案例。但是,相比「革命派」的 SpaceX,虽然借鉴了 OneWeb 的商业创新,但其技术创新能力、运营能力、营收能力和政府关系,都比 OneWeb 更胜一筹。
天仪研究院CEO 杨峰坦诚自己是 OneWeb 模式的「唱衰者」。从他 2015 年创业,当时很多人为 OneWeb 竖大拇指时,他就非常不看好 OneWeb 的发展模式。
在他眼里,OneWeb 是一家「披着新航天外衣的传统公司」,跟铱星一样同属资源型公司。杨峰认为:「航天领域缺的不是攒资源,而是技术创新。所谓技术创新不是追求技术多么先进,而是像 SpaceX 那样,仅用别人十分之一的代价就能做到。」
因此,在太空竞赛 2.0 的时代中,商业航天公司需要格外重视的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寻求效率和成本的*解。在这个问题上,OneWeb 显然做得没有 SpaceX 好。
效率方面,马斯克号称 SpaceX 星链卫星日产 6 颗,OneWeb 宣称的数字是 SpaceX 的 50%。但与 OneWeb 合资成立卫星工厂制造卫星的空客曾透露,OneWeb 每天仅能生产一颗半的卫星。
成本方面,马斯克放言「永远都比 OneWeb 要便宜」。消息称 OneWeb 的单星制造成本为 100 万美元,大大超出了 2015 年 50 万美元预计。在 2018 年底,怀勒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控制成本是他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OneWeb 的这些卫星功能强大,有很多内置冗余和弹性,是安全的电信运营商应用级别的卫星,至于成本是 50 万美元还是 67.5 万美元,那并不重要。」
国际卫星与航天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 NSR(Northern Sky Research)让大家警惕,不是所有的卫星星座都能成功。据该机构预测,有机会进入到发射阶段的星座只有 18%。该机构经过测算,总结了导致星座失败的十大因素:
没有市场资金(No market funds)——42%
现金流告急(Running out of cash)——29%
没有正确的团队(Not the right team)——23%
被对手超越(Getting outcompeted)——19%
定价/舒适的问题(pricing/cosy issues)——18%
产品差(Poor product)——17%
缺乏商业模式(Need/lack business model)——17%
营销能力弱(Poor marketing)——14%
忽视客户(Ignoring customers)——14%
产品过时(Product mis-timed)——13%
OneWeb 的愿景是「让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廉价的互联网」,这背后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参与|OneWeb 官网截图
另外,与航天创业者和投资者们的想象不同,互联网宽带卫星的市场空间,或许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巨大。根据 Euroconsult 和 NSR 这两家知名咨询公司出具了近似的预测结果显示,到 2028 年,全球 HTS(高通量卫星,即宽带卫星互联网的基础)总容量需求不超过 9Tbps,总市场价值将近 200 亿美元。现在,市场价值约为 20 多亿美元。
在 HTS 容量供应方面,SpaceX 星链一家的容量就接近 100Tbps。当然这其中的 70%,撒向了地球上的无人区域。不过在 2028 年,全球 HTS 容量供应将数倍于需求是肯定的。因此,有评论认为 OneWeb 遭遇的这场浩劫,根本原因是「僧多粥少」。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今天的大环境下,谁不愿意把钱投给成功率最高的 SpaceX 呢?
尤其是当下,受制于卫星成本控制不力和资金储备告急的双重压力,OneWeb 遭遇成立以来*的危机。靠资源整合去发展的路子,和 SpaceX 的技术创新和全栈能力相比,OneWeb 的优势基本可以忽略。
「假如 OneWeb 破产,那么对于行业来说,其实是一大利好,」杨峰的话听上去有些无情,但他认为:「OneWeb 的离场,将标志着这旧航天时代的逝去,和新航天时代的到来。」
据 Space Journal 的分析显示,OneWeb 在 2018 年年底的负债飙升至 11.2 亿美元,部分债务在 2019 年到期,OneWeb 面临的直接压力确实不小。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 2021 年首批星座实现卫星互联网服务前,OneWeb 会一直处于纯投入和零收入的状态,所有的成本都要靠融资来摊平。
一些外部分析师认为,OneWeb 总共需要 75 亿美元来完成卫星星座的建设。尽管 OneWeb 仍然没有放弃填补剩余 41 亿美元的缺口,但眼下的情景仿佛和怀勒上一个创业项目——O3b 在 2009 年遭遇资金危机的情景类似。
当时,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了破产保护。幸好,O3b 在「雷曼兄弟」破产的前 2 周,及时融到了 1.8 亿美金。假如投资方像今天 OneWeb 这样延迟 2 到 3 周打款,很可能就不会有 O3b 的存在了。
所以,OneWeb 真的大限将至了吗?还未必。
Steckel 仍然坚信太空互联网的使命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这个使命将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OneWeb「申请破产」不等同于「破产倒闭」。目前 OneWeb 只是向法院提交了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的破产申请,以寻求法院为其提供的破产债务保护。
有行业人士认为,OneWeb 很可能是想通过破产,倒逼软银带头当一次「救火队长」。毕竟,OneWeb 自成立以来获得的 34 亿美元融资,有 20 亿左右来自软银。若此时软银撒手不管,一旦 OneWeb 破产,软银的面子和里子双输。
目前,OneWeb 希望再融 10 亿美元。就在软银犹豫不决,是否继续填补这个无底洞时。近日有消息传出,吉利集团有考虑收购 OneWeb 的意向。不过吉利方面对此不予置评。另据消息人士向极客公园(id:geekpark)透露,阿里系在向软银施压,不排除收编或投资 OneWeb 的可能。对此,阿里方面表示暂不针对市场传闻进行回应。
OneWeb 的第三任 CEO Eric Béranger 在卸任前,忍不住吐槽,「这个岗位让人有些受不了」,他一边要参加会议和进行公司建设,另一边又要为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跑经费。而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经济的当下,Steckel 比上一任 CEO Béranger 的处境更加艰难。
SpaceX 和 OneWeb 的关系,特别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草根和名门大户。一个是在逆境中捶打磨练最终逆袭,一个是出身富贵名扬天下,但最后惨遭落败。
在航天领域,马斯克是不折不扣的草根代表。他没有任何航天背景,只懂物理和计算机。行业大咖对他搞航天不屑一顾,但他却不以为意。十多年来的探索和积累,让 SpaceX 养成了一整套的新模式和新技术,完成了后发制人。
而 OneWeb 创始人怀勒,是领域内典型的「贵族出身」。他胸怀大志,创立了 O3b 这家公司,一心想用中轨(MEO)通信卫星星座,让亚非拉及中东地区的「Other 3 billion」的人,享受到互联网服务。
事实上,他出色地做到了,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阅历,尤其是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随后怀勒把新的挑战定在了低轨上。2012 年,OneWeb 在这样的期许下诞生,承接的资源优势与生俱来。OneWeb 通过软银的注资,以及与空客的合作,把自己锁定在了低轨星座 2.0 时代的头把交椅上。
还在攻克火箭可回收技术的马斯克,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恢弘的项目。2014 年 11 月,二人在友好的氛围下首次会面。交谈的成果是两家公司打算合力发射 700 多颗价格低廉的微小卫星,打造全球*的卫星互联网。马斯克随即在社交媒体公开了 SpaceX 考虑微小卫星星座建设的计划。
但遗憾的是,这个共识只维持了 2 个月。2015 年 1 月,OneWeb 和 SpaceX 先后宣布要组建自己的低轨星座团队,并对外披露了各自的太空互联网计划。无独有偶,二者都拿到了数目可观的融资。
马斯克更加大胆,SpaceX 公布的星链初期计划,足足要发射 4425 颗低轨微小卫星,而 OneWeb 的数量只有 648 颗。无论是野心还是风头,SpaceX 都盖过了 OneWeb。
两家公司从合作走到剑拔弩张,与两位创始人鲜明的个性有直接的关系。《华尔街日报》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马斯克与怀勒二人都是「控制狂」,一旦涉及重要事项需要决断时,二人都希望紧握话语权和控制权,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
贵族和草根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直接竞对。二人之间的「决斗」,锁定在距离地球上空 550 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在六年后的今天才有了结果。
3 月 10 号,马斯克在「卫星 2020 大会」上,罕见地谈起了破产话题。他列举了铱星、Orbcomm 等案例,说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忽然,他话锋一转,强调「SpaceX 专注于不破产,并在不破产的类别中实现零的突破。」
台下,原本要出席大会的 OneWeb 首席执行官 Adrian Steckel,当天遗憾未能到场。代他参会的另一高管透露:「Steckel 去谈融资了」。
从今年年初以来,OneWeb 一直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以便为接下来的卫星发射和运营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然而,这笔本该一气呵成的交易,却遇上了疫情带来的资本寒冬。
现在,关注 OneWeb 的人们从恍惚之中反应过来,马斯克台上的那番话,原来是一番胜利感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